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小说网
首页 > 经典 > 五号屠场 > 第九章

第九章

目录

  现在讲一讲毕利·⽪尔格里姆丧的经过。

  验光配镜师乘坐的那架专机在休格布什山头失事之后,毕利被救护到佛蒙特的医院。他处于昏状态。瓦伦西亚闻讯后,驾驶着家里的⾼级轿车从埃廉市赶往医院。人们直言不讳地告诉她说,毕利可能活不了,如果不死也会呆。她听后变得如痴如狂。

  瓦伦西亚很喜毕利,噤不住嚎啕大哭,哭得错过了⾼速公路上该转弯的地方,因而出了岔子。她揿制动器时,后面的一辆汽车向她的轿车冲了过来。谢天谢地,谁也没受伤,因为两人都束了‮险保‬带。真是谢天谢地,谢天谢地啦。那辆汽车只撞掉了一只前灯,而她的轿车后面撞得一塌糊涂,车尾行李箱和挡板都垮了。裂开来的车尾行李箱看上去像乡村⽩痴张大的一张嘴巴,他胡言语地在解释着什么傻事儿。挡板则耸起了肩膀,‮险保‬杠还⾼⾼举起了手。贴在‮险保‬杠上的一张标语上写着:“选里当总统!”车后的玻璃裂开了一条条纹路,排气管摔到了路上。

  开那辆汽车的人走出来看看瓦伦西亚是否受伤。她歇斯底里大发作,胡言语,说到毕利,说到‮机飞‬失事,然后发动汽车,穿过分道线,丢下排气管开走了。

  当她到达医院时,人们冲到窗户看看外面为何有这么厉害的噪声。她的⾼级轿车由于失落了消声器,发出的声响像一架重型轰炸机嗡嗡地飞来。瓦伦西亚关了发动机,瘫伏在方向盘上,喇叭嘟嘟嘟地直响。一个医生和一个护士急冲冲走出来看发生了什么紧急情况。可怜的瓦伦西亚失去了知觉,昅了过量的一氧化碳。

  她正向碧蓝的天堂走去。

  一个钟头以后,她离开了人间。

  就这么回事。

  毕利一点儿也不知道她已经去世。他在做梦,进行着时间旅行。医院里很挤,毕利不能单独住一间病房。他同哈佛大学的历史教授伯特伦·科普兰·朗福德合住。朗福德不必抬眼看毕利,因为毕利躺在装有橡⽪轮的病上,罩在⽩亚⿇帐子里,但他可以听到毕利不时自言⽩语。

  朗福德在滑雪时摔断左腿,现被牵引在病上。论年龄,他已到古稀之年,但论体力和精力,他却像三十来岁的人。他摔断腿时刚和他的第五个子度藌月呢。他的子名叫莉莉,二十三岁。

  正当宣布可怜的瓦伦西亚的死讯时,莉莉夹了一捆书走进毕利和朗福德的房间,这些书是朗福德派她到波士顿取来的。他正在写一卷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国美‬空军史。带来的书是关于轰炸和空战的情况,那时莉莉甚至还没出世哩。

  “你们继续走吧,别管我。”毕利·⽪尔格里姆说着胡话,这时漂亮的小莉莉走进来了。在朗福德见到她并决心娶她时,她还是一个跳阿哥哥舞的舞女。她在⾼中时缀学,她的智商是一百零三。

  “他吓死我啦。”她指着毕利·⽪尔格里姆对他的丈夫低低地说。

  “他搞得我厌烦透顶啦!”朗福德瓮声瓮气地说“他在梦中全是说什么放弃战斗呀,投降呀,道歉呀,要求让他一个人留下呀。”

  朗福德是空军后备队的退休准将,空军史官,正教授,二十六本书的作者,一直是⽔手竞赛中的佼佼者,落娘胎就是拥有数百万家财的大寓豪。他的最流行的一本书是关于六十五岁以上的男人的和剧烈的体育运动。

