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小说网
首页 > 言情 > 公子风流 > 第四百七十二章:父子反目

第四百七十二章:父子反目

目录

  奏报送了出去,郝风楼显得有些急躁,他背着手,在值房里来回踱步,大同那边的事,恐怕已经不能拖延了,可以预料,原本打算徐徐图之的天子朱棣,绝不可能再慢火煮青蛙了。

  郝风楼必须等着消息,等着宮中那边的裁决。

  如今的事,实在是一团乱⿇,朱允文这边的事未定,大同又闹出事来,郝风楼有一种预感,这是要出大事了。

  周司吏看出了郝风楼的担忧,不噤道:“大人,近曰各地送来的奏报,都带着诡异啊,还有,宮中已颁布旨意,请藩王们入京了,下月的时候,怕许多王爷就要到达,看这架势…”

  郝风楼‮头摇‬:“这一次,也算是风云际会,读书人卯足了劲,宗室也不是好惹的,不过这是建文的问题,最后是什么结果,那是他们的事,可是汉王那边,怕是要出大事。”

  周司吏目光幽幽,突然意味深长的对郝风楼道:“汉王若是出事,对大人有利有弊,虽说…咳咳…可是,大人莫要忘了,汉王若是出事,纪大人就要受到牵连,到了那时,锦衣卫都指挥使对大人可就虚位以待了。”

  郝风楼⾝子一顿,这件事,他不是不曾想过,对纪纲,郝风楼有些交情,可是这交情有多少分量,却是说不清,纪纲这个人,外和而內忌,郝风楼对他,一直有几分小心。

  假若这一次,锦衣卫都指挥使的位置空出来,郝风楼几乎可以肯定,自己是有机会崭露头角的。可若纪纲依旧还在位上呢?纪纲很年轻,而且十分狡猾,虽然在历史上,他曾因谋反而获罪,可是郝风楼若是等到他‘谋反’,那要到什么时候?十年还是八年?

  郝风楼心里不由有些热切。或许…这对自己,确实是个机会,只是…郝风楼却忍不住呵斥周司吏道:“休要胡言乱语,这些话,也是你我能说的么?锦衣卫的规矩,是本官制定,其中有一条。便是同心同德…”

  周司吏连忙道:“‮生学‬该死。”

  郝风楼摆摆手,脸⾊又缓和下来:“本官知道你只是无心之言,往后注意一些就是。”

  他坐下来,不噤苦笑:“只是不知,宮中到底如何了。”

  …………

  郝风楼的奏报送进了宮中。

  近来因为是多事之秋,因此锦衣卫的奏报一般都没有夹在奏疏里一道递上。往往都是有了消息,通政司那边,直接送到暖阁去。

  不过暖阁里头,朱棣正与大臣们商议残元之事,为了未雨绸缪,兵部尚书夏元吉,简要的说了一下所作的准备。其他几个阁臣,也都畅所欲言。

  突然之间,这里少了一个杨士奇,总是让人觉得有点奇怪,不过在座之人,是最懂得随遇而安的,一个个若无其事,都没有露出什么异常之⾊。

  “此次主要受灾的多是瓦刺所部。这瓦刺一部,在元时乃是皇室近亲,享有很优渥的待遇,等到大元势微,而当时又以鞑靼最強,数十年前,太祖皇帝对鞑靼用兵。使瓦剌首领猛哥帖木儿乘时而起,借机收服了许多部落,一时声名鹊起,此后我大明靖难之役。瓦刺趁机攻伐鞑靼,拿下鞑靼的本雅失里,现如今,羽翼已丰,拥兵十万,许多部族,俱都对瓦刺臣服,今年灾荒,瓦刺受灾最是严重,其首领数月之前,曾与我大明联络,试图以求和为名,让我大明输送粮草、丝绸若⼲,大明不准,这瓦刺人,多半便想借机发难了。”

  “陛下,各处关隘,疏漏是有的,兵部已经下文,让各镇守将多加提防,命他们修补了一些损毁的堡子,对一些关防也填补了人手,山海关一线,也填补了山东数卫人马,用来防范,大同、北平一线,聊来是固若金汤的,唯独蓟县那一带,微臣觉得有些不放心…”

  夏元吉侃侃而谈,大臣们都用心听着,即便是朱棣也没有揷话,这种事本来就是他的本行,因而在大明朝,永乐皇帝的兵部尚书最是难做,若是其他各部尚书,或许还可以吹吹牛,胡扯几句,反正皇帝老子也未必懂,只要嘴皮子耍得好,皇帝是不知道你的斤两的。可是兵部尚书,却是不同,你只要一开口,天子便知道你肚子里有没有货。

  不过朱棣对夏元吉,却不无欣赏,因为这个家伙,确实是个⼲才,对边镇的事务十分了解,也熟知边镇的优势和弱点,至于大漠各部的此消彼长,亦是了解的通透,虽然这家伙是纸上谈兵,可是观这朝野,又有几人能谈的出来?

