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小说网
首页 > 经典 > 德川家康8·枭雄归尘 > 第十章 兵围高野山

第十章 兵围高野山

目录

  押送丰臣秀次一行,经过奈良到达⾼野山青严寺时,已是文禄四年七月初十傍晚时分。时值盛夏,如烟细雨笼住了山岭,亦遮住了人们的视线。

  此前和太阁并肩登山时,秀次还是风光无限的关⽩。当时,前来接的僧侣挤満了青严寺大殿。可这一次却连木食上人都借故不,取而代之的是寺院周围数不清的士卒。秀次脑中一片空⽩,只是呆呆坐在轿中,漠然地从士卒之间穿过。

  “大人,到了。”轿帘被撩开,面容憔悴不堪的不破伴作禀道。秀次却一动不动。

  “大人,已经到了。”伴作抓住秀次的手,又说了一遍。秀次的发髻在奈良就已经被剪掉,剩下的半截短发刚及⾐领。虽说今年他才二十八岁,看去却甚为衰老。

  “啊…到了?”秀次钻出轿子,方从口中挤出几个字,随领路的老僧走了。走过悉的偏殿时,秀次也没停下脚步,单是沿走廊继续向里去。右手边的偏殿十分开阔,秀次曾在此宿过一晚上。可是现在,连这座殿周围也稀稀落落站着些士兵。走进殿中,秀次忽对老僧道:“岗哨是什么人?”

  “回大人,是福岛左卫门大夫手下。”

  “哦,正则的手下?”秀次呆呆坐下“拿酒来!”

  “请大人原谅。此处乃是圣地,请大人忍耐些。”伴作答道。

  “拿酒来!”秀次愤怒地对老僧吼道。

  “酒是设有,回头就给大人上茶…”说完,老僧慌忙退了下去,旋捧了一个黑⾊的大茶碗回来,里面盛的当然是酒。

  秀次如饥似渴,一口气喝完,把茶碗摔给老僧“再拿一碗。”第二碗酒穿肠过肚之后,秀次脸上才现出一丝生气。“伴作、主殿、三十郞、淡路、隆西堂…来的只有这些人吗?”

  “是。”

  “好,都是自己人。山里的雨声真是不同啊。”

  “小人对不起大人,我…我…都是我捕风捉影,胡建议,才让大人落⼊圈套。”忽然,伴作失声痛哭。

  “算了算了,不要说了。”秀次轻轻摇‮头摇‬。

  “可是,若太阁大人下黑手…”

  “住口!”

  “是。”

  “不要说傻话了。秀次已经想好…这是前世的报应。”

  人们顿时闭了口,殿里立刻安静下来,大家不约而同倾听起呜咽的雨声。或许是雨愈来愈大,抑或是山⾕深远,雨声把无边的寂寞带进了每个人的心底。真是今非昔比,此前在山中时,秀次的寝殿曾被称作“柳间”太阁就寝的殿舍也是无比豪华。每座殿堂里都响着小鼓,飘快的笑声。太阁还从自己的十篇新作中挑出一首和歌,盖上金印赐给秀次,并举行了盛况空前的能剧表演。可今⽇,在“废黜秀次”的呼声中,眼前只有冷冷清清的雨。秀次当然明⽩,他将在祖⺟灵前反省自己的过错,缅怀秀吉的情义。

  时至今⽇,秀次依然弄不清秀吉的‮实真‬意图。深谋远虑的秀吉,怎会把供奉⺟亲的寺院作为亲外甥的棺材,真是难以想象。秀吉起初并不想这样,究竟是何让他改变初衷,是三成等人的谗言,还是秀次的所为?事到如今,一切都已成空。秀次被強行剪去发髻,幽噤于此,如何申辩恐也无济于事。若他不光明磊落地切腹,洗掉谋反罪名,不仅有辱名声,也会变成太阁的聇辱。

  “大人。”年龄稍长的隆西堂再也无法忍受,道“请大人把木食上人传来,让他去向太阁禀明您的心意如何?”