  朗福德吩咐莉莉做的事情之一是在波士顿取一份哈里·S·杜鲁门的声明。在这份声明里,杜鲁门向世界宣布一颗原‮弹子‬已投掷广岛。她复印了一份,朗福德问她有没有看。

  “没有”她的阅读能力不強,这是她在⾼中退学的原因之一。

  朗福德命她坐下来读杜鲁门的声明。他不知道她不能读很多书。除她能在大庭广众作为活证据,证明他是超人外,他对她的了解微乎其微于是莉莉坐下来,假装读杜鲁门的声明:十六个小时之前,‮国美‬
‮机飞‬向⽇本重要军事基地广岛投掷了一颗原‮弹子‬。那颗炸弹‮炸爆‬力超过两万吨梯恩梯,它比英国的“大満贯”炸弹的‮炸爆‬力大两千多倍,它是战争史上所使用的最大的炸弹。

  ⽇本以空袭珍珠港挑起战争。他们已经付出了多倍的代价。

  事情还没有到此为止。由于有了这种炸弹,为我们武装‮队部‬⽇益增长的力量增添了新的、⾰命的毁灭威力。像现在这种形式的炸弹目前正在制造,比这更有威力的炸弹正在发展之中。

  它叫做原‮弹子‬。它利用了宇宙里基本的能量。太昅收的能量被它释放出来,以反对那些把战争带到远东地区的人。

  一九三九年以前,科学家们公认释放原子能在理论上是可能的,但谁也不知道释放原子能的实际方法。不过到了一九四二年,我们了解到德国人狂热地想研制出一种释放原子能的方法,把原子能用到所有的战争武器上,妄想以此奴役世界。但是他们失败了。我们也许要感谢上帝,德国人后来才得到V1飞弹和V2飞弹,而且数量有限,更要感谢上帝的是,他们本没有研制出原‮弹子‬。

  不仅是空战、陆战和海战,而且是实验室之战,给我们大家带来致命的危险。如同我们赢得了海、陆、空之战,我们现在也赢得了实验室之战我们现在准备更迅速、更彻底地消灭⽇本人在任何城市里、地面上的每一个生产企业。我们将摧毁他们的船坞、工厂和通。

  让我们准确无误地打击,我们将彻底摧毁⽇本发动战争的能力在莉莉带给朗福德的书中.有一本是英国人戴维·欧文写的《德累斯顿之毁灭》。这本书有一个‮国美‬版本,于一九‮四六‬年由霍尔特·茉因哈特·温斯顿出版社出版。朗福德想引用这本书的两篇前言的部分。这两篇前言是他的两位朋友写的。一位是退休的‮国美‬空军中将艾拉·C·伊克和一位英国空军上将罗伯特·桑德比爵士。

  他的朋友伊克将军在他的前言中写道:英国人或‮国美‬人为敌方的‮民人‬被杀而哭泣,可是对我们的英勇战士在与凶恶的敌人进行战斗而牺牲不流一滴眼泪,我对此大惑不解。当欧文先生描绘平民在德累斯顿被杀害的可怕情景时,我认为他最好要记住:正好就在那个时刻,德国的V1飞弹和V2飞弹按照预定计划和预定发目标,投掷到英国,不分青红皂⽩地杀害了无数的平民百姓。最好也要记住布痕瓦尔德①和考文垂②。

  【①德国市镇。1934年至1945年德国法西斯曾在此设立集中营,残杀爱国者和战俘。】

  【②英国城市。1940年11月遭穗国法西斯空袭,全城濒于毁灭。】

  伊克的前言是这样结束的:我对英、美两国的轰炸机在袭击德累斯顿时炸死了十三万五千人深感遗憾,但是我没有忘怀是谁发动了这场战争,更使我感到悲痛的是同盟国方面为了完全打败和彻底摧毁纳粹而不得不丧失五百万人的生命。

  就这么回事。

  空军上将桑德比在他的前言中尤其提到:谁也不能否认,轰炸德累斯顿是一场大悲剧。读完这本书后,谁也不会相信这次轰炸有什么军事上的必要。这是战时偶尔发生的可怕事件之一,由于某些机会不幸地凑拢来而引起了这次事件的发生。那些赞成轰炸德累斯顿的人既不恶毒也不残酷,不过他们很可能距离残酷的现实太远了,以致不能充分了解一九四五年舂天空袭的可怕破坏力。

  主张裁减原子武器的人似乎相信,如果他们的目的能达到,战争就可以马马虎虎过得去。这些人读读这本书,并想一想德累斯顿的命运,是有好处的,德累斯顿由于遭到常规武器的一次空袭而失去十三万五千人。一九四五年二月九号晚,‮国美‬重型轰炸机用燃烧弹和烈炸弹对东京空袭,使八万三千七百九十三人丧生。

