笔趣小说网
首页 > 言情 > 盛唐烟云 > 第四章 英魂 (九 下 下)

第四章 英魂 (九 下 下)

目录

  第四章英魂(九下下)

  至于王洵当年到底看到了什么,大伙谁也沒心思再问了。岑参说得对,今晚的话,牵扯实在甚多,大伙还是不知道详情最好。知道得越少,越安全。

  “杨国忠那边,开始也想除掉王明允!”非常体贴大伙的心情,岑参将王洵所看到的**部分,含混而过。“可后來不知道因为什么,又主动放弃了。而边令诚那厮,边监军,可能沒有接到高骠骑有关收手的命令,还在继续跟王明允为难。想必当初是因为距离太远,命令沒传过來吧!反正一來二去,双方就成了死对头。王明允这边官升得越快,边监军越容不下他。而偏偏杨国忠兄妹专权,又跟骠骑大将军起了冲突;偏偏宇文子达和宋武两个的哥哥,又都是杨国忠的嫡系!”

  所以王明允就更要被内廷那帮人视为眼中钉了。双方本有旧仇,又要提防他跟杨国忠勾结起來“狼狈为”怪不得边令诚身在潼关,隔着几千里地,却不惜辛苦地专程派人前來,授意张素采取一切可能的手段,解决安西镇不安定的“隐患”怪不得朝廷花费重金设立的驿站,连來向安西传递的不是潼关方面的军情,而是一封封措辞越來越急切,关键之处却偏偏又含糊不清的私人命令,上边沒有任何相关衙门的印章。

  于情于理,从头到尾,整个事情的错处,都不在王洵这边。还说什么是一笔糊涂账,嘿嘿,其实这账清楚得很。以高力士为首的太监们根本就不在乎牺牲别人的性命,王洵总不可能伸长脖子等着挨宰。而灭口未遂之后,太监们又怕王洵后得了势,反过头來找自己算账。所以更迫切地想至其于死地。

  众人自问沒本事替王洵主持公道,心中却愈发不愿给太监们做帮凶。这帮身体残缺的家伙,心思根本不可以常理來度之。你今天帮他们出力对付了王洵,谁敢保证,自己就不会是下一个被杀人灭口的目标?!

  “属下以为,如今这事儿,恐怕需要从长计较!”疏勒城镇守使苏寿是屯田使张素一手提拔起來的嫡系,谋事当然以对方的利益为先。看看众人的脸色,快步上前建议“按岑参军的说法,那王明允是非死不可。不光是以前的那些积怨,单凭他跟封常清的关系,边监军那边也绝对不敢让他活着走到长安去!所以么,咱们动不动手,其实后果沒什么差别。反正边监军可以在沿途调用的人手,也不止咱们这一路!”

  他的话,立刻得到了热烈的响应。“是啊,咱们何必做这恶人。袖手旁观最好!”“对极,咱们最好两不相帮。那王明允能带着六百侍卫横扫药刹水,想必也沒那么容易被人杀死。”

  “这功劳,还是让别人來立吧!我等福薄,当真消受不起!”

  “是啊!安西这边,人心本來就已经非常不安稳。如果王明允在咱们地头上出了事情。非但他麾下那些骄兵悍将不好控制,一些刚刚消停下去的老兵,恐怕也要趁机鼓噪作!再加上那些一直于暗中虎视眈眈的回纥人,朝夕之间,我等就要陷入万劫不复!”参军岑参悄悄捏了下漉漉的手心,抬起头,设身处地的替张素谋划。

  屯田使张素也是个聪明人,否则也不会在官场上如此吃得开。听完了大伙的忠告,心里也知道自己无论如何不该替太监们火中取栗。虽然对方许诺下來的好处令人非常难以拒绝。“若不是边,姓边的太监一而再,再而三地派人來催促,老夫又何必跟采访使大人为难?有他在,至少能让周围的各大部落消停一点儿。若是沒有他,老夫,老夫就要赶鸭子上架,自己來当这冲锋陷阵的勇将了!嘶,你们说,这让老夫如何是好。老夫真的不想做这个恶人,但老夫总得给高骠骑和边监军他们一个代吧!”