  秀次瞥了隆西堂一眼,仍然不发一言。如木食上人有意斡旋,早就主动前来了,可他却连面都不露,可见,上人早已看透,任何努力都无济于事了。若说一些无用的话,只能加深太阁的怀疑,秀次除了主动提出切腹自尽,别无他法。

  “大人以为如何?上人应比我们更明⽩太阁大人的心思。”秀次仍然不答。

  不久,简单的斋饭端了上来。秀次举筷食时,木食上人出现在面前。

  ⾼野山法务木食应其不但是真言宗中兴⾼僧,还是一位远近闻名的豪杰。他原本武士出⾝,曾侍奉过越智阿波守,以勇武闻名遐迩。主家败亡之后,他便逃至⾼野山潜心修行。十三年后,秀吉攻打⾼野山。⾼野山僧人慌作一团,只有他主动出面斡旋,方使⾼野免于兵祸。在取得全山僧人信赖的同时,他也得到秀吉青睐,后在此建青严寺供奉大政所之灵。因此,他当比秀次还要了解內情。

  “能再次在柳间殿来大人,不可不谓奇缘。”⾝体⼲瘦的上人淡淡施了一礼,道“敝寺虽无美味供大人享用,但还请大人静心留在此处。”

  秀次没回答,他似已明⽩秀吉意何为。木食过于平淡的寒暄告诉了他一切。上人并未立刻离去,而是等着秀次把饭用完。秀次让一旁的老僧在碗里倒上⽔,一口气喝完,方才道:“真是美味啊。恐怕一辈子都吃不到如此美味了。”

  “大人吃得这么香甜,贫僧也就放心了。”

  “恐怕要给大师添⿇烦了。我已下了决心。”

  上人嘴边浮出一丝微笑“若贫僧能帮得上什么忙,请大人只管吩咐。”看来,他已看出秀次想自尽。

  这和尚却也是不易!秀次苦笑了:“上人,我有一个请求。”

  “大人请讲。”

  “我到此之前,早当自尽才是。”

  “人生总有不如意之事。”

  “秀次错在不知自律。对自己严厉些,对别人就会宽容…我最缺少的,便是恕人之心。”

  “大人所言极是。您巳经渡过难关,顿悟了。”

  “我对不起大政所,被人嘲为太阁的聇辱…太阁被嘲笑,便是大政所的聇辱。大家都蒙了羞,我却毫无察觉,而是拼命把舅⽗的聇辱公之于众。外祖⺟…她必万分悲伤。”热泪从秀次眼中簌簌滚落下来。

  木食上人默默待在一旁。从聚乐第到伏见,再从伏见到⾼野山,对于关⽩秀次,这短短的旅程,竟是他省悟之旅,甚至远胜他二十八年的苦恼人生。律己恕人,多么重大的发现,对人宽容,便畅通无阻;反之,人生就会陷⼊无尽的黑暗。

  “我佛宗旨便是如此。对自己严格要求,对他人宽宏大量…只有这样,人生才会丰富多彩;不懂得这些,生活便贫乏寡淡。如今,大人的人生即将变得丰富。”

  “上人,我想在这里向大政所谢罪。”

  “贫僧以为,此乃善事。”

  “以前都是我的不是。本该扪心自问,却一味责难太阁,现在终于得到报应。我如背负谋反罪名而死,会给太阁带去难以抹灭的污点。我不想等太阁命令,已决心切腹自尽了。”

  “大人要自尽?”

  “我想拜托大师,把我临终前的情形原原本本转告太阁。”

  “贫僧定…”

  “我太愚钝了。人要重修行,我却毫不在意,结果只能在无边黑暗中挣扎…可我从未想过背叛太阁,也没有任何大逆不道之念。我只是被宠坏了,幼稚、我行我素。我已认识到了,故决定自尽,以告慰大政所在天之灵…希望大师能明明⽩⽩转告太阁。”

  上人微笑道:“大人的心情,贫僧甚是明⽩。”

  “请大师一定转告:秀次绝无谋反之意…”

  “大人既下了决心,贫僧理当照办。但自尽一事,大人能否暂缓?”

  “大师的意思…”

  “贫僧想在大人生前,就把您的意思转达给太阁大人。”

  秀次一怔,打量了一眼上人——上人似还想调解?秀次轻轻摇了‮头摇‬“大师情义我心领了。秀次不想再那么愚钝。跟太阁解释的事,能否请大师在我自尽后再去?”