  扔在广岛上的原‮弹子‬炸死了七万一千三百七十九人。

  就这么回事。

  “如果你在怀俄明州科迪的话,”毕利·⽪尔格里姆在⽩亚⿇布帐子里说“那就要问问怀尔德·鲍了。”

  莉莉·朗福德听了不寒而栗,继续假装看哈里·杜鲁门的声明。

  毕利的女儿在那天晚一些时候来了。她昏昏沉沉,眼神呆滞,可怜的老埃德加·德比在德累斯顿被决前一刻的眼神也是这样的医生给她服了丸药,以便她能继续走动。尽管她的⽗亲摔伤了,⺟亲死了,她仍这样呆若木

  就这么回事。

  她由一个医生和一个护士陪同。她的弟弟罗伯特从越南‮场战‬正乘‮机飞‬回家。“爹——”她勉強地叫她的⽗亲“爹——?”

  但毕利这时已年轻了十岁,回到一九五八年。他正为一个蒙古少年⽩痴检查眼睛。给他配合光的眼镜。⽩痴的⺟亲在那儿给他充当翻译。

  “你看见了多少点子。”毕利·⽪尔格里姆问他。

  毕利向后进行时间旅行,回到了十六岁,在一个医生的候诊室里治疗他的一个受感染的拇指。在候诊室里还有一个⽩发苍苍的老头。他因为煤气中毒而痛苦万分,不停地放庇,不断地打嗝。

  “对不起,”他对毕利说。然后他又是放庇又是打嗝。“啊,天哪——”他说“我知道人老了是不妙的。”他摇着头“但不知道是这样的不妙。”

  毕利·⽪尔格里姆在佛蒙特的医院里睁开双眼,不知道自己⾝在何处,守护他的是他的儿子罗伯特,他⾝穿著名的特种‮队部‬军装,头发很短,一脸小麦茬似的短胡须,全⾝整齐清洁,并且佩戴着紫心勋章、银星奖章和铜星奖章。

  罗伯特在中学因成绩不及格而退学,十六岁时就成了酒鬼,同一帮小阿飞鬼混。他们有一次因搞倒了天主教墓地里几百块墓碑而被捕。他现在改好了,升了军官,举止洒脫,成了翩翩少年。他的⽪鞋擦得雪亮雪亮,子烫得笔

  “爹——?”

  毕利·⽪尔格里姆又闭上了眼睛。

  毕利病得很厉害,无法参加子的葬礼。不过在埃廉市安葬瓦伦西亚时,他的头脑还是清醒的。毕利苏醒以后讲话不多,对瓦伦西亚的死亡和罗伯特的回家以及其它等等的事情反应不強烈,所以大家认为他已经傻了。据说后来给他动了手术,可以改善⾎进人脑部的⾎循环。

  毕利表面显得无精打采,实际上是一种假象。倦怠的外表遮掩了十分活跃的思想,这使他能写一封封信,进行一次次演说就飞碟、轻生和时间的实质等问题发表他的独特见解。

  朗福德教授把毕利的听觉说得很可怕,深信他本没有脑子了。“为什么他们不让他死掉算了。”他问莉莉。

  “我不知道。”她回答道。

  “他不再是人了,医生是医治人的。应该把他送到兽医和树医那儿去。他们会知道如何办。看看他吧!据医学常识,他还活着。难道生命是如此美好吗?”

  “我不知道。”莉莉回答说。

  朗福德有一次同莉莉谈论德累斯顿的轰炸,毕利全听到了对轰炸德累斯顿,朗幅德还有一个问题没搞清。他希望自己写的一卷本《第二次世界大战‮国美‬空军史》是二十七卷本《钦定第二次世界大战空军史》的便于阅读的缩写本。不过问题是,虽然那部洋洋巨著获得了辉煌的成功,但书里几乎没有提及德累斯顿的轰炸问题。对轰炸德累斯顿的胜利程度在战后保守了多年的秘密,这是对‮国美‬人保密,当然对德国人或俄国人来说不算秘密。战后俄国人占领了德累斯顿,他们现在仍在那儿。

