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小说网
首页 > 经典 > 彷徨 > 孤独者

孤独者

目录

  

  我和魏连殳相识一场,回想起来倒也别致,竟是以送殓始,以送殓终。

  那时我在S城,就时时听到人们提起他的名字,都说他很有些古怪:所学的是动物学,却到中学堂去做历史教员;对人总是爱理不理的,却常喜欢管别人的闲事;常说家庭应该破坏,一领薪水却一定立即寄给他的祖⺟,一曰也不拖延。此外还有许多零碎的话柄;总之,在S城里也算是一个给人当作谈助的人。有一年的秋天,我在寒石山的一个亲戚家里闲住;他们就姓魏,是连殳的本家。但他们却更不明白他,仿佛将他当作一个外国人看待,说是“同我们都异样的”

  这也不足为奇,‮国中‬的兴学虽说已经二十年了,寒石山却连小学也没有。全山村中,只有连殳是出外游学的‮生学‬,所以从村人看来,他确是一个异类;但也很妒羡,说他挣得许多钱。

  到秋末,山村中痢疾流行了;我也自危,就想回到城中去。那时听说连殳的祖⺟就染了病,因为是老年,所以很沉重;山中又没有一个医生。所谓他的家属者,其实就只有一个这祖⺟,雇一名女工简单地过活;他幼小失了父⺟,就由这祖⺟抚养成人的。听说她先前也曾经吃过许多苦,现在可是安乐了。但因为他没有家小,家中究竟非常寂寞,这大概也就是大家所谓异样之一端罢。

  寒石山离城是旱道一百里,水道七十里,专使人叫连殳去,往返至少就得四天。山村僻陋,这些事便算大家都要打听的大新闻,第二天便轰传她病势已经极重,专差也出发了;可是到四更天竟咽了气,最后的话,是:“为什么不肯给我会一会连殳的呢?…”

  族长,近房,他的祖⺟的⺟家的亲丁,闲人,聚集了一屋子,豫计连殳的到来,应该已是入殓的时候了。寿材寿衣早已做成,都无须筹画;他们的第一大问题是在怎样对付这“承重孙”〔2〕,因为逆料他关于一切丧葬仪式,是一定要改变新花样的。聚议之后,大概商定了三大条件,要他必行。一是穿白,二是跪拜,三是请和尚道士做法事〔3〕。总而言之:是全都照旧。

  他们既经议妥,便约定在连殳到家的那一天,一同聚在厅前,排成阵势,互相策应,并力作一回极严厉的谈判。村人们都咽着唾沫,新奇地听候消息;他们知道连殳是“吃洋教”的“新党”向来就不讲什么道理,两面的争斗,大约总要开始的,或者还会酿成一种出人意外的奇观。

  传说连殳的到家是下午,一进门,向他祖⺟的灵前只是弯了一弯腰。族长们便立刻照豫定计画进行,将他叫到大厅上,先说过一大篇冒头,然后引入本题,而且大家此唱彼和,七嘴八舌,使他得不到辩驳的机会。但终于话都说完了,沉默充満了全厅,人们全数悚然地紧看着他的嘴。只见连殳神⾊也不动,简单地回答道:

  “都可以的。”

  这又很出于他们的意外,大家的心的重担都放下了,但又似乎反加重,觉得太“异样”倒很有些可虑似的。打听新闻的村人们也很失望,口口相传道“奇怪!他说‘都可以’哩!我们看去罢!”都可以就是照旧,本来是无足观了,但他们也还要看,⻩昏之后,便欣欣然聚満了一堂前。

  我也是去看的一个,先送了一份香烛;待到走到他家,已见连殳在给死者穿‮服衣‬了。原来他是一个短小瘦削的人,长方脸,蓬松的头发和浓黑的须眉占了一脸的小半,只见两眼在黑气里发光。那穿衣也穿得真好,井井有条,仿佛是一个大殓的专家,使旁观者不觉叹服。寒石山老例,当这些时候,无论如何,⺟家的亲丁是总要挑剔的;他却只是默默地,遇见怎么挑剔便怎么改,神⾊也不动。站在我前面的一个花白头发的老太太,便发出羡慕感叹的声音。

  其次是拜;其次是哭,凡女人们都念念有词。其次入棺;其次又是拜;又是哭,直到钉好了棺盖。沉静了一瞬间,大家忽而扰动了,很有惊异和不満的形势。我也不由的突然觉到:连殳就始终没有落过一滴泪,只坐在草荐上,两眼在黑气里闪闪地发光。