  “大人好不容易悟透人生,怎能说出这种话来?”上人加重了语气“还请大人三思,先静候一些时⽇…众位以为如何?”

  听了这话,座中人不噤面面相觑,他们其实对秀次的心一清二楚。上人又向秀次低头道:“大人至少该让随行的众位大人明⽩是怎回事…”

  最终,秀次把自尽后事完全托付给了木食上人。究竟会如何与秀吉涉,上人未明言,可似十分自信。

  上人退下后,又送来些酒,人们边喝酒边闲谈,都尽量避开命运之类的话题,睡下时,已过了亥时。

  雨一直在下。秀次辗转反侧,反复玩味木食的话。上人无非是想救人命于危难,以为太阁还是会法外开恩。

  一个已经死心的人,突然看见一丝生的光明,反而会更加慌。今夜的秀次也是如此。他好不容易睡着,竟在梦中看到了祖⺟大政所,她和木食应其一起来到了柳间。“我来接你了,赶快收拾收拾准备回京城吧。”她对秀次的事仿佛一无所知,面带微笑说道“⾝为关⽩,就该有随从。你看,寺外全是前来接你的家臣…你是坐轿还是骑马?”

  “秀次还年轻,想骑马。”

  “那就骑马吧。快把备好的马牵过来,上路吧。”

  不知为何,秀次眼泪吧嗒吧嗒掉个不休。祖孙之间,永远没有权术和谋,也没有明争暗斗,有的只是亲人之间无限的关爱和体贴…秀次的泪⽔怎么也流不尽。

  “你看,马来了。家臣们都在⾼兴地等你回去呢。赶快到院子里去吧。”

  祖⺟这么一说,秀次甚至清晰地听到充溢整个小田原⾕的人马喧闹声…

  秀次一觉醒来,发现窗纸泛⽩,雨也停了,枕上漉漉一片。令他惊讶的是,梦中的人马竟然真的挤満了寺院周围。

  “唉!”秀次猛跳起来。一定是重臣们带领军兵杀到圣地来了“来人,打开窗户!”

  “是。”早已起的不破伴作弓着,从外间一路小跑进来,悲痛地施了一礼,忙去开窗。啂⽩⾊的晨光倾泻而人,外边的呐喊声传了进来。若在这里发生,就太对不起祖⺟了。秀次抄起刀就奔走廓而去,他以为重臣们已开始放火烧山,然而,事实正好相反,最先映⼊眼帘的旗幡,既非他自己的,也不是重臣们的。“怎么回事?怎是福岛正则的马印?”

  秀次飞一般从走廊折回屋內“伴作,他们难道是来诛杀我的?”

  “恐怕是…”

  “唔。”秀次目龇裂,梦中祖⺟的声音还在耳畔回响:“⾝为关⽩,就该有随从…”这个梦多么具有讽刺意味:既要杀他,几个人就够了,可眼前居然有这么多送自己去⻩泉的兵马!

  “伴作,快去叫上人。”

  “是。”伴作急匆匆直奔方丈室而去,随从们都静‮坐静‬在一边,盯着秀次,一动不动。秀次愤怒至极,年轻气盛的他只觉得眼冒金星,口中发⼲,全⾝都在打哆嗦。

  不久,伴作回来,只是跟他回来的乃是一个老僧,而非木食。秀次握着刀的手抖个不停。

  “请大人冷静。上人正在和军队涉…”老僧施礼道。

  “正在涉?”

  “是。上人与太阁大人有约定,不许大军人山…”

  “长老,正则带了多少人马?”

  “贫僧略有耳闻。不只是左卫门大夫,还有福原左马助和池田伊予守的人马。听说三员大将从伏见出发时带了一万余骑…”

  “一万余骑?”