  “‮国美‬人最后还是听到了轰炸德累斯顿的情况,”朗福德在轰炸德累斯顿的二十二年后说道“许多‮国美‬人现在了解到它比原‮弹子‬炸广岛还要厉害所以我把有关它的一些情况写进我的书里。

  从官方的空军观点来看,它是崭新的材料呢。”

  “为什么他们保密这么长时间?”莉莉问道。

  “可能担心许多內心受创伤的人,”朗福德说“认为这样做很不光彩。”

  毕利·⽪尔格里姆这时变得聪明起来,说道:“轰炸时,我在那儿哩”

  朗福德很难认真对待毕利,因为他长时间认为毕利很讨厌,不是人了,最好死掉。这次毕利的谈吐却很清楚,而且简明扼要。朗福德的耳朵想把他的话当作不值一学的外国话。“他说什么呀?”

  朗福德问。

  莉莉不得不充当翻译:“他说他那时在那儿哩。”

  “他在哪儿?”

  “我不知道,”她说“你那时在哪儿呀?”她问毕利。

  “德累斯顿。”毕利回答说。

  “德累斯顿。”莉莉告诉朗福德。

  “他仅是重复我们说的话。”朗福德说。

  “唔。”莉莉说。

  “他现在患了模仿言语症啦。”

  “唔。”

  言语模仿是一种脑病,使病人能立刻准确地重复他旁边的人所说的话。但毕利确实没有患此症。朗福德只图自己的一时痛快,便坚持认为毕利得了言语模仿症。朗福德正以军人的风度考虑这个问题:基于实际原因,这个打扰其他人的人,这个非常想死的人,正患了一种使人讨厌的⽑病。

  朗福德坚持认为毕利是患了言语模仿症,坚持了好几个钟头。

  他这时还对护士和医生说毕利得了这种病。医生和护士对毕利进行了一些试验,试图使毕利重复别人的话,但毕利一声也不吭。

  “他现在不重复人家的话,”朗福德生气地说“你们一走开,他又要重复人家的话了。”

  对朗福德的诊断谁也不重视。大伙儿认为朗福德是个可恶的老头,自⾼自大,残酷成。他常常以这种方式或那种方式对他们说,弱者该死,而医生和护士当然忠于这种看法:应当尽可能地救死扶伤,谁也不该死。

  毕利在医院里的这段遭遇,对战时没有权力的人们来说是很普通的,即向一个故意装聋作哑的敌人证明:他对听和看还是有兴致的。他保持沉默,直到夜里灯灭了,周围已是万籁俱寂的时候,他才对朗福德说:“轰炸德累斯顿时我在那儿。我是战俘。”

  朗福德不耐烦地叹气。

  “我用名誉担保,”毕利·⽪尔格里姆说“你相信我的话吗?”

  “我们一定要现在淡它吗?”朗福德说。他听见了,但不相信。

  “我们本不必淡它嘛,”毕利说“我只是让你晓得:我那时在那儿。”

  那天夜里,对德累斯顿的问题他们不再谈下去了。毕利闭上眼睛进行时间旅行,回到五月的一天下午,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场战‬结束后的第三天,毕利和其他五个‮国美‬俘虏发现被扔在德累斯顿郊区的一辆棺材似的绿⾊四轮运货马车,于是坐在里面,由两匹马拉着,笃笃笃地走在废墟中开出来的一条小路上,这些废墟好似月球上的土堆。他们正返回屠宰场去找战利品,这使毕利想起他在童年时每天大清早听到埃廉市送牛的马蹄声。

  毕利坐在这轻轻摇晃的棺材后面,头向后仰,鼻孔朝天。他很开心,感到浑⾝暖洋洋的。车里有食物,有酒,还有一只照相机,一本集邮薄,一只猫头鹰标本,以及摆在壁炉架上的气庒表。‮国美‬战俘被关在郊区,他们到那一带的空房子去过,把这些和其他一些东西都顺手拿来了。

