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小说网
首页 > 经典 > 绿血 > 第03章

第03章

目录

  杨燹再一次回头时,汽车已毫不容情地载着她远去。她怎么会出现在这里?太使他意外了。他发现身边的黄小嫚在心神不宁地窥视他,他才察觉刚才那一系列表现太过分了,他起码不应该撇下她去追车子。

  “一个人。”他轻描淡写地对她解释。事实也是这样,他和乔怡目前充其量也只是人关系了。

  黄小嫚依然用那双素很浅的眼睛盯着他。她信还是不信?他安慰地拍拍她的肩。

  天很好。傍晚了,阳光经过一天的熔炼,这时显得很浓,简直象金红色的雾。天边愈来愈深的晚照仿佛是阳光的沉淀物。在这个盆地城市,有晚霞的天是不多的。

  “看见了吗?…晚霞?”他强打精神,但毫无效果。黄小嫚显得心事重重,每抬一下眼皮都显得很疲乏。

  她又怎么了?

  他只得无言地陪着她继续散步。自从她出了医院,他每天下午都陪她到热闹的地方,或环境较美的地方散步。她对一切都兴致很高,适才还指着一个模样滑稽的胖老头发笑,怎么突然间又变得这样忧郁?她的忧郁是真实的,不是那种妙龄少女故作媚态而佯装的。她那忧郁的神情任谁看了都会打寒噤,那眼神近乎一个心如槁灰的老人。杨燹心疼她。

  “你去吧,我一个人…”她忽然说。

  “你让我去哪儿?”

  她望着汽车消失的方向:“你去吧。”

  杨燹吓了一跳,他看见她背转身去抹掉两颗亮晶晶的东西。难道她的病情又有反复?出院一个星期来她的状况很稳定啊…“真捣乱,”杨燹真切地笑笑,又用手在她头上捋了一把(她的身高只及杨燹腋窝)“怎么了?是我惹你了吗?”他替她擦了擦眼泪“你呀你呀,真捣乱。”

  她忽然双手捏住他的手,有些歇斯底里地:“你不要走!”

  “当然。”他冲她挤挤眼。他知道每当这种时候,他的表情不能太认真。果然,过了一会,她平静了些。

  从自卫还击前线回来,黄小嫚和战友们一道披着彩带,佩上红花,被锣鼓接去送来,到处接受别人的采访,还参加了“功臣报告团”她的脸整兴奋得红里透亮,两眼空前地烁烁发光,说话声音也响了,那股神情简直象得了甲状腺机能亢进。有一天,她正在省委礼堂与两百多名参战功臣一起观看专场电影,被剧场的大喇叭喊了出去。门口,一个老头儿上来,象要抱住她。她惊呆了,闪向一旁。那老头着泪,伸着两只扑了空的胳膊颤声说:“小嫚,我是爸爸呀!你不记得我了?…”

  她打量着这个瘦小的、戴金丝眼镜、穿着高档料中山装的老头儿,惊讶得几乎要尖声叫喊起来。她随时想撒腿逃走。

  老父亲对她讲起刚刚发生的巨变:他调到北京了,彻底平反了,他的著作在书店再次出现了…老头儿激动得不知如何是好,一面说一面不时用手去抚摸女儿的头,而每当他出现一个亲昵举动时,女儿就象怕挨打似的眨眨眼。

  当晚,他领着她住到全省最高级的宾馆里。宾馆的房间里有两张,爸爸说他们可以躺在上好好聊聊。是啊,要聊的太多了,从女儿三岁时起父亲就失去了父亲的权利,一别就是二十余年。

  小嫚坐在沙发上,听父亲语无伦次地絮叨。下半夜,老头儿终于在絮叨中睡去,她了鞋悄悄走进卫生间,别上门,她怎么能与陌生的老头同住在一间屋子里呢?爸爸,你出现得太突然了。啊,爸爸多体面,爸爸多慈祥,爸爸似乎胜过一切爸爸…但爸爸毕竟太陌生了。她用两只手背轮番抹着不断落下来的泪,她已经好久不哭了。她从此和别人一样,有了个亲爸爸。卫生间中央镶着一面大镜子。她对着镜子练习“爸爸”的发音,她决心在爸爸一早醒来时,就扑上去喊他。但她觉得怎么也练不好,怎么都觉得别扭,因为这个“爸爸”是她所有词汇中最生琉的。她可从来不管继父叫爸爸。

