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小说网
首页 > 言情 > 盛唐烟云 > 第二章 天河 (四 上)

第二章 天河 (四 上)

目录

  第二章天河(四上)

  这话虽然说得不伦不类,听起来倒也实在。当即,四下里又是一片阿谀奉承之声。杨国忠笑着摇了摇头,命人取来纸笔,当着在座诸人的面,垂腕悬肘,亲笔写了两封信,一封送往河西,一封送往安西。

  两封信的前半部分内容大体相同。无非是以私人身份,向安西、河西两大节度使表示恭贺,并且信誓旦旦的保证,只要自己还能在朝堂上说话,就会做两大节镇的强力后盾,确保他们永远没有后顾之忧。

  然而在信的后半部分,杨国忠许诺给两大节镇的待遇就大相径庭了。送予封常清的信中,全是冠冕堂皇的漂亮话,并且很“坦诚”地告诉他,由于安西镇过于遥远,朝廷每次向疏勒运送粮草辎重,途中都会有极大的折损。所以从今年开始,中枢将不再拨给安西一株一厘。而作为杨某人费尽心思为安西军争取来的利益,封常清也得到以下授权:第一,可以随便处置战场缴获,无需上缴府库。包括土地和草场在内,安西军可以随意支配,朝廷事后决不过问。第二,可以随意处置安西镇治下的各部族首领及地方官吏,无需提前征询中枢的意见,以免路远误事。第三,可以随意截留安西各地应该运往朝廷的税赋,以弥补军需的不足。当然,至于以安西镇目前的人口总数,封常清截留的税赋到底够不够养活麾下将士,如此琐碎的问题,就不在丞相大人的考虑范围之内了。

  在写给哥舒翰的信中,河西军即将得到的待遇则与安西军差别如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首先,杨国忠郑重建议,哥舒翰将河西军兵员总数,在目前的基础上再增加一倍。所缺军械辎重、粮草饷银,由哥舒翰在地方税赋中扣除。其次,如果截留地方税赋之后,仍然不够扩军所需,中枢将另行拨付,决不亏欠。第三,中枢目前匮乏知兵之材,如果哥舒翰麾下有合适者,希望他能主动向朝廷举荐,无需避嫌。第四,朝廷即将参照前年在白马堡重整飞龙卫的模式,重整左右龙武卫,加强京师防御力量。在这方面,丞相府有意把机会留给河西军。希望哥舒翰在战后回朝献俘之时,能带领一批兵强将,先把新龙武军的架子给搭建起来。

  不得不说,杨国忠虽然没读过几天书,文采和书法还是相当不错的。两种相差几乎从地下到天上的待遇,被他随手一解释,非但看起来无懈可击,并且在字里行间透着股子亲切味道。即便后封常清知道了其中差距,也很难从中挑出什么“理儿”来。毕竟从长安到疏勒的距离在那明摆着,况且人家哥舒翰还同时担负起了重整龙武军的重要责任。

  中书舍人宋昱等看罢,再度齐声喝彩。待纸面儿上的墨迹干透了,杨国忠从外边叫进几名心腹,命他们征用官府驿马,以八百里加急的方式,务必抢在圣旨到达之前,将两封信分别送到封常清和哥舒翰手中。

  “诺!”两名杨国忠从剑南带来的亲信抱拳领命,转身大步而去。人还没等走出议事厅大门,外边突然又急匆匆跑进一个当值的侍卫来,三步两步赶到杨国忠面前,躬身禀报“启禀左相大人,先前送信的那个书吏,又转回来了。说有要事请左相大人指点!”

  “还没完了。他不会觉得杨某这里的赏钱太好赚了吧!让他在外边等着,把所有需要汇报的事情都想清楚了,然后再进来!”杨国忠皱了皱眉头,信口奚落。转念一想,又将当值侍卫喊住,笑着改口“算了,就再便宜这小子一回吧。传他进来,说杨某这里有请!”

  “左相大人口谕,有请董大人!”当值侍卫立刻走到门边,大声将杨国忠的吩咐喊了出来。

  “左相大人口谕,有请董大人!”几名侍卫齐声重复,将声音一直传到了丞相府大门口。

  尚书省派来的跑腿小吏董国安哪当得起这个“请”字?赶紧擦了把赶路赶出来的油汗,颠地窜了进来,一入门,立刻躬身谢罪“属下无能,再三打扰左相大人处理公务。请大人恕罪,恕罪!”

  “算了吧!”杨国忠笑了笑,客气地摆手“都是为朝廷办事,有什么打扰不打扰的。刚才你把什么要事忘记了,赶紧说吧!”

  虽然是慢声细语,依旧吓得董姓书吏一缩脖子“这个,这个,不是属下忘记了!实在,实在是来回跑了两趟,请,请左相大人明鉴!”

  “两趟?”杨国忠的眼睛登时瞪得滚圆“有什么紧急事情,需要你一趟一趟地往我这里跑?尚书省究竟今天谁当值?难道一点儿主见都没有么?”