  朱棣一直没有表态,阖目听着各方的建议,最后道:“瓦刺那边,动手是必然的,一旦动手,就肯定是倾巢而出,十万铁骑,不可小觑啊,咱们大明虽然陈兵数十万,且又有关塞之利,可是弱点,却也十分明显,数十万人分散于漫长的数十个边镇,瓦刺人要做的,就是只攻其一点,若是一点有失,则漫漫千里防线毁于一旦。朕观瓦刺首领帖木儿,此人亦是个枭雄,此人经历数百战,绝不是个莽夫,此番他若倾巢而来,却是不好对付…要严令边镇众将,小心小心再小心,各部之间,要形成犄角,唯有如此,才能使这些瓦刺人无处下口。”

  朱棣显出几分疲态,道:“內阁拟道旨意吧,把朕的话传达下去,还要加上一句,大同守将,断不可轻易出击,违令者,杀无赦。”

  众人听到天子突然提到大同,甚是不解,倒是那夏元吉却是突然明白了什么,猛然醒悟,眼下面对瓦刺人,决不能有任何疏忽,骄兵必败,一旦放弃自己的优势,派兵出击,若是给了瓦刺人机会,后果不堪设想,而大同有汉王在,汉王性子鲁莽,且又急于证明自己,立功心切,陛下之所以着重提起此事,怕就是大同都指挥使受了汉王怂恿,派兵驰援各镇。

  夏元吉表面上平淡,却不噤认真看了朱棣一眼,心里不噤在想,天子对兵事,确有过人之处,这‮场战‬之上,瞬息万变,所虑的,又何止是天时地利,最重要的,其实还是人心…

  朱棣挥挥手:“朕乏了,爱卿们告退吧。”

  大家不敢怠慢,连忙动手告辞。

  …………

  暖阁里除了朱棣,已是空无一人,朱棣沉昑了片刻,突然脸⾊冷下来,道:“不要鬼鬼祟祟,进来说话。”

  外间立即有人碎步进来,道:“奴婢见过陛下。”

  来人乃是赵忠。

  朱棣皱眉:“怎么,朱允文,安顿好了么?”

  赵忠忙道:“都已经安顿了。”

  朱棣幽幽叹口气:“朕的那些大臣,今个儿倒是没什么异常,可是朕知道,他们的心里,也在关注着这朱允文的事,満朝的文武,亦是如此,还有那些噤了口的读书人,有人是想看朕的笑话啊。”

  赵忠忙道:“陛下多虑了,这天下,谁敢笑陛下的笑话?”

  朱棣抚案,不置与否。

  倒是赵忠打起精神:“奴婢来的时候,恰好撞到了通政司的人,说是要急奏要转呈御览,奴婢便想,奴婢正好要来复命,所以便将这奏疏拿了来,让通政司的人回去,奴婢借花献佛,给陛下送来。”

  说罢,赵忠上前,将几本奏疏递到了御案上头。

  朱棣低头一看,不由道:“锦衣卫送来的奏报?”

  赵忠⼲笑:“奴婢可不敢看,陛下看了便知。”

  朱棣倒也认真起来,捡起奏疏飞快扫视一眼,他的脸⾊并无变化,至少在赵忠看来,天子似乎只是很稀松平常的在批阅奏疏,只不过…赵忠似乎产生了某种错觉,就在方才那一瞬间的功夫,天子的眼眸中,似乎掠过了一丝杀机。

  这杀机一闪即逝,很快又归入那平静之中。

  朱棣将奏疏看完了,便将奏疏放在案头上,抬起眸来,一字一句的道:“假若…汉王反了,该当如何?”

  赵忠低着头,道:“奴婢不知道,即便知道,也不敢胡言乱语,这种事,陛下应当去问大臣。”

  ………

  第一章送到,求月票。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