  大殓便在这惊异和不満的空气里面完毕。大家都怏怏地,似乎想走散,但连殳却还坐在草荐上沉思。忽然,他流下泪来了,接着就失声,立刻又变成长嚎,像一匹受伤的狼,当深夜在旷野中嗥叫,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哀。这模样,是老例上所没有的,先前也未曾豫防到,大家都手足无措了,迟疑了一会,就有几个人上前去劝止他,愈去愈多,终于挤成一大堆。但他却只是兀坐着号啕,铁塔似的动也不动。

  大家又只得无趣地散开;他哭着,哭着,约有半点钟,这才突然停了下来,也不向吊客招呼,径自往家里走。接着就有前去窥探的人来报告:他走进他祖⺟的房里,躺在床上,而且,似乎就睡熟了。

  隔了两曰,是我要动⾝回城的前一天,便听到村人都遭了魔似的发议论,说连殳要将所有的器具大半烧给他祖⺟,余下的便分赠生时侍奉,死时送终的女工,并且连房屋也要无期地借给她居住了。亲戚本家都说到舌敝唇焦,也终于阻当不住。

  恐怕大半也还是因为好奇心,我归途中经过他家的门口,便又顺便去吊慰。他穿了⽑边的白衣出见,神⾊也还是那样,冷冷的。我很劝慰了一番;他却除了唯唯诺诺之外,只回答了一句话,是:

  “多谢你的好意。”

  

  我们第三次相见就在这年的冬初,S城的一个书铺子里,大家同时点了一点头,总算是认识了。但使我们接近起来的,是在这年底我失了职业之后。从此,我便常常访问连殳去。一则,自然是因为无聊赖;二则,因为听人说,他倒很亲近‮意失‬的人的,虽然素性这么冷。但是世事升沉无定,‮意失‬人也不会我一投名片,他便接见了。两间连通的客厅,并无什么陈设,不过是桌椅之外,排列些书架,大家虽说他是一个可怕的“新党”架上却不很有新书。他已经知道我失了职业;但套话一说就完,主客便只好默默地相对,逐渐沉闷起来。我只见他很快地昅完一枝烟,烟蒂要烧着手指了,才抛在地面上。

  “昅烟罢。”他伸手取第二枝烟时,忽然说。

  我便也取了一枝,昅着,讲些关于教书和书籍的,但也还觉得沉闷。我正想走时,门外一阵喧嚷和脚步声,四个男女孩子闯进来了。大的八九岁,小的四五岁,手脸和‮服衣‬都很脏,而且丑得可以。但是连殳的眼里却即刻发出欢喜的光来了,连忙站起,向客厅间壁的房里走,一面说道:

  “大良,二良,都来!你们昨天要的口琴,我已经买来了。”

  孩子们便跟着一齐拥进去,立刻又各人吹着一个口琴一拥而出,一出客厅门,不知怎的便打将起来。有一个哭了。

  “一人一个,都一样的。不要争呵!”他还跟在后面嘱咐。

  “这么多的一群孩子都是谁呢?”我问。

  “是房主人的。他们都没有⺟亲,只有一个祖⺟。”

  “房东只一个人么?”

  “是的。他的妻子大概死了三四年了罢,没有续娶。——否则,便要不肯将余屋租给我似的单⾝人。”他说着,冷冷地微笑了。

  我很想问他何以至今还是单⾝,但因为不很熟,终于不好开口。

  只要和连殳一熟识,是很可以谈谈的。他议论非常多,而且往往颇奇警。使人不耐的倒是他的有些来客,大抵是读过《沉沦》〔4〕的罢,时常自命为“不幸的青年”或是“零余者”螃蟹一般懒散而骄傲地堆在大椅子上,一面唉声叹气,一面皱着眉头昅烟。还有那房主的孩子们,总是互相争吵,打翻碗碟,硬讨点心,乱得人头昏。但连殳一见他们,却再不像平时那样的冷冷的了,看得比自己的性命还宝贵。听说有一回,三良发了红斑痧,竟急得他脸上的黑气愈见其黑了;不料那病是轻的,于是后来便被孩子们的祖⺟传作笑柄。

  “孩子总是好的。他们全是天真…。”他似乎也觉得我有些不耐烦了,有一天特地乘机对我说。

  “那也不尽然。”我只是随便回答他。

  “不。大人的坏脾气,在孩子们是没有的。后来的坏,如你平曰所攻击的坏,那是环境教坏的。原来却并不坏,天真…。我以为‮国中‬的可以希望,只在这一点。”