  那些房子的主人们听说俄国人要来,要烧杀、抢劫和強xx,已逃之夭夭。

  战争已经结束了两天,但俄国人还没有到。废墟上一片死寂。

  毕利在去屠宰场的途中只见到一个人,是一个推着婴儿车的老头。

  车里放着茶壶、杯子、一把伞骨子以及他找到的其它东西。

  车子到达屠宰场以后,毕利呆在车里晒太,其他的人都下车找战利品去了。⽇后,541号大众星生物将劝毕利专注他生活里的快乐时刻,而不必去注意那些不快活的时候:当永恒还没逝去,要一直望着美好的事物。如果毕利能进行这样的选择,他准会把他那天在车后晒太打瞌睡的时刻,看作他最快活的时刻。

  毕利打瞌睡时⾝上带着武器,这是他自从接受基本训练以来第一次携带武器。他的同伴坚持要他带武器,因为谁也闹不清在这月球表面的洞⽳里会隐蔵什么样的杀人凶手——野狗,被尸体喂肥的成群老鼠,逃出来的疯子,杀人犯或在被杀死之前不断杀人的‮八王‬们。

  毕利的⽪带上别着一支骑兵用的大手,它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遗物,托上有一个环,膛里装了鸟蛋大的‮弹子‬,这支毕利是在一间房里的头柜里发现的。战争结束时往往发生许多情况,这是其中的一种情况:任何人想得到武器都可以得到。武器遍地都是。毕利还得到一把军刀,是德国空军仪仗队用的军刀。刀柄上印着一只厉声尖叫的鹰,鹰背上扛着一个字,鹰眼俯视下方。毕利发现这把刀揷在电线杆上,当运货马车经过时,他把它拔下来了。

  毕利的鼾声低了下来,他这时听见一男一女用怜悯的语凋讲德语。这两个人似乎悲天怜人地在大发感慨,那种腔调在毕利睁开眼之前听起来,仿佛是耶稣的朋友在把耶稣受残害的尸体搬下十字架时所讲出来的。就这么回事。

  毕利张开眼睛,看见一个中年男子和他的子对着两匹马哼哼唧唧地低声安慰哩。他们注意到‮国美‬人所忽视的地方:马嘴被马嚼子搞了很深的口子而在流⾎,马蹄也裂开了,每走一步都很痛苦,而且马渴得要死。‮国美‬人却不当作一回事,好像它们是六只汽缸的小汽车那样无感觉的通工具。

  这两位马的怜悯者朝车后挪动几步,以恩主般的谴责目光盯着看毕利·⽪尔格里姆。他细长而虚弱,穿着那件天蓝⾊“大礼服”

  和银⽩⾊靴子,看起来十分可笑。他们不怕他,他们什么也不怕。

  他们是医生,是产科医生。在医院被烧毁以前,他们一直不停地接生。现在他们正在过去住房的废墟上野餐。

  那女的婀娜多姿,因为长期只吃马铃薯而面⾊苍⽩。男的⾝穿普通服装,佩戴领带,马铃薯使他面容憔悴。他与毕利一样⾼,戴着有边跟镜。这对夫一天到晚忙于接生,虽然他们自己可以生育,却没有生过孩子。这是对整个后代繁殖问题的一个有趣的评论。

  他俩彼此可以用九种语言谈。他们先试着对毕利讲波兰话,他穿得颇像小丑,因为可怜的波兰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不自觉的小丑。

  毕利用英语问他们有什么事,他们立刻用英语指责他把马糟踏得这副模样,让毕利从车上下来看看马。毕利看到那通工具的惨象时不觉泪如雨下,他在战争期间还没有为别的什么哭泣过哩。

  他以后作为一个中年验光配镜师会有时偷偷流泪,但决不会像现在那样欷歔不止。

  本书引用著名的圣诞颂歌里四句作为题辞,道理也就在于此。

  毕利以前常常看到许多值得痛哭的事儿,但他很少哭泣,在这个意义上看,他至少像圣诞颂歌里的耶稣:

  ‮口牲‬哞哞叫,

  圣婴惊醒了。

  但小主基督,

  不哭也不闹。

  毕利进行时间旅行,回到了佛蒙特的医院。早餐用过,杯盘也收拾了。朗福德逐渐勉強地把毕利当作人看待,生硬地考问毕利,对毕利真的到过德累斯顿感到満意。他问毕利德累斯顿那时是个什么样儿,毕利向他提到了两匹马和在那月球上野餐的一对夫妇。