  可是,第二天早晨,她被送进了医院。因为她忽然谁也不认识了,只是一阵接一阵地笑,一声接一声地喊着“爸爸”…

  杨燹和其他战友闻讯赶到军区总医院精神病科,医生不让进去。老父亲呆呆地坐在病室外。喃喃道:“别去看她。别去看,那种治疗太残酷了。”

  战友们走了,杨燹留下来陪伴老头儿。

  “你明白吗?这都怪我呀…”老头儿的精神似乎也出现了危机“我要不这么急着来找她就好了。你明白吗?她小时候吃的苦太多了。心灵受到那么大的摧残。一下子,突然有个人跑来对她说:我是你亲爸爸。她哪里受得住这样的刺…她小时候是为了我吃苦头,现在又是因为我得了这个病…”

  杨燹向医生要来黄小嫚的病历,上面写着:兴奋型精神分裂症。

  “你明白吗?都是因为我呀!”老头捶顿足。

  杨燹怕老头儿也出什么差错,赶紧把他劝走了。他替他买了飞机票,几天后送他回北京了。自那以后,他决心承担起照料黄小嫚的义务。恰好部队通知他留在省城,参加为期两年的干部进修。他每个星期总要蹬三十里路的自行车去看望她。两年来,她时好时坏,不过大趋势是渐渐康复。目前总算出院。

  他越来越相信,唯有自己能使这个姑娘幸福。和她结婚也许在别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可他何曾在乎过别人怎样想?…

  进修结束了,有一个月的休假,他准备在这期间把婚事办了。将来她跟他一道去山青水绿的滇藏地区,在那里她会获得一个新的心灵。那里的人没有成见,也不懂得歧视。

  这时黄小嫚忽然问:“刚才,喊你的是乔怡,对吧?”

  原来她听出来了。她刚才的情绪出现了那么大的波动,症结原来在此。

  不去想她——那个乔怡。不是和她早已结束了吗?…

  这一切是怎样结束的?乔怡在想。她失魂落魄地下了车,在这个莫名其妙的站。她打算去哪儿?是想去追他、去跟踪他,象个密探那样清他身边的姑娘是谁吗?

  谁给你这权利?她问自己。

  初恋,这个甜蜜的字眼如今变味了。当时大家半真半假地把他的离去叫作“发配”人们指责这“发配”的祸源在她。

  …一辆银灰色小轿车停在宣传队的小院门口,那车拉着窗帘,显出庄重和神秘的样子。

  …两个不苟言笑的人夹着黑色公文包进了队部办公室,徐教导员和其他领导首先被传唤进去。

  …办公室所有的门窗都关上了。一会儿,门开了条,某人被单独叫进去,出来时脸上显出“事态严重”的神色。

  …几乎所有人都进去了,又出来了。最后轮到了乔怡。

  他们显然在传她之前已看了档案,一见她便先发制人地说起她的家庭背景,再由此推理,引出她一贯“意识复杂”的表现。她站着,他们坐着。“听说你和杨燹…”她立即申明他们的关系,免得他们继续意味深长地晃着头。然后他们问起什么重大谣言,这谣言牵连着用阿拉伯数字做代号的政治案件。

  “不,我不知道哇…”她从来没受过那样的惊吓,包括外婆死在大街上。

  “杨燹现在哪里?”

  “在北京,队里让他去买乐谱架。”她的回答得到徐教导员的证实。

  “他从北京给你发来一封信,不是么?”

  “是…”

  “长达二十四页纸?”

  “我没数过…”

  “你看,我们什么都已经清楚了,找你不过做个形式上的核实,再就是看看你的态度…”

  接着他们问起信的内容。她缄默着…只听“啪”一只手拍在桌上:“你说不说对我们无所谓,只是请想想你自己!和一个思想极其反动的人…”

  杨燹?反动?她感到天花板在转,空气中的氧离子突然全没了。她要站不住了。记得是徐教导员把他那张椅子端给了她,还在她肩上捺了捺。

  她怎么会昏了头,怎么会身不由己?她去把那封信拿了来,连同她对組织的真诚一起交给了他们。她由衷地认为,从此他们不会来找杨燹麻烦了,因为他们那样诚恳地许诺,说是顶多批评教育一下…