  “是,是兵部的赵,赵大人当值。”董姓书吏唯恐杨国忠怪罪,主动自己的上司解释“他,他说有些事情,还是请左相大人把把关为好。以免底下人考虑不周,耽误了国家大事!”

  “原来是赵侍郎啊!也难怪!”对于董书吏口中的赵大人,杨国忠心里印象极为深刻,知道这家伙是个八面玲珑的琉璃球,谁也不肯得罪。念在此人对自己态度十分恭敬的份上,他决定不追究此人的失职,笑了笑,低声命令“说吧,他又有什么委决不下的事情了?!”

  听出杨国忠的话语里没有生气的意思,董书吏又抹了一把汗,低声求教“赵,赵大人想请示左相,派谁去河西与安西两地宣旨比较合适!”

  本以为是事关重大,谁料竟是一地蒜皮。杨国忠不胜其烦,忍不住开口怒骂“这琉璃球,今天犯什么毛病了!谁去不都一样么?!”

  话音落下,他立刻紧锁双眉。心中迅速推算出赵侍郎的用意,‘不对。既然有心与河西、安西两镇修好,就不能随便派两个人过去传旨。必须派两个自己人,并且地位不能太低。否则,要么达不到拉拢效果,要么就会让哥舒翰和封瘸子还有他们两个麾下将士以为本相刻意轻慢。可这两地方,都不是什么好地方。河西镇好歹离中原尚近,安西那边,可是穷得连鸟都不往其处飞…。。’

  一边想着,他一边拿眼睛往几个心腹头上描。希望有人能主动出来请缨。然而,宋昱和宇文德等人皆像累晕了一般,一个个低着头,根本不肯与他的目光相接。

  也难怪大伙不肯主动替他分忧。河西那边还容易些,快马加鞭的话,连去带回一个半月也够了。而疏勒那边距离长安却足足有三千余里。其中近半道路都荒无人烟。到那边去宣旨,半路上被狼群围上,连个囫囵尸体都找不会来。即便能平安到达疏勒,以封瘸子那种耿直脾气,宣旨人也没用什么油水可拿。并且来来回回至少得在路上耗费三、四个月时间,离开中枢这么久,回来之后,自己先前的位置早成别人的了。

  “嗯、哼!”杨国忠心里有些失望,皱着眉头发出一声咳嗽。

  这下,中书舍人宋昱不敢带头再装傻了。赶紧抬起眼睛,小心翼翼地说道:“属下与哥舒翰还有过一面之,替大人跑一趟河西也无妨。可封常清那边,就有些难对付了。大人也知道,封节度脾气很古怪,稍微应对不甚,就容易跟他闹僵。如果人选不合适的话,反而容易误事。”

  “嗯!”杨国忠继续冷哼,对宋昱的拖沓表现很是不

  这一下重锤,立刻收到了奇效。后者略作沉,迅速低声补充“不过,属下倒是知道一个妥帖的人选,不知道左相可否给他个为国出力的机会?!”

  “谁?”杨国忠眉头轻轻一跳,沉声喝问。

  “此人姓薛,是一个进京述职的上县县令,按照惯例,朝廷该授一个刺史职位给他。可最近刺史位置没有出缺儿,此人的资历有着实有限。所以一来二去,此人就在京师住了下来。”中书舍人犹豫了一下,一边在心里发着狠,一边笑着回应。(注1)

  扶风县令薛景仙当在酒宴上三番五次扫大伙的兴,宋昱一直在心里憋着劲儿要收拾他。但此人眼下连官缺都没补上,所以很难找到给他穿小鞋的机会。如今,让他吃些苦头的机会终于来了。疏勒哎,出玉门关后还需两千里!朝廷放犯官,都不会放到那么远的地方!让姓薛的去,最好去了之后就被封矮子留下做地方官,管一群连官话都不会说的野人,这辈子甭想再回来!

  正快意地想着,耳畔却传来一声高兴的询问“你说的可是扶风县令薛景仙?我听玉瑶提起过他,据说还算个人才!”

  “正是!”宋昱偷偷地看了杨国忠一眼,目光里出难以掩饰的惊诧。他没想到薛景仙那么没脸没皮一个人,居然还能得到虢国夫人的赞赏。这下坏了,杨相对他这个妹妹向来宠信。万一过后把薛景仙提拔到一个高位上,宋某岂不是白白给自己树了个强敌?

  真是越担心,越来什么。很快,宋昱就听到的杨国忠的决定“行,就他吧。本相相信玉瑶的眼光!先让吏部给他加一个中大夫的散衔。然后你派人知会他一声,让他尽心去替本相办差。待从西域回来,本相挪也给他挪一个上郡刺史的位置!”

  注1:唐代郡县皆分上、中、下三等。根据郡县的等级,地方官员的等级也有差别。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