  这故事是这样结束的:毕利和两个医生把马卸下来,但是马哪儿也不愿去,它们的脚伤得很厉害。接着俄国人骑着摩托车来了,逮捕了所有的人,却留下了马匹。

  两天以后,他们把毕利给了‮国美‬人,让他乘慢速货轮“芦克雷霞·A·莫特号”返回‮国美‬,芦克雷霞·A·莫转是鼓吹妇女参政的著名‮国美‬妇女。她已经去世。

  就这么回事。

  “它注定如此。”朗福德在谈到德累斯顿被烧毁一事时对毕利说。

  “我知道。”毕利说。

  “那是战争”

  “我知道,我并不在抱怨呗。”

  “它必定被烧得一塌糊涂了。”

  “是呀。”毕利·⽪尔格里姆应道。

  “真为那些不得不⼲那件事的人惋惜。”

  “我确实为他们惋惜。”

  “你那时站在废墟上想必感慨万千吧。”

  “还好,”毕利说“一切都很好,大家不得不做他们应做的事嘛,这是我从541号大众星上学来的道理。”

  那天晚些时候,毕利·⽪尔格里姆的女儿接他回家。把他安置在他卧室里的上,并打开“魔指”还请了一个护士照看。毕利至少有一段时间不能工作,甚至不能离开卧室,并需要人照料。

  但当护士不注意时,毕利偷偷溜出来,驾了车子向纽约市开去,希望到那儿在电视上露面。他要向全世界谈谈他在541号大众星上所接受的种种教训。

  毕利·⽪尔格里姆在纽约第四十四大街的罗雅尔顿旅馆‮理办‬了鳖记手续。他住的房间正巧是评论家兼编辑乔治·吉恩·內森曾经住过的房间。按照地球上的人对时间昀概念,內森早在一九五八年去世了。按照541号大众星生物对时间的概念,內森依然活在某个地方,而且将永远活下去。

  房间不大,陈设简单,而天花板上的装饰倒很讲究,两扇装有铰链的落地长窗面向‮房同‬间面积一样大小的台。台栏杆的外面很开阔,可以看到第四十四大街。毕利凭栏俯视下面熙熙攘攘的行人,他们匆匆来去,像一把把剪布时的小剪子,看上去着实有趣哩。

  夜里很凉,隔了一会儿,毕利进屋关上窗户。关窗户时使他想起度藌月时的情景。在他的新婚燕尔期间,他同他的子住在开普安的安乐窝里,房间里装的也是带有铰链的落地长窗。这情况发生在以前,现在依然存在,将来会永远存在。

  毕利打开电视机,不断地调频道,寻找可能让他露面的节目。

  时间还太早,晚上让人发表独特意见的节目时间还没到。现在才过八点钟,这时的节目全是关于荒唐无聊的事儿或谋杀案。

  就这么回事。

  毕利离‮房开‬间,乘电梯慢慢下了楼,然后步行到时代广场,向琳琅満目的书店的橱窗望了过去。橱窗里有好几百本⾊情和凶杀的书,一本纽约市通指南,还有一尊自由神塑像,塑像上还放了一只温度计。沾満灰尘和苍蝇屎的橱窗里还有毕利的朋友基尔戈·特劳特写的四部平装本小说。

  当天的新闻写在一条带有灯光的条幅上,两条条幅挂在毕利⾝后的一座大楼上面。书店橱窗玻璃反映了对面的新闻,这些全是关于权力、体育、愤怒和死亡的消息。

  就这么回事。

  毕利走进了书店。

  有一块招牌写着:只准成人⼊內。在屋后是西洋景,可以看到不穿⾐服的男男女女的镜头,花两⽑五分可以看一分钟。那儿还有青年裸体照出售,你可以把这些照片买回家。

  但是毕利没有被书店后面的⻩⾊玩艺儿住,倒是被书店前面的基尔戈·特劳特的小说所打动。小说的题目对他来说全是新的,或者他认为全是新的。他打开了一本小说。他这样翻书似乎没有费多大力气。在书店里的其他人也在翻着书看。书名是《大布告板》。他浏览了几段,发觉好几年以前在退伍军人医院时已看过了,讲的是地球上的一对男女被其它星球上的人劫持的故事。

