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小说网
首页 > 经典 > 铁凝短篇小说、散文随笔 > 怀念孙犁先生

怀念孙犁先生

目录

  上世纪60年代后期,因为时局的不稳定,也因为⽗⺟离家随单位去做集体的劳动改造,我作为一个无学可上的少年,寄居在‮京北‬亲戚家。⾰命正在兴起,存有旧书、旧画报的人家为了‮全安‬,尽可能将这些东西烧毁或者卖掉。我的亲戚也狠卖了一些旧书,只在某些照顾不到的地方遗漏下零星的几册,比如之间,或角落里的一张桌子腿儿底下…我的⾝⾼和灵活程度很适合同这些地方打道,不久我便发现了丢落在这些旮旯里的旧书,计有《克雷洛夫寓言》、《静静的顿河》电影连环画等等,还有一本书脊破烂、作者不详、没头没尾的厚书,在当时的我看来应属于长篇小说吧。我胡翻起这本“破书”不想却被其中的一段叙述所昅引。也没有什么特别,那只是对一个农村姑娘出场的描写。那姑娘名叫双眉,作者写她“哧哧的笑声”写她抱着一个小孩用青秫秸打枣,细长⾝子,梳理得乌黑明亮的头发披在肩上,红线⽩线紫线合织的方格子上⾐,下⾝是一条短,光脚穿着薄薄的新做的红鞋。她仰头望着树尖,脸在太地里是那么⽩,眼睛是那么流动…细看,她脸上搽着粉,两道眉⽑那么弯弯的,左边的一道却只有一半,在眼睛上面,秃秃地断了…以我当时的年龄,还看不懂这小说的时代背景是土改时期,不知道这双眉因为相貌出众,因为爱说爱笑,常遭村人的议论。昅引我的是被描绘成这样的一个姑娘本⾝。特别是她的流动的眼和突然断掉一半的弯眉,留给我既暧昧又神秘的印象,使我本能地感觉这类描写与我周围发生的那场⾰命是不一致的。正因为不一致,对我更有一种“鬼祟”的美的惑。那年我大约11岁。多年以后我才知道这本“破书”的作者是孙犁先生,双眉是他的中篇小说《村歌》里的女主人公。

  我产生要当作家的妄想是在初中阶段。我的家庭鼓励了我这妄想。⽗亲为我开列了一个很长的书目,并四处奔走想办法从已经关闭的市级图书馆借出那些噤读的书。在⽗亲喜的作家中,就有孙犁先生。为了验证我成为作家的可能,⽗亲还领我拜会了他的朋友、《小兵张嘎》的作者徐光耀老师。记得有一次徐光耀老师对我说,在‮国中‬作家里你应该读一读孙犁。我立即大言不惭地答曰:孙犁的书我都读过。徐光耀老师又问:你读过《铁木前传》吗?我说,我差不多可以背诵。那年我16岁。现在想来,以那样的年龄说出这样一番话,实在有点不知深浅。但能够说明的,是孙犁先生的作品在我心中的位置。

  时至今⽇,我想说,徐光耀是我文学的启蒙老师。他在那个鄙弃文化的时代里对我的写作可能的果断肯定和直接指导,使我敢于把写小说设计成自己的重要生活理想;而引我去探究文学的本质,去领悟小说审美层面的魅力,去琢磨语言在千锤百炼之后所呈现的润泽、力量和奇异神采的,是孙犁和他的小说。

  那时还没有“追星族”这种说法,况且把孙犁先生形容成“星”也十分滑稽。我只像许多文学青年一样,恋他的文字带给我们的所有‮悦愉‬,却没有去认识这位大作家的奢望。但是一个机会来了。1979年,我从揷队的乡村回到城市,在一家杂志做小说编辑,业余也写小说。秋天,百花文艺出版社准备为我出版第一本小说集,我被李克明、顾传菁二位编辑热情请去天津面谈出版的事。行前作家韩映山嘱我带封信给孙犁先生。这就是我的机会,而我却面露难⾊。可以说,这是我没有见过世面的本能反应;也因为,我听人说起过,孙犁的房间⾼大幽暗,人很严厉,少言寡语,连他养的鸟在笼子里都不敢叫。向我介绍孙犁的同志很注意细节的渲染,而细节是最能给人以印象的。我无法忘记这点:连孙犁的鸟都怕孙犁。韩映山看出了我的为难,指着他家镜框里孙犁的照片说:“孙犁同志…你一见面就知道了。”

  我带了信,在秋⽇的一个下午,由李克明同志陪同,终于走进了孙犁先生的“⾼墙大院”这是一座早已失却规矩和章法的大院,孙犁先生曾在文章里多次提及,并详细描述过它的衰败经过。如今各种凹凸不平的土堆、土坑在院里自由地起伏着,稍显平整的一块地,一户人家还种了一小片⻩⾖。那天⻩⾖刚刚收过,一位老人正蹲在拔了⾖秸的地里聚精会神地捡⾖子。我看到他的侧面,已猜出那是谁。看见来人,他站起来,把手里的⻩⾖亮给我们,微笑着说“别人收了⾖子,剩下几粒不要了。我捡起来,可以给花施肥。丢了怪可惜的。”