  第二天,乐队指挥廖崎急扯白脸地找到乔怡,说有两个人闯到杨燹宿舍,撬开抽屉翻得一塌糊涂,最后把他所有的笔记本都拿走了。廖崎当时指控他们那样做是不尊重人格,他们冷笑道“哼哼,他是什么人,你知道吗?他搞得不好就是‘现行’!…”

  乔怡捂住脸:“你别说了!你别来吓唬我了!…这下你可解了恨,谁不知你恨他,你和他有仇,巴不得他倒楣…”

  完全失去理智的乔怡全不理会廖崎的赌咒发誓。他看她恸哭,只得讷讷走开,一

  果然,不几天,杨燹的记被公开了:用铅印的仿宋体,赫然公诸于质地优良的文件专用纸上。他的苦闷、他的烦恼、他的疑问、他的怨恨,被划上了的黑杠,以引起人们足够的认识和警惕。乔怡问天:人格呢?诺言呢?良心呢?…

  骗局象一打了活扣的绳子,它伸进乔怡心里,套住了某一处,然后开始拉呀拽呀。他们索走了他们需要的!而她的心,从此缺了一块。

  仍是那辆银灰色的小轿车停在门口。杨燹夹在两个毫无表情的人中间,下了车。他的领章和帽徽已经不见了。据说有那一种小屋,专为犯了重大政治错误的人所设置。几十天的闭使他两眼深陷,似乎对一切人都带着蔑视。当晚,乔怡在锅炉房打开水。锅炉房总是没有灯的,热腾腾的蒸气中,她看见他的身影站在门口,或许他早就站在那里观察她了。她抬起头,他们不知在黑暗里对峙了多久。她心的疚痛与悔恨化为冰凉的泪水淹了一脸…她扑向他,希望他给予哪怕一丝一毫的谅解,而他让开了。黑暗中“啪”的—声,一记耳光打在她脸上,她懵了——不,她清醒了,一切都完蛋了。他就这样告别了她,以他的方式,告别了他们五年的爱。她在那天晚上想到了死…

  第二天杨燹走了。他要求到很远的大山里,去伐木,去“改造”

  黑暗里,他离她很近。他的眼睛象野猫一样适应黑暗:“我早看见你了,你老想往别人后面缩。”他说。没准脸上仍带着嘲笑。

  她咽了口冰冷的唾沫,全身的血也在一瞬间变得冰冷。什么都远了:战争、声、危险、攒动的人影,以及她自己正忙着的躯体、四肢。只剩下一个抽象的世界,无声息的寂寥空间,她和他相遇——超乎一切感应的内质相遇。

  “怎么会这样巧?”她的血之躯终于发出点声音。

  “怎么会这样不巧。”他反驳。他俩同时去抬第二副担架。她跟不上他的动作和脚步,大声着气。汗随着一绺鬓淌下来,淌进嘴里,似乎也是冷的。他并不怜悯她,对她说:“你实在不能和我搭档。再用点劲不行吗?”

  在抬第三副担架的时侯,她几乎一头栽下去。他不耐烦地用鼻子着气,她轻声问“你还恨我吗…?”

  “什么?”

  “你…是不是还在恨我了”

  他机器一样忙碌着“这无关紧要了。”

  “可对我很要紧!”

  “那我教换句话,是没必要了。”

  一股热烘烘的汗味混在硝烟味里。战争中,一切都显得遥远而滑稽,哪怕曾被每个人很看重的事,就象他说的:没必要。“没必要”包含着多大的忍耐和宽容,又包含着时间严酷的不可逆。她祈求得到一个向他倾诉愧疚的机会,而他却说——没必要。既如此,命运又何必让他们在这黑夜的、狼坑不平的异国公路上相遇呢?