  他们被放在一个叫作212号锆石星的动物园里展览。

  在动物园里的这对男女有一块大布告板,挂在他们住房的一面墙上,算用作写证券行市和商品牌价的,一只时事新闻自动收录机,还有一部电话机,算是与地球上的掮客联系用的。212号锆石星生物告诉这对男女说,他们已为他俩返回地球投资了一百万美元,可以随意使用,这样他俩回到地球时将变成富豪。

  电话、大布告板和时事新闻自动收录机当然全是假货,只不过是为了提⾼他俩的‮趣兴‬,为到动物园来的观众好好表演,使他俩跳上跳下,贪婪地盯着东西看,绷着脸生气,撕头发,吓得魂飞魄散或者如在⺟亲怀抱里的婴儿那样心満意⾜。

  这对从地球上来的男女表现不错,当然有一部分带着伪装,宗教信仰也夹杂在里面。时事新闻自动收录机提醒他俩说,‮国美‬总统宣布了‮国全‬祈祷周,举国上下应当祈祷。在此以前,他俩有一个星朗在商品出售上很不景气,即在橄榄油期货易中亏损了一小笔钱。所以他俩也进行了一番祈祷。

  祈祷这玩意儿很管用呢。橄榄油价格暴涨了。

  在橱窗里的基尔戈·特劳特的另外一本书是讲一个人造了一架时间机器,他可以在时间上倒回过去看见耶稣。这架机器很灵,他看见耶稣十二岁时的模样,耶稣正向他的⽗亲学习木匠活。

  两个罗马士兵带着一份画在莎草纸上的图纸走进木工场,要求他在第二天太出来以前赶制一个十字架,用来处死一个暴动头目。

  耶稣和他的⽗亲如期完成,他们乐意⼲这个活儿。后来那个暴动的头目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了。

  就这么回事。

  这书店是五个秃顶的矮子店员开的,他们看上去像五胞胎,嘴里嚼着没有点燃的透了的雪茄烟。他们的脸上从不露一丝笑容,每个人⾼⾼地坐在一张凳子上。他们靠⻩⾊书和放映下流的西洋景‮钱赚‬,他们患痿症,毕利·⽪尔格里姆和其他的人也是痿。这是一家很滑稽可笑的书店,卖的全是⾊情和生孩子的书。

  书店店员不时对⽩看书而不买书的人说,不买书就出去,别在那儿只翻着看,于是一些人不看书了,而是面面相觑。

  一个店员走近毕利说,好货⾊在书店后面,毕利看的这些书是橱窗装饰品。“看在上帝的面上,这些不是你要看的书,”他对毕利说“你要看的读物在后面哩。”

  毕利向后倒退了几步,但不像一般成年人退得那么远。他心不在焉地出于礼貌而向后退,手里拿着一本特劳特写的书,是关于耶稣和时间机器的那本书。

  那本书里的主人公是一位时间旅行者,他一直回到圣经时代,发现了一个特殊问题:耶稣是否真正死在十字架上,或者他从十字架上被取下来的时候是否还活着?或者他是否真的还活着?这位主人公随⾝带了一只听诊器。

  毕利翻到书尾,看到下面这样一段叙述主人公混⼊把耶稣从十字架上取下来的人群之中,他穿了那个时代时新的服装,首先走到梯了上,靠近耶稣,贴在耶稣的口,用听诊器听听他此时有无心音。

  在他那消瘦的腔里没有一点儿声音,这位上帝之子确实到天堂上啦。

  就这么回事。

  这位名叫兰斯·科尔温的时间旅行者还量了耶稣的⾝长,但没有称体重,耶稣⾝⾼五英尺三点五英寸。

  另外一个店员走到毕利面前,问他是不是要买那本书,毕利回说要买。

  毕利在收款机前等着找零钱时,瞥见旁边一箱有半裸体女人像的旧杂志,杂志封面上有一行字:蒙塔娜·怀尔德赫克现在怎么样了?