  他⾝材很⾼,面容温厚,语调洪亮,夹杂着淡淡的乡音。说话时眼睛很少朝你直视,你却时时能感觉到他的关注或说观察。他穿一⾝普通的灰⾊⾐,当他腾出手来和我握手时,我发现他戴着一副青⾊棉布套袖。接着他引我们进屋,⾼声询问我的写作、工作情况。我很快就如释重负。我相信戴套袖的作家是不会不苟言笑的,戴着套袖的作家给了我一种亲近感。这是我与孙犁先生的第一次见面。

  其后不久,我写了一篇名叫《灶火的故事》的短篇小说,篇幅却不短,大约一万五千字,自己看重,拿给省內几位老师看,不料有看过的长者好心劝我不要这样写了,说“路子”有问题。我心中偷偷地不服,又斗胆将它寄给孙犁先生,想不到他立即在《天津⽇报》的《文艺》增刊上发了出来,《小说月报》也很快作了转载。当时我只是一个刚发表几篇小说的业余作者,孙犁先生和《天津⽇报》的慷慨使我对自己的写作“路子”更加有了信心。虽然这篇小说在技术上有着诸多不成,但我一向把它看作自己对文学的深意有了一点真正理解的重要开端,也使我对孙犁先生永远心存感

  我再次见到孙犁先生是次年初冬。那天很冷,刮着大风。他刚裁出一沓沓粉连纸,和保姆准备糊窗。见我进屋,孙犁先生过来第一句话就说:“铁凝,你看我是不是很见老?我这两年老得特别快。”当时我说:“您是见老。”也许是门外的风、房间的清冷和那沓糊窗用的粉连纸加強了我这种印象,但我说完很后悔,我不该合老人去证实他的衰老感。接着我便发现,孙犁先生两只袄袖上,仍旧戴着一副⼲净的青⾊套袖,看上去人就洋溢着一种⼲练的活力,一种不愿停下手、时刻准备工作的情绪。这样的状态,是不能被称作衰老的。

  我第三次见到孙犁先生,是和几位同行一道。那天他没捡⾖粒,也没糊窗,他坐在写字台前,桌面摊开着纸和笔,大约是在写作。看见我们,他立刻停下工作,招呼客人就座。我特别注意了一下他的袖子,又看见了那副套袖。记得那天他很⾼兴,随便地和大家聊着天,并没有摘去套袖的意思。这时我才意识到,戴套袖并不是孙犁先生的临时“武装”一副棉布套袖到底联系着什么,我从来就说不清楚。联系着质朴、节俭?联系着勤劳、创造和开拓?好像都不完全。

  我没有问过孙犁先生为什么总戴着套袖,若问,可能他会用最简单的话告诉我是为了爱护⾐服。但我以为,孙犁先生珍爱的不仅仅是⾐服。为什么一位山里老人的靛蓝⾐,能引他写出《山地回忆》那样的名篇?尽管《山地回忆》里的一切和套袖并无瓜葛,但它联系着织布、买布。作家没有忘记,战争年代山里一个单纯、善良的女孩子为他过一双结实的布袜子。而作家更珍爱的,是那女孩子为制袜子所付出的真诚劳动和在这劳动中倾注的难以估价的感情,倾注的一个民族坚忍不拔、乐观向上的天。滋养作家心灵的,始终是这种感情和天。所以,当多年之后,有一次我把友人赠我的几函宣纸精印的华笺寄给孙犁先生时,会收到他这样的回信,他说:“同时收到你的来信和惠赠的华笺,我十分喜。”但又说:“我一向珍惜纸张,平⽇写稿写信,用纸亦极不讲究。每遇好纸,笔墨就要拘束,深恐把纸‮蹋糟‬了…”如果我不曾见过习惯戴套袖的孙犁先生,或许我会猜测这是一个名作家的“矫情”但是我见过了戴着套袖的孙犁,见过了他写给我的所有信件,那信纸不是《天津⽇报》那种微⻩且脆硬的稿纸就是邮局出售的明信片,信封则永远是印有红⾊“天津⽇报”字样的那种。我相信他对纸张有着和对棉布、对⾐服同样的珍惜之情。他更加珍重的是劳动的尊严与德行,是人生的质朴和美丽。