  杨燹想起第一次见到她,就是在这里,这个大银杏树下的小邮局。她当时双手捏着一只雪白的信封,放在口,象易卜生笔下的索尔薇格——假如那封信换成一本《圣经》的话…

  怎么又去想她?杨燹把自己的思绪强行扭送到现实中来。他身边走着的永远不再会是她,而是黄小嫚。

  黄小嫚,别人叫她“小耗子”这是个可怜的姑娘。她生得十分矮小,脸色黄巴巴的,并显出一种奇怪的老相。她打量任何东西都怯生生的,即便对将与她终生为伴的杨燹也绝不敢正视。她常常趁他不备时从斜下方发来窥探的目光,而当他打算与之交流,她却又眨眨眼把目光掉开了。她尤其害怕杨燹向她注目,每当这时她就近乎可怜巴巴地笑笑,那意思象在说;别瞅我,我可没什么值得你瞅的。

  他要和这个被人称作“小耗子”的姑娘结婚。这是他的选择。两年前,他收到乔怡从北京寄来的信,信不长,语气也很淡漠。这个聪明的姑娘虽然绕开一切情感暗礁,目的地却十分明确——企望恢复关系。她在信中不动声地为自己说情。他没有回信。他何尝不想回信?但那时他已在黄小嫚和她之间作了选择。他无法让自己信服这选择没有痛苦。他甚至恨恨地想:将来哪个家伙得到乔怡,他可是走运透了。这选择本来还算平静,可她偏偏在这时候出现了!他警告自己:当心,你要套了。

  “冷吗?”他稍稍弓下,替黄小嫚紧紧领扣。

  她眼神躲躲闪闪,笑起来也迟迟疑疑。她意识到自己的病态,因此释放每一种情绪时都十分警惕。尤其是笑,她总是竭力抑制着,生怕一发不可收拾。她从小至今何曾真正笑过?老天真会作她,居然让她在病中没完没了地笑。那笑声杨燹从来不敢去回想。

  走着,杨燹又忍不住回头望了望那棵大银杏树…从第一次见到乔怡,从他和她相互对视的第一眼,杨燹就预感到和这个姑娘之间将发生什么。

  她——这女兵站在大银杏树下,等着邮局开门。什么信,这么急?她的脸太白了,双颊没有他理想中那种少女的红晕。她可不是他素来欣赏的那类少女形象。说实话,她倒象个头一次瞒着嬷嬷跑出来的小修女。军装在她身上显得发飘,军帽下居然没有一“刘海儿”他鬼使神差地在不远处停下脚,定定地打量起她来。

  过了一会儿,她转过脸,对他这种不太礼貌的打量感到吃惊,甚至有点恼火。

  “请问,你大概是XX军宣传队的吧?”这时非说句什么,两个人就都有台阶可下了。

  她却依然看着他,不做声,眼睛很聪明地闪了闪,仿佛说:别来这套了吧——与姑娘搭讪一般都这么开始。

  “对不起,请问灯笼巷5号往哪里走?”

  “往前,再往右。”她眼光落在他那方方正正的背包和一把中提琴上。

  “谢谢…”

  “不用。可你说的是本地话呀。”

  “本地话怎么了?”

  “本地人难道不知本地有个灯笼巷?”

  “我哪能大小巷子全知道?”

  “灯笼巷好象不算太小…”

  他哑然一笑。这姑娘及时识破了他的诡计。

  “你看上去象个舞蹈演员…”他换个话题,但立刻又后悔了。这句话听上去象愚蠢的讨好。

  她又不做声了。嘴抿得很紧,那是不太善于给人快乐的嘴

  “我们以后在一起了…我是从九〇七农场调来的。”他奇怪自己哪来如此强烈的表现“哎,你叫什么名字?”

  她微笑一下,这一笑也似乎半天才拿定主意:“没必要哇…”

  “没必要?”

  “我们…”她看一眼他的中提琴“好象不同行?”

  她语调很轻,象是在征求你的意见。她不漂亮,倒比漂亮姑娘更傲慢。当她从邮局走出来的时候,看见他还没走,她脸上显出不出所料的表情。

  杨燹越发觉得自己象个蠢小子了。他笑道:“我想让你带路。”

  “行。”

  “你这么早就来发信?”

  “是给妈妈的信呀!”

  妈妈的信得赶第一次邮班?她妈妈一定很慈爱或很严厉。不料她否定地摇摇头,说她妈妈两者都说不上。“但除了看我的信,她没有更好的事可做。”她说这话几乎不带任何感情色彩。杨燹顿时想;这点倒和我颇象。

  “我来帮你拿点什么吧?”她说。

  “不用,我没什么体面东西让你拿。这把琴也太破了。”

  “你是来拉中提琴的?”