  “就干脆实话实说,告诉边老太监,边监军,咱们手中的实力不够看。王洵从大宛带回了逾万精锐,身边还有数百护卫寸步不离?!”宣威将军冯治摆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大声回应。

  “是啊。明知道打他不过,当然不能动手。否则,一旦打草惊蛇,岂不耽误了高骠骑和边监军的大事?!”忠武将军吴贤今天下定决心要跟冯治穿一条腿的子,咬咬牙,气哼哼地补充。

  这倒也是个蒙混过关的好办法。反正太监们最初派人來传令时,根本沒想到王洵能带着上万大军东返。至于数百护卫和二百护卫之间的差别,只是文字上的勾当,谁最后还能认真去查?

  “那就依诸位之见。老夫几天就豁出去,跟边令诚对着干一回!”屯田使张素拍了拍桌案,终于做出了最后决定。“不过,眼下咱们自己也得加倍小心。别好心放了人家一马,反而被人家不识好歹地狠咬一口。特别是王采访使在疏勒城中这两天,无论如何,不能让他知道朝廷对封常清的处置!”

  “大人尽管放心!”疏勒镇守使苏寿拱了拱手,低声回应“卑职和岑参军早就做了安排。军营那边,凡是可能接触到邸报的,都提前打发到了外地去。剩下的人即便听说过些什么,凭着几句东鳞西爪的流言,王采访使他们也不可能立刻举旗造反!”

  “凭今天白天他说过的那些话,老夫倒是相信,他是个忠义之辈!”屯田使张素叹了口气,摇着头补充“但有备无患,总是好些。岑参军,城里其他可能走漏消息的地方,你都叮嘱过了么?”

  “回大人的话!”岑参肃立长揖,毕恭毕敬“都提前打过招呼了。刀客们还要在大人治下混饭,自然不敢嚼舌头子。其他当地零散商贩,根本沒机会接触邸报,能说的,也就是几句流言。无凭无据,很难被核实真伪。至于程记,他们是京师里的老字号,最懂得明哲保身。疏勒城中原本与王明允好的几个伙计、掌柜,早在两个月之前就被总店召回去了。新來的管事是个谨慎人,绝不敢给其东家惹麻烦!”

  “嗯!有劳你了!”屯田使张素点点头,对岑参的回答很是满意。“驿馆那边呢,派人去盯了么。还有采访使大人的住处那边,千万别出什么疏漏!你跟那王明允、宇文至都是人,想必知道他们是什么脾气!”

  “属下已经派人去盯了。整个采访使大人的住所,从厨子到花匠,都选了可靠的人手。”岑参又做了个揖,强忍住心中屈辱回应。

  “好,好!”张素笑着夸赞“老夫早就知道,你是个仔细人。所以才把这么重要的事情都代给你去做。过几天宋兵马使领军到來,也主要由你出面接待。记得让他们越早离开越好,最好连疏勒城都不进,免得夜长梦多!”

  “属下尽力!”岑参一个长揖及地,趁机抹去嘴角的血沫。

  “沿途中的几个城市,也要早做安排。只要把他们送出了安西,其他,一概可以不考虑。”屯田使张素挥了挥手,终于把目标对准了其他人。“冯将军,你对军中事务。一切都由你负责安排。文长,你下去后立刻替我给边监军写一封信,把咱们遇到困难如实汇报给他。请他也及时调整相关部署!一万多铁骑呢,总归是个麻烦!”

  “诺!”

  “是,大人放心!”宣威将军冯治和疏勒城镇守使苏寿先后上前,躬身领命。

  “还有…。。”屯田使张素一边打着哈欠,一边继续做细节的补充。直到确信把一切都安排得滴水不漏了,才挥挥手,命令众人各自退下休息。

  参军岑参跟在大伙身后,慢慢地从议事厅正门走了出來。一只脚刚刚迈过门槛,却猛然又被张素叫住“岑参军,你暂且等一等。老夫还有一件事问你?!”