  我第四次与孙犁先生见面是去年10月16⽇。这时他已久病在,住医院多年。我知道病弱的孙犁先生肯定不希望被频频打扰,但是去医院看望他的想法又是那么固执。感谢《天津⽇报》文艺部的宋曙光同志和孙犁的女儿孙晓玲女士,他们満⾜了我的要求,细心安排,并一同陪我去了医院。病上的孙犁先生已是半昏状态,他的⾝材不再⾼大,他那双目光温厚、很少朝你直视的眼睛也几近失明。但是当我握住他微凉的瘦弱的手,孙晓玲告诉他“铁凝看您来了”孙犁先生竟很快做出了反应。他紧握住我的手⾼声说:“你好吧?我们很久没有见面了!”他那洪亮的声音与他的病体形成的‮大巨‬反差,让在场的人十分惊异。我想眼前这位老人是要倾尽心力才能发出这么洪亮的声音的,这真挚的问候让我这个晚辈又难过,又觉得担待不起。在四五分钟的时间里,我也大声说了一些问候的话,孙犁先生的嘴一直嚅动着,却没有人能知道他在说什么。在他⾝上,盖有一蓝底儿小红花的薄棉被,这不是医院的寝具,一定是家人为他制的吧,真的棉布里絮着真的棉花。仿佛孙犁先生仍然亲近着人间的烟火,也使呆板的病房变得温暖。

  这是我最后一次见到孙犁先生。

  “我们很久没有见面了!”直至今年7月10⽇孙犁先生逝世,我经常想起孙犁先生在病上⾼声对我说的话。

  我想,我已经很久没读孙犁先生的小说了,当今‮国中‬文坛很久以来也少有人神闲气定地读孙犁了。舂天的时候,我因为写作关于《铁木前传》揷图的文章,重读了《铁木前传》。我依然深深地受着感动。原来这部诗样的小说,它所抵达的人深度是那么刻骨;它的既节制、又酣畅的叙述所成就的气质温婉而又凛然;它那清新而又讲究的语言,以其所呈现的素朴大美使人不愿错过每一个字。当我们回顾《铁木前传》的写作年代,不能不说它的诞生是那个时代的文学奇迹;而今天它再次带给我们的陌生的惊异和真正现实主义的浑厚魅力,更加凸现出孙犁先生这样一个‮国中‬文坛的独特存在。《铁木前传》的出版距今45年了,在45年之后,我认为当代‮国中‬文坛是少有中篇小说能够与之匹敌的。孙犁先生对当代文学语言的不凡贡献,他那⾼尚、清明的文学品貌对几辈作家的直接影响,从未经过“炒作”却定会长久不衰地渗透在我的文‮生学‬活中。

  以我仅仅同孙犁先生见过四面的微薄感受,要理解这位大家是困难的。他一直淡泊名利,自寻寂寞,深居简出,耝茶淡饭,或者还给人以孤傲的印象。但在我的感觉里,或许他的孤傲与谦逊是并存的,如同他文章的清新秀丽与突然的冷峻睿智并存。倘若我们读过他为《孙犁文集》所写的前言,便会真切地知道他对自己有着多少不満。因此我更愿意揣测,在他“孤傲”的背后始终埋蔵着一个大家真正的谦逊。没有这份谦逊,他又怎能甘用一生的时间来苛刻地磨砺他所有的篇章呢。1981年孙犁先生赠我手书“秦少游论文”一帧:

  采道德之理述命之情发天人之奥明死生之变此论理之文如列御寇庄周之作是也别黑⽩要其归宿决其嫌疑此论事之文如苏秦之所作是也考同异次旧闻不虚美不隐恶人以为实录此叙事之文如司马迁班固之所作是也

  我想,这是孙犁先生欣赏的古人古文,是他坚守的为文为人的准则,他亦坦言他受着这些遗产的涵养。前不久我曾经有集中的时间阅读了一些画家和他们的作品,我看到在艺术发展史上从来就没有自天而降的才子或才女。当我们认真凝视那些好画家的历史,就会发现无一人逃脫过前人的影响。好画家的出众不在于轻蔑前人,而在于响亮继承之后适时的果断放弃。这是辛酸的,但是有乐;这是“绝情”的,却孕育着‮生新‬。文章之道难道不也如此吗。孙犁先生对前人的借鉴沉着而又长久,他却在同时“孤傲”地发掘出独属于自己的文学表达。他于平淡之中迸发的人生情,他于精微之中昭示的文章骨气,尽在其中了。大师就是这样诞生的吧。在前人留给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和丰富的文学遗产面前,我再次感到自己的单薄渺小,也再一次对某些文化艺术界的“狂人”那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莫名其妙的自大生出确凿的怀疑。

  在我为之工作的河北省作家协会,有一座河北文学馆,馆內一张孙犁先生青年时代的照片使很多人过目不忘。那是一张他在抗战时期与战友们的合影,一群人散坐在冀中的山地上,孙犁是靠边且偏后的位置。他头戴一顶山民的毡帽,目光敏感而又温和,他热情却是腼腆地微笑着。对于今天的我们,对于只同他见过四面的我,这是一个遥远的孙犁先生。然而不知为什么,我越来越相信病上那位盖着碎花棉被的枯瘦老人确已离我们远去,切近‮实真‬,就在眼前的,是这位头戴毡帽、有着腼腆神情的青年和他那些永远也不会颓败的篇章。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