  “会一点儿。”

  “有意思——‘一点儿’。”她那南方姑娘的舌头生硬地卷着。

  “你说什么?”

  “没什么。”她显得漫不经心。杨燹觉得他并没有引起她重视,不免有点丧气。

  过了一会,是她先开口了。

  你在九〇七农场干什么呢,那儿需要中提琴?”

  “当然不需要。不过我也会一点儿别的,譬如发酵饲料,或者高山苹果改良嫁接。”

  “那也是‘一点儿’?多大一点儿?”

  “无可无不可。”

  他穿着两个兜的军装,这与他浓黑的胡茬不相称。六九年冬天,他拿着尚未复职的父亲的亲笔信跑断了腿,但任何一个“老关系”都相当客气地拒他于门外。碰巧他“修地球”的大队邻近有个解放军农场,就是他刚才说的“九〇七”正四处招募业余文艺骨干。他混在一帮半大孩子里,又拉又唱,又是翻跟头,又是打把式,关键是那段“郭建光奔袭”把全农场镇得目瞪口呆,他被破格录取了。穿上军装半年,业余宣传队解散,他被分到饲养班。后来他为果园提了两条建议,很受重视,由此成了“九〇七”大喇叭里常常提名的人物。第二年回家探亲,当参议的父亲再婚,结果那位未过门的后母一个电话就把他调到省城来了。他无所谓欣喜,晕乎乎踏上这块久违的土地。他和这座城市有一段辛酸、甚至是辱的历史…

  但愿这个圣洁的姑娘永远不要知道那段可怕的历史。他回过头,发现她正在观察他,一面观察一面想着心事。她把他看成怎样一种人呢?一种奇特的,不寻常的,还是野的,愚昧的?她会怎样给他打分?他完全没有底。他第一次在乎别人对他的评价。

  到了那个小院门口,她对他说“在别人眼里,你是由我领来的。”她意味深长地笑了。

  “没说的,你走你的。我十分钟后再进去。”

  望着她苗条的背影,他决不承认她漂亮,他只觉得她容貌和神情里有某种让人不能一眼看懂的东西。他喜欢她那独特的感,这感使她与他产生一种微妙的抗衡。不得了!这就是那倒楣的爱情吧?我会这么快爱上一个女孩子?他娘的。杨燹独自做了个鬼脸。

  当天下午,他在二楼阳台上拉琴时,一个胖子打着快板走过来,几乎把全队所有人的名字加绰号都向他介绍了。他首先指着自己:姓丁名万,字胖子,号数来宝。接着数下去,乐队指挥廖崎叫“了不起”!拉大提琴的季晓舟叫“三”!使唤板胡的田巧巧叫“大田”又名“黑田大佐”那个舞蹈队的小积极叫桑采,因年龄最小人称“采娃”然后他得意地宣称自己很具有起绰号的天才。

  杨燹笑道:“那你也给我来一个吧?”

  丁万远远近近看了他一会:“你黑,就叫你赞比亚吧。”他打着快板正要走,被“赞比亚”一把揪住,指着楼下“那个细挑个的…”

  没等他说完,丁万就回答道:“她叫乔怡。我可没敢给她起绰号,说她什么都不象。”

  但杨燹马上来了“灵感”:她应该叫“荞子”荞子,苦甜掺半。好。绝。

  第二天,发生了一件事,使他和“荞子”的关系陡然飞跃了一步。那天下午,一群姑娘在院里帮舞美组制作布景,地上铺了很大一张网,姑娘们把剪好的布质树叶粘上去。那是个慢工细活,常借助姑娘们的耐心。他下楼去打开水,还没走近,几个姑娘就同时咋唬起来:“靠边走!靠边走!别踩着了!”

  过后听见姑娘们在问:“这黑皮哪儿来的?”

  “他叫什么名字?”

