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也是一种现实
人同时生活在外部世界和內心世界中。內心世界也是一个实真的世界。或者,反过来说也一样:外部世界也是一个虚幻的世界。
对于不同的人,世界呈现不同的面貌。在精神贫乏者眼里,世界也是贫乏的。世界的丰富的美是依每个人心灵丰富的程度而开放的。
对于音盲来说,贝多芬等于不存在。对于画盲来说,毕加索等于不存在。对于只读流行小报的人来说,从荷马到海明威的整个文学宝库等于不存在。对于终年在名利场上奔忙的人来说,大自然的美等于不存在。
想一想,一生中有多少时候,我们把自己放逐在世界的丰富的美之外了?
一个经常在阅读和沉思中与古今哲人文豪倾心谈的人,与一个只读明星逸闻和凶杀故事的人,他们生活在多么不同的世界上!
那么,你们还要说对崇⾼精神生活的追求是无用的吗?
对于一颗善于感受和思考的灵魂来说,世上并无完全没有意义的生活,任何一种经历都可以转化为內在的财富。而且,这是最可靠的财富,因为正如一位诗人所说:“你所经历的,世间没有力量能从你那里夺走。”
在某种意义上,美、艺术都是梦。但是,梦并不虚幻,它对人心的作用和它在人生中的价值完全是实真的。弗洛伊德早已阐明,倘没有梦的疗慰,人人都非患神经官能症不可。不妨设想一下,倘若彻底排除掉梦、想像、幻觉的因素,世界不再有⾊彩和音响,人心不再有憧憬和战栗,生命还有什么意义?在人生画面上,梦幻也是实真的一笔。
在这个时代,能够沉醉于自己的心灵空间的人是越来越少了。那么,好梦联翩就是福,何必成真。
两种人爱做梦:太有能者和太无能者。他们都与现实不合,前者超出,后者不及。但两者的界限是不易分清的,在成功之前,前者常常被误认为后者。
可以确定的是,不做梦的人必定平庸。
耽于梦想也许是一种逃避,但梦想本⾝却常常是创造的动力。凡·⾼这样解释他的创作冲动:“我一看到空⽩的画布呆望着我,就迫不及待地要把內容投掷上去。”在每一个创造者眼中,生活本⾝也是这样一张空⽩的画布,等待着他去赋予內容。相反,谁眼中的世界如果是一座琳琅満目的陈列馆,摆満了现成的画作,这个人肯定不会再有创造的冲动,他至多只能做一个鉴赏家。
人生如梦,爱情是梦中之梦。诸⾊皆空,⾊乃空中之空。可是,若无爱梦萦绕,人生岂不更是⾚裸裸的空无;离了暮雨朝云,巫山纵然万古长存,也只是一堆死石头罢了。
两种人爱做梦:弱者和智者。弱者梦想现实中有但他无力得到的东西,他以之慰抚生存的失败。智者梦想现实中没有也不可能有的东西,他以之解说生存的意义。
国中多弱者的梦,少智者的梦。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