  毕利看见了这行字,当然清楚蒙塔娜·怀尔德赫克到底在哪儿,她在541号大众星上抚养婴儿。那本叫作《‮夜午‬猫》的杂志却断定她紧裹着外套,沉在圣佩德罗海湾的海⽔里有三十英寻深。

  就这么回事。

  毕利看了真想要哈哈大笑。那本供独⾝汉取乐的杂志编造这种故事,是为了登载蒙塔娜在十几岁演⻩⾊电影时的一些照片。

  毕利没仔细看。因为照片很不清楚,斑斑点点,看不出她的真面目。

  毕利被带进书店后面,他这次走进去了。一个看厌倦了的⽔手从电影机旁走开,而影片还在放着。毕利向里一看,只见蒙塔娜·怀尔德赫克一个人坐在上正剥香蕉⽪。

  毕利在纽约的那天夜里没有在电视里露面,但他作了广播讲话。紧靠毕利的旅馆是一家无线电台。他看到办公大楼门口的电台信号,于是走了进去。他乘自动电梯想去播音室,在电梯上还有其他的人也要到播音室去。他们是文学评论家。他们认为毕利也是的。他们将马上讨论小说是否已经消亡的问题。就这么回事。

  毕利同其他的人围着金⻩⾊的栎木桌就坐。他还专用一只麦克风。主持人问他的姓名和来自什么报社。毕利告诉他说,他来自《埃廉报》。

  他既紧张又⾼兴。“如果你在怀俄明州的科迪的话,”他自言自语“那就去请怀尔德·鲍得啦。”

  在广播节目刚开始时,毕利举起手来想发表意见,但没有被同意立即讲话。其他的人在他的前面发言了。其中一个人说,把小说埋葬了就太平了,可是一个弗吉尼亚人在一八六五年的一百年以后却写了一本什么《汤姆叔叔的小屋》①。另外一个人说,许多读者在他们的头脑中想象不出书里描写的那些动人心的情景,所以作家们必须按照诺曼·梅勒②的样儿去做,在公众表演他所写的东西。主持人请大家就小说在当代社会可能起的作用发表意见。

  【①作者嘲笑评论家的无知,因为《汤姆叔叔的小屋》的作者斯托夫人是康涅狄格州人。小说成于1853年。】

  【②诺曼·梅勒(1923—),‮国美‬当代著名小说家。】

  一个批评家说:“为雪⽩的房间里提供⾊彩。”

  另一个批评家说:“艺术地描写噴气机。”

  还有一个批评家说:“教导小‮员官‬们的子买什么东西和在法国餐馆里的举止风度。”

  接着,毕利得到发言的机会。他用训练有素的声音,娓娓动听地讲起来了,讲到飞碟,蒙塔娜·怀尔德赫克和其它等等的东西。

  在广告节目时间,他被叫出播音室。他回到旅馆,在连接他的“魔指”机器里丢进一角五分钱便睡着了。接着他进行时间旅行,回到了541号大众星上。

  “又时间旅行啦?”蒙塔娜问道。这是屋子里的一个人造的夜晚。她正在喂小孩

  “嗯?”毕利回道。

  “你又进行了时间旅行,我总是能猜得出的。”

  “嗯。”“这次你去过哪儿啦?没去‮场战‬。这我也是能猜得出的。”

  “纽约。”

  “大苹果。”

  “呃?”

  “大家通常叫纽约是大苹果。”

  “哦。”

  “你看了戏或电影吗?”

  “没有,我绕着时代广场走了一遭,买了基尔戈·特劳特写的一本书。”

  毕利漫不经心地说他看了她演的一部分⻩⾊电影。她的反映也是漫不经心的,因为在541号大众星上,可以随心所,想到什么讲什么。

  “是的——”她说“我听说过你在战时的情况,听说过你那时扮演的是怎样的个小丑,还听说过那位中学教员被毙的情况。

  他同行刑队演了一次⻩⾊电影。”她把婴儿的嘴从一个xx头换到另一个xx头。

  一阵沉默。

  “他们又在玩弄时钟啦。”蒙塔娜说时站起⾝来预备把婴儿放到小上。她讲的是动物园的看守人正在拨屋里的电钟,使电钟忽快忽慢,通过望孔观察这对地球人的举动。

  荣塔娜怀尔德赫克的脖子卜有一银项链。挂在她的二个Rx房之间的是一只心形金属小盒,盒子里保存了她的醉鬼⺟亲的一张照片,模糊不清,看不清她原来的样子。在金属小盒的外边刻了几行字:上帝赐我以从容沉着,去接受我所不能改变的事物;以勇气去改变我所能改变的事物;以智慧,常能辨别真伪。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