  “叫‘赞比亚’。嘻嘻…”他并无怨意地回过头,几个姑娘一齐埋下脸吐舌窃笑。唯有“荞子”抱歉地看着他。关于他,她没有表示比她们知道得更多。

  等他从锅炉房回来,走过冬青树长长的甬道时,一辆自行车擦着他身体驰过去,若不是他闪了一下,定会被撞倒。他倒也钦佩那骑车小伙子的敏捷,并把这敏捷随时向人卖,从那辆车的车速,以及车轮与地面磨擦的“咝咝”声,他很内行地断定这是一辆极好的车。骑车的小伙子穿着一件雪白的衬衫,皮鞋与车身一样锃亮,不染一尘。衬衫在他骑车时被风鼓了起来,下摆束在浅色料的西装里。这年头冒出这么个“高档货”实在令人耳目一新。“骑士”不顺着现成的路走,有意从那几棵尚未成年的枇杷树下穿行,悠悠哉吹着口哨。老远就听见那叶被惊动,扑簌簌颤落下来。这个轻狂的家伙,优越得要死,阔得难受,不放过每一个机会足自己的炫示。他蓦然想起多年前的自己,立刻起了一身皮疙瘩。他曾经不也这样洋洋得意过?他在这个自命不凡的背影上看见了自己胎换骨前的形象。他才不会对这个公子哥有半点羡慕、妒忌,甚至义愤呢。他只是可怜他,几乎想赶上去,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教教他如何做人!告诫他:象菟丝那样靠大树盘桓上升是不成的,大树也有遭电击雷劈或枯朽老死的一天。

  那英俊骑士此刻已驱着他的“坐骑”进了院子。几个姑娘毫不例外地提醒:“喂!请绕道,走边上。”这口气较之刚才对付他大有改善。骑士儿不搭理,他这身份也需走边上吗?他毫不迟疑地从姑娘们连续多时的劳动成果上碾过去,并撞翻了颜料瓶和胶水罐。巨大的愤怒使一群姑娘霍然立起,其中两个大胆的竟上去拉他的车货架。他险些人仰马翻。

  “你为什么故意破坏?!”

  “让你绕道,你耳朵聋啦?”

  “真无!真不要脸!”

  公子哥看着周围一张张漂亮的脸蛋气得变了形,似乎倒颇感快意。他傲然笑道:“这要怪你们自己,哪有在大路上这些玩艺儿的?”

  “你睁眼看着!这是路吗?这是我们自己的院子!”姑娘们嚷嚷。

  此刻的杨燹不发一语地将暖壶搁到安全地带,沉住气看事态如何发展。那公子哥一脚跨在车上,一脚蹬地打算潇洒到底。

  另外几个脆弱的姑娘看看被破坏的软景已一塌糊涂,想想一整天劳而无功,竟气得落下眼泪来。只有荞子默默站在—边。双手在军装兜里,倒悠闲。

  “你是哪儿的?”姑娘们气势汹汹地盘问。

  “你管着吗?”公子哥回答。

  “不行!领他到队部去找领导!”

  “我正好要找你们领导,你们徐教导员跟我老人。”他涎脸笑道。打算溜了。

  “喂,你别走!你把这里糟蹋成这样就算完事啦?!”杨燹亮相了,挡在他前面。

  公子哥根本不把这个黑不溜湫的莽大兵放在眼里,脸上带着嘲笑。

  见有人壮胆,姑娘们又跃跃试。

  “对!不能放他走!让他赔!”

  “对!对!赔!赔!”

  公子哥呵呵直乐。“就这破烂儿也值得赔?”他用脚点点地上的软景。

  “破烂?你才是破烂儿!”

  “对!你自己才是破烂儿!”

  “得了吧,”公子哥用胳膊整个院子一比划“瞧瞧你们这破地方,跟垃圾箱似的!甭看你们一个二个美滋滋在台上扭,哼,业余的!一张不要钱的票就看了,不爱看一掀椅子就走,有什么值钱?!”

  被这话侮辱的姑娘们因为愤怒过度,一时丧失了反应能力。荞子看了杨燹一眼,嘴也变得象脸一样缺血。

  他突然上前一把揪住那公子哥的衣襟,不假思索地在最得心应手的部位给了他几拳。那辆红色的“坐骑”倒下了。姑娘们尖叫着,跳跃着,眼里闪着狂喜和亢奋的光。公子哥虽知不能与其匹敌,但在一群姑娘眼下逃跑是他虚荣心不允许的,况且他刚才已为自己的骄傲做了那么多铺垫。他只得用他白晳的拳头战。几个胆大姑娘冲上来,占便宜似的将他东推西搡,让他在颜料上滚得五彩斑斓。另几个不敢主攻,便把一腔愤恨发在那辆车上,她们用脚去踢去跺,一边发出快意的尖叫。这场战斗至多不超过三分钟,但参战者觉得它赛过我军历史上任何一次辉煌战役。公子哥从地上爬起来,恶狠狠地盯着面前这张冷峻的黑脸。

  “你别后悔!”