  “大人请问!”岑参的身体猛然一僵,然后缓缓转过头。强笑着说道:“属下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这个,这个…。”从來不知道什么叫脸红的张素,忽然变得有些扭捏了起來。支吾了好一阵儿,才吐吐地说道:“本官听人说,听人说,封常清去洛之前,曾经写过一本领军打仗的心得,托人送回疏勒,叫你转交给王明允。是不是这样?到底有沒有那本册子?眼下那册子是不是在你手上?!如果有的话,能否借给老夫一观?老夫会尽快看,看完了就还给你!”

  “哪有的事情。大人听谁说的谣言?!”岑参笑了笑,不住摇头。“莫说封帅沒时间写这册子,即便写了,也不会交给岑某或者他王明允。当年安西军中,被视为封帅衣钵传人者甚多,排在最前面的,当属周啸风和李元钦,王明允根本排不上号。至于属下,只是个文官,更沒资格做封帅的传人!”

  “哦?!是这样?!”屯田使张素将信将疑。对他來说,能不能得到封常清的心血结晶无所谓,关键是,不能让此书落在他人之手。“你还去见王明允么?也是多年的老情了,该去尽管去,老夫不会因此而猜疑你!”

  “恐怕王明允现在,已经不屑再与岑某相了!”岑参咧了下嘴,苦笑着自嘲。

  “这种人,你别跟他一般见识!”想起岑参白天时的表现,张素也觉得王洵不会再看得起这种首鼠两端的小人“早点下去休息吧。明天还有一大堆事情呢。老夫这边,真的一刻也离你不得!”

  “属下告退!”岑参感动地躬下身子,再度向张素施礼。然后倒退着挪了几步,慢慢出了节度使衙门。

  王洵的临时居所就在节度使衙门的同一条街上,彼此之间相距不远,几步路便能走到。可岑参却沒勇气走过去,去面对那些熟悉的笑容。他甚至连多看一眼的勇气都沒有,跳上坐骑,逃也般离开了长街。逃也般将自己的身影融入慢慢长夜,任西域的寒,透过单薄的官袍,将自己的全身上下,吹成一块冰坨。

  唯一还残存着几丝温暖的,便是他的口。在紧贴里衣的位置,着一本薄薄的小册子。那是封常清临危受命去构筑黄河防线时,匆匆写下的手札。里边记录着他若干年來在西域的作战心得,以及安西军治下各部落实力强弱,风俗习惯和彼此之间的恩怨纠。还有这两年多來,安西军为驱逐大食人所作出的那些准备,以及大军西出葱岭之后,需要注意的诸多事项。

  封常清好像预料到,自己短时间内无法再回到安西。所以希望借助这个手札,给继任者一些启迪。他好像还预料到了,朝廷在危难之际,会不顾后果从安西调精锐回援。所以在手札中,还详细建议了,如果安西军被大批走后,如何继续经营治下各地;如何遏制回纥人的野心;如何利用吐蕃人的贪婪;以及如何周旋于各部落之间,让他们互相牵制,无法对大唐的西域构成威胁。

  他甚至预料到了,有人会主张放弃大宛。所以在手札当中,一再叮嘱王洵,要想方设法替大唐在葱岭之外,保留下一个落脚点。以免大唐的内结束之后,沒理由再染指药刹水。

  在老将军眼中,大食与大唐,堪称并世两雄。近两年大食国的内,是大唐经营西域的最佳时机。一旦错过,便很难再遏制对方向东扩张的脚步。药刹水一带,将永远不再为大唐所有。

  他几乎预料到了眼下发生的一切,唯独沒有预料到的是,朝廷因为太监们的几句谗言,便令其身首异处。并且在被处死之后,连尸体都不准收。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