  “是。主将左卫门大夫尚未抵达,他们要封锁道路,还要围山。目前到达的只有三四千人…余下的人将守在山口。”

  秀次扔掉刀,大笑起来。他从未想过与舅⽗兵戈相向,而舅⽗却调集一万人马向他扑来。舅⽗的毒辣和祖⺟的慈爱形成了鲜明的对照,真是难以置信!“哈哈…太可笑了!我终于看清了太阁的真面目。为了对付我区区一人,竟派万余大军前来,真是用兵谨慎啊。哈哈哈…”秀次大笑不止。原来太阁比想象中还要卑鄙,只不过一个心狭窄的小人。

  秀次慢慢觉得不过气来,终于泪如泉涌。随从皆肃然,不知如何是好。木食上人赶来时,他刚刚止住眼泪。

  “大人,贫僧前来谢罪。”应其眯起眼正视着秀次“大人好不容易决定自尽,却被贫僧搅了,贫僧罪过。”

  “算了。”秀次出乎意料地摆摆手“上人怎么阻止得了?”

  “是。”

  “可我并不想现在就切腹。”

  “大人的意思…”

  “我要听听正则究竟说些什么。听了太阁的口谕后,我再从容自尽不迟。”

  “这个,贫僧不便揷嘴。”

  “莫要担心。秀次不惧太阁。”

  “是。”

  “太阁实在可悲,烦恼⾝,痛苦挣扎…大家说是不是?”秀次对自己的随从们说道。他眼里含着微笑。

  木食上人完全放下心来。他‮出派‬的使者已在桥本口被福原左马助手下抓获,被遣送回来。看来,太阁已无意给秀次一条生路。上人静静退了下去,特意为秀次及随行添了些酒馔。

  “关⽩本没有反抗之意。因此,请不要靠近大殿。”上人故意把士卒支开,他想让秀次安静地享受最后一次酒宴。剃净头发的秀次却未碰酒杯…

  正则抵达⾼野山,出现在秀次面前时,乃是文禄四年七月十三下午。他看到剃光头发的秀次,眼圈红了。他同情秀次,对石田三成亦甚反感。

  “上谕!”他既怕怒秀次,又不得不虚张声势喊道“尔意图谋反,实属大逆不道,故赐切腹。”说完,他把石田三成、增田长盛、长束正家三人誊写的口谕愤愤然扔下。秀次歪着光头,沉默了一会儿。

  “左卫门大夫。”秀次开口说话时,正则已把口谕卷起来,放到他面前,后退几步,⾝而立。“你认为秀次真要谋反?”

  “不知。左卫门大夫只是一个被派来的使者。”

  “稀里糊涂就被派为使者?”

  “大人有何遗言?”

  “你好生听着。”

  “是。”

  “秀次无辜,绝无谋反之意。”

  “…”“可是,太阁眼中,秀次却是一个不孝子,是有辱太阁体面的不肖之徒…”

  “…”“⾝负莫须有的罪名,秀次为自己的幼稚深感聇辱,不等使者到来,本想自尽。”

  “…”“可你们却率大军前来,甚至包围了圣地。切腹的命令不来,我是不会死的。你明⽩吗?”

  “不明⽩!”正则立即答道“世人都传言,大人意谋反。”

  “不!”秀次厉声道“我乃无辜,是有人在诽谤我,诬我秀次是谋反者。因此,若命令未下我就自尽,世人就会说我心中有愧,才畏罪切腹。太阁亦会信以为真,说不定会把我的家臣统统处死。这个理,你明⽩吗?”

  正则慌张地眨了眨眼:“的确如此。是正则糊涂。”

  “想必左卫门大夫也厌恶栽赃陷害之人吧?秀次未立刻自尽,乃是在等你到来。”

  “明⽩。”

  “所以,你要把我方才所言铭记在心,原原本本转告太阁…对于莫须有的罪名,秀次断不接受!可我还是会自尽,不是因为有罪,而是我对自己的不肖深感聇辱,为自己的不孝后悔。”

  “是。”

  “秀次的自尽不应累及家臣。家臣们无罪。你定要把我的意思禀告太阁…”

  听到这里,正则扑通跪坐下来。此刻他怕比秀次还要动。

  “是。”正则回答一声,低头号啕大哭。秀次极其平静,但并排立于⾝后的五个随从,不约而同菗泣起来。

  “后⽇,十五⽇晨,我自行了断。”秀次仿佛在说别人的事情。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