  “我?你说我吗?”

  “对。就是你!我可是记住你了!”

  “记住就好。”

  “我告诉你,你大概不知道我是谁吧?”

  “一个很差劲的混蛋!”

  “哼,我父亲是军区张副司令!”

  “不出所料。”

  听到副司令几个字,姑娘们都往后退了退,接着便叽叽哝哝地议论开了。起初是很小声,象怕別人偷听的悄悄话!但很快声音高起来,变得尖锐了!她们开始埋怨別人动手过重,说自己是见了某某怎样才怎样。

  公子哥五内俱焚地看着方才还光彩照人的车:“哼,你们要负责!”

  杨燹双手抱肩:“我赔你,你把修车发票拿到本人这里来报销。”

  这时姑娘们一齐盯着杨燹。其中一个轻声道:“噢!他!全是他干的好事!”

  姑娘们的目光全冷下来,同时显出上了当似的无辜与清白。公子哥此刻已扶起车,正想走,忽然又站住了。“他是谁?”他指着杨燹问。

  “我们不认识…”

  “是他先动手的!要不不会闹成这样!”

  杨燹拎起暖壶,打算离开这群忘恩负义的女孩子。他的牙齿在血。他冷冷啐了一口。

  “你别想跑!”公子哥叫道“你们谁也别想跑!我这辆车是新的!二百多块…”

  女孩们面面相觑。她们懊悔透了。

  “是他先动手的…”一个姑娘嗫嚅道。

  “就是——谁都看见了,是他挑头…”

  “他惹了祸,就想拉倒,走,把他拉到队部去!”

  姑娘们渐渐包围了他。

  公子哥在一边称心如意地看着。他那件白衬衫煞是精彩,象副“野兽派”画。

  突然,传来一声不大的喝斥:“你们脸不红吗?这样对待一个保护过你们的人!”

  杨燹看见了人圈外的乔怡。她神经质地扭绞着双手,脸上升起两片令人不安的红。

  姑娘们不做声了。

  “可这个人我们根本不认识…”有个姑娘辩道。

  “这跟认不认识没关系。一个毫不相干的人站出来保护我们,更难得。要没有他,我们就听任那个人侮辱,他那些话还能入耳吗?”

  她声音不高,但圆润悦耳。她那表情是对人类屈从权贵的本能所发的悲愤。难道真如休谟所说“财富、家庭、犬马、服饰…可以成为骄傲的原因;反之就是谦卑的理由”?

  “你们敢说这里面有谁没动手吗?想把责任全推到一个人头上吗?我真没想到你们会这样——不公正!”

  杨燹站在那里。连公子哥也惊讶地打量着这个女孩子。

  “是他先动手的嘛…”

  公子哥忙接道:“我可以跟你们领导说去,这事和你们无关,主要是他…”

  “荞子”几乎全身发抖。

  “不!他是为我们才动手的,这是明摆着的!”

  有几个姑娘小声赞同:“对,他是为了我们。”

  “我们一块去队部,一块受处罚好了!我们和他,应该站在一块才对…”

  这时,几位领导闻讯赶到肇事现场。姑娘们终于住了,没有一个人背叛这场集体行动,似乎是被乔怡启发出一种道德力量,使她们获得了正直和坚强。

  事情平息后,她领杨燹到卫生所上药。他对她说:“谢谢你了。”

  “但愿你的性格变得幸运些。”

  他不解其意地瞪着她。

  “你看,今天这一场,还不够麻烦吗?”

  …

  一个冰凉的东西触到他。噢,是黄小嫚的手。与他并肩而行的是黄小嫚而永远不可能是“荞子”了。他把深深的遗憾强下去,紧紧攥住身边这个姑娘的手。不要再去想她,不要再去想。杨燹,我命令你立足现实。

  完是美,缺憾也是美。有着一颗坚硬心灵的人理应选择后者,因为只有那样的心才受得住缺憾。他替小嫚系起领扣,又关切地看了她半晌:“怎么样,今天一切顺心?”

  他每次散歩后都这样问她。但愿她从今后—切都好起来吧…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