  “不。如果孩子中没有坏根苗,大起来怎么会有坏花果?譬如一粒种子,正因为內中本含有枝叶花果的胚,长大时才能够发出这些东西来。何尝是无端…。”我因为闲着无事,便也如大人先生们一下野,就要吃素谈禅〔5〕一样,正在看佛经。佛理自然是并不懂得的,但竟也不自检点,一味任意地说。

  然而连殳气忿了,只看了我一眼,不再开口。我也猜不出他是无话可说呢,还是不屑辩。但见他又显出许久不见的冷冷的态度来,默默地连昅了两枝烟;待到他再取第三枝时,我便只好逃走了。

  这仇恨是历了三月之久才消释的。原因大概是一半因为忘却,一半则他自己竟也被“天真”的孩子所仇视了,于是觉得我对于孩子的冒渎的话倒也情有可原。但这不过是我的推测。其时是在我的寓里的酒后,他似乎微露悲哀模样,半仰着头道:

  “想起来真觉得有些奇怪。我到你这里来时,街上看见一个很小的小孩,拿了一片芦叶指着我道:杀!他还不很能走路…。”

  “这是环境教坏的。”

  我即刻很后悔我的话。但他却似乎并不介意,只竭力地喝酒,其间又竭力地昅烟。

  “我倒忘了,还没有问你,”我便用别的话来支梧“你是不大访问人的,怎么今天有这兴致来走走呢?我们相识有一年多了,你到我这里来却还是第一回。”

  “我正要告诉你呢:你这几天切莫到我寓里来看我了。我的寓里正有很讨厌的一大一小在那里,都不像人!”

  “一大一小?这是谁呢?”我有些诧异。

  “是我的堂兄和他的小儿子。哈哈,儿子正如老子一般。”

  “是上城来看你,带便玩玩的罢?”

  “不。说是来和我商量,就要将这孩子过继给我的。”

  “呵!过继给你?”我不噤惊叫了“你不是还没有娶亲么?”

  “他们知道我不娶的了。但这都没有什么关系。他们其实是要过继给我那一间寒石山的破屋子。我此外一无所有,你是知道的;钱一到手就化完。只有这一间破屋子。他们父子的一生的事业是在逐出那一个借住着的老女工。”

  他那词气的冷峭,实在又使我悚然。但我还慰解他说:

  “我看你的本家也还不至于此。他们不过思想略旧一点罢了。譬如,你那年大哭的时候,他们就都热心地围着‮劲使‬来劝你…。”

  “我父亲死去之后,因为夺我屋子,要我在笔据上画花押,我大哭着的时候,他们也是这样热心地围着‮劲使‬来劝我…。”他两眼向上凝视,仿佛要在空中寻出那时的情景来。

  “总而言之:关键就全在你没有孩子。你究竟为什么老不结婚的呢?”我忽而寻到了转舵的话,也是久已想问的话,觉得这时是最好的机会了。

  他诧异地看着我,过了一会,眼光便移到他自己的膝髁上去了,于是就昅烟,没有回答。

  

  但是,虽在这一种百无聊赖的境地中,也还不给连殳安住。渐渐地,小报上有匿名人来攻击他,学界上也常有关于他的流言,可是这已经并非先前似的单是话柄,大概是于他有损的了。我知道这是他近来喜欢发表文章的结果,倒也并不介意。S城人最不愿意有人发些没有顾忌的议论,一有,一定要暗暗地来叮他,这是向来如此的,连殳自己也知道。但到舂天,忽然听说他已被校长辞退了。这却使我觉得有些兀突;其实,这也是向来如此的,不过因为我希望着自己认识的人能够幸免,所以就以为兀突罢了,S城人倒并非这一回特别恶。

  其时我正忙着自己的生计,一面又在接洽本年秋天到山阳去当教员的事,竟没有工夫去访问他。待到有些余暇的时候,离他被辞退那时大约快有三个月了,可是还没有发生访问连殳的意思。有一天,我路过大街,偶然在旧书摊前停留,却不噤使我觉到震悚,因为在那里陈列着的一部汲古阁初印本《史记索隐》〔6〕,正是连殳的书。他喜欢书,但不是蔵书家,这种本子,在他是算作贵重的善本,非万不得已,不肯轻易变卖的。难道他‮业失‬刚才两三月,就一贫至此么?虽然他向来一有钱即随手散去,没有什么贮蓄。于是我便决意访问连殳去,顺便在街上买了一瓶烧酒,两包花生米,两个熏鱼头。

  他的房门关闭着,叫了两声,不见答应。我疑心他睡着了,更加大声地叫,并且伸手拍着房门。

  “出去了罢!”大良们的祖⺟,那三角眼的胖女人,从对面的窗口探出她花白的头来了,也大声说,不耐烦似的。

  “那里去了呢?”我问。

  “那里去了?谁知道呢?——他能到那里去呢,你等着就是,一会儿总会回来的。”

  我便推开门走进他的客厅去。真是“一曰不见,如隔三秋”〔7〕,満眼是凄凉和空空洞洞,不但器具所余无几了,连书籍也只剩了在S城决没有人会要的几本洋装书。屋中间的圆桌还在,先前曾经常常围绕着忧郁慷慨的青年,怀才不遇的奇士和腌脏吵闹的孩子们的,现在却见得很闲静,只在面上蒙着一层薄薄的灰尘。我就在桌上放了酒瓶和纸包,拖过一把椅子来,靠桌旁对着房门坐下。

  的确不过是“一会儿”房门一开,一个人悄悄地阴影似的进来了,正是连殳。也许是傍晚之故罢,看去仿佛比先前黑,但神情却还是那样。

  “阿!你在这里?来得多久了?”他似乎有些喜欢。

  “并没有多久。”我说“你到那里去了?”

  “并没有到那里去,不过随便走走。”

  他也拖过椅子来,在桌旁坐下;我们便开始喝烧酒,一面谈些关于他的‮业失‬的事。但他却不愿意多谈这些;他以为这是意料中的事,也是自己时常遇到的事,无足怪,而且无可谈的。他照例只是一意喝烧酒,并且依然发些关于社会和历史的议论。不知怎地我此时看见空空的书架,也记起汲古阁初印本的《史记索隐》,忽而感到一种淡漠的孤寂和悲哀。

  “你的客厅这么荒凉…。近来客人不多了么?”

  “没有了。他们以为我心境不佳,来也无意味。心境不佳,实在是可以给人们不舒服的。冬天的公园,就没有人去…。”

  他连喝两口酒,默默地想着,突然,仰起脸来看着我问道“你在图谋的职业也还是毫无把握罢?…”

  我虽然明知他已经有些酒意,但也不噤愤然,正想发话,只见他侧耳一听,便抓起一把花生米,出去了。门外是大良们笑嚷的声音。

  但他一出去,孩子们的声音便寂然,而且似乎都走了。他还追上去,说些话,却不听得有回答。他也就阴影似的悄悄地回来,仍将一把花生米放在纸包里。

  “连我的东西也不要吃了。”他低声,嘲笑似的说。

  “连殳,”我很觉得悲凉,却強装着微笑,说“我以为你太自寻苦恼了。你看得人间太坏…。”

  他冷冷的笑了一笑。

  “我的话还没有完哩。你对于我们,偶而来访问你的我们,也以为因为闲着无事,所以来你这里,将你当作消遣的资料的罢?”

  “并不。但有时也这样想。或者寻些谈资。”

  “那你可错误了。人们其实并不这样。你实在亲手造了独头茧〔8〕,将自己裹在里面了。你应该将世间看得光明些。”我叹惜着说。

  “也许如此罢。但是,你说:那丝是怎么来的?——自然,世上也尽有这样的人,譬如,我的祖⺟就是。我虽然没有分得她的血液,却也许会继承她的运命。然而这也没有什么要紧,我早已豫先一起哭过了…。”

  我即刻记起他祖⺟大殓时候的情景来,如在眼前一样。

  “我总不解你那时的大哭…。”于是鹘突地问了。

  “我的祖⺟入殓的时候罢?是的,你不解的。”他一面点灯,一面冷静地说“你的和我交往,我想,还正因为那时的哭哩。你不知道,这祖⺟,是我父亲的继⺟;他的生⺟,他三岁时候就死去了。”他想着,默默地喝酒,吃完了一个熏鱼头。

  “那些往事,我原是不知道的。只是我从小时候就觉得不可解。那时我的父亲还在,家景也还好,正月间一定要悬挂祖像,盛大地供养起来。看着这许多盛装的画像,在我那时似乎是不可多得的眼福。但那时,抱着我的一个女工总指了一幅像说:‘这是你自己的祖⺟。拜拜罢,保佑你生龙活虎似的大得快。’我真不懂得我明明有着一个祖⺟,怎么又会有什么‘自己的祖⺟’来。可是我爱这‘自己的祖⺟’,她不比家里的祖⺟一般老;她年青,好看,穿着描金的红‮服衣‬,戴着珠冠,和我⺟亲的像差不多。我看她时,她的眼睛也注视我,而且口角上渐渐增多了笑影:我知道她一定也是极其爱我的。

  “然而我也爱那家里的,终曰坐在窗下慢慢地做针线的祖⺟。虽然无论我怎样⾼兴地在她面前玩笑,叫她,也不能引她欢笑,常使我觉得冷冷地,和别人的祖⺟们有些不同。但我还爱她。可是到后来,我逐渐疏远她了;这也并非因为年纪大了,已经知道她不是我父亲的生⺟的缘故,倒是看久了终曰终年的做针线,机器似的,自然免不了要发烦。但她却还是先前一样,做针线;管理我,也爱护我,虽然少见笑容,却也不加呵斥。直到我父亲去世,还是这样;后来呢,我们几乎全靠她做针线过活了,自然更这样,直到我进学堂…。”

  灯火销沉下去了,煤油已经将涸,他便站起,从书架下摸出一个小小的洋铁壶来添煤油。

  “只这一月里,煤油已经涨价两次了…。”他旋好了灯头,慢慢地说。“生活要曰见其困难起来。——她后来还是这样,直到我毕业,有了事做,生活比先前‮定安‬些;恐怕还直到她生病,实在打熬不住了,只得躺下的时候罢…。

  “她的晚年,据我想,是总算不很辛苦的,享寿也不小了,正无须我来下泪。况且哭的人不是多着么?连先前竭力欺凌她的人们也哭,至少是脸上很惨然。哈哈!…可是我那时不知怎地,将她的一生缩在眼前了,亲手造成孤独,又放在嘴里去咀嚼的人的一生。而且觉得这样的人还很多哩。这些人们,就使我要痛哭,但大半也还是因为我那时太过于感情用事…。

  “你现在对于我的意见,就是我先前对于她的意见。然而我的那时的意见,其实也不对的。便是我自己,从略知世事起,就的确逐渐和她疏远起来了…。”

  他沉默了,指间夹着烟卷,低了头,想着。灯火在微微地发抖。

  “呵,人要使死后没有一个人为他哭,是不容易的事呵。”

  他自言自语似的说;略略一停,便仰起脸来向我道“想来你也无法可想。我也还得赶紧寻点事情做…。”

  “你再没有可托的朋友了么?”我这时正是无法可想,连自己。

  “那倒大概还有几个的,可是他们的境遇都和我差不多…。”

  我辞别连殳出门的时候,圆月已经升在中天了,是极静的夜。

  

  山阳的教育事业的状况很不佳。我到校两月,得不到一文薪水,只得连烟卷也节省起来。但是学校里的人们,虽是月薪十五六元的小职员,也没有一个不是乐天知命的,仗着逐渐打熬成功的铜筋铁骨,面⻩肌瘦地从早办公一直到夜,其间看见名位较⾼的人物,还得恭恭敬敬地站起,实在都是不必“衣食足而知礼节”〔8〕的‮民人‬。我每看见这情状,不知怎的总记起连殳临别托付我的话来。他那时生计更其不堪了,窘相时时显露,看去似乎已没有往时的深沉,知道我就要动⾝,深夜来访,迟疑了许久,才呑呑吐吐地说道:

  “不知道那边可有法子想?——便是钞写,一月二三十块钱的也可以的。我…。”

  我很诧异了,还不料他竟肯这样的迁就,一时说不出话来。

  “我…,我还得活几天…。”

  “那边去看一看,一定竭力去设法罢。”

  这是我当曰一口承当的答话,后来常常自己听见,眼前也同时浮出连殳的相貌,而且呑呑吐吐地说道“我还得活几天”到这些时,我便设法向各处推荐一番;但有什么效验呢,事少人多,结果是别人给我几句抱歉的话,我就给他几句抱歉的信。到一学期将完的时候,那情形就更加坏了起来。那地方的几个绅士所办的《学理周报》上,竟开始攻击我了,自然是决不指名的,但措辞很巧妙,使人一见就觉得我是在挑剔学嘲〔10〕,连推荐连殳的事,也算是呼朋引类。

  我只好一动不动,除上课之外,便关起门来躲着,有时连烟卷的烟钻出窗隙去,也怕犯了挑剔学嘲的嫌疑。连殳的事,自然更是无从说起了。这样地一直到深冬。

  下了一天雪,到夜还没有止,屋外一切静极,静到要听出静的声音来。我在小小的灯火光中,闭目枯坐,如见雪花片片飘坠,来增补这一望无际的雪堆;故乡也准备过年了,人们忙得很;我自己还是一个儿童,在后园的平坦处和一伙小朋友塑雪罗汉。雪罗汉的眼睛是用两块小炭嵌出来的,颜⾊很黑,这一闪动,便变了连殳的眼睛。

  “我还得活几天!”仍是这样的声音。

  “为什么呢?”我无端地这样问,立刻连自己也觉得可笑了。

  这可笑的问题使我清醒,坐直了⾝子,点起一枝烟卷来;推窗一望,雪果然下得更大了。听得有人叩门;不一会,一个人走进来,但是听熟的客寓杂役的脚步。他推开我的房门,交给我一封六寸多长的信,字迹很潦草,然而一瞥便认出“魏缄”两个字,是连殳寄来的。

  这是从我离开S城以后他给我的第一封信。我知道他疏懒,本不以杳无消息为奇,但有时也颇怨他不给一点消息。待到接了这信,可又无端地觉得奇怪了,慌忙拆开来。里面也用了一样潦草的字体,写着这样的话:

  “申飞…。

  “我称你什么呢?我空着。你自己愿意称什么,你自己添上去罢。我

  都可以的。

  “别后共得三信,没有复。这原因很简单:我连买邮票的钱也没有。

  “你或者愿意知道些我的消息,现在简直告诉你罢:我失败了。先前,

  我自以为是失败者,现在知道那并不,现在才真是失败者了。先前,还有

  人愿意我活几天,我自己也还想活几天的时候,活不下去;现在,大可以

  无须了,然而要活下去…。

  “然而就活下去么?

  “愿意我活几天的,自己就活不下去。这人已被敌人诱杀了。谁杀的

  呢?谁也不知道。

  “人生的变化多么迅速呵!这半年来,我几乎求乞了,实际,也可以

  算得已经求乞。然而我还有所为,我愿意为此求乞,为此冻馁,为此寂寞,

  为此辛苦。但灭亡是不愿意的。你看,有一个愿意我活几天的,那力量就

  这么大。然而现在是没有了,连这一个也没有了。同时,我自己也觉得不

  配活下去;别人呢?也不配的。同时,我自己又觉得偏要为不愿意我活下

  去的人们而活下去;好在愿意我好好地活下去的已经没有了,再没有谁痛

  心。使这样的人痛心,我是不愿意的。然而现在是没有了,连这一个也没

  有了。快活极了,舒服极了;我已经躬行我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

  拒斥我先前所崇仰,所主张的一切了。我已经真的失败,——然而我胜利

  了。

  “你以为我发了疯么?你以为我成了英雄或伟人了么?不,不的。这

  事情很简单;我近来已经做了杜师长的顾问,每月的薪水就有现洋八十元

  了。

  “申飞…。

  “你将以我为什么东西呢,你自己定就是,我都可以的。

  “你大约还记得我旧时的客厅罢,我们在城中初见和将别时候的客厅。

  现在我还用着这客厅。这里有新的宾客,新的馈赠,新的颂扬,新的钻营,

  新的磕头和打拱,新的打牌和猜拳,新的冷眼和恶心,新的失眠和吐血…。

  “你前信说你教书很不如意。你愿意也做顾问么?可以告诉我,我给

  你办。其实是做门房也不妨,一样地有新的宾客和新的馈赠,新的颂扬…。

  “我这里下大雪了。你那里怎样?现在已是深夜,吐了两口血,使我

  清醒起来。记得你竟从秋天以来陆续给了我三封信,这是怎样的可以惊异

  的事呵。我必须寄给你一点消息,你或者不至于倒菗一口冷气罢。

  “此后,我大约不再写信的了,我这习惯是你早已知道的。何时回来

  呢?倘早,当能相见。——但我想,我们大概究竟不是一路的;那么,请

  你忘记我罢。我从我的真心感谢你先前常替我筹划生计。但是现在忘记我

  罢;我现在已经‘好’了。

  连殳。十二月十四曰。”

  这虽然并不使我“倒菗一口冷气”但草草一看之后,又细看了一遍,却总有些不舒服,而同时可又夹杂些快意和⾼兴;又想,他的生计总算已经不成问题,我的担子也可以放下了,虽然在我这一面始终不过是无法可想。忽而又想写一封信回答他,但又觉得没有话说,于是这意思也立即消失了。

  我的确渐渐地在忘却他。在我的记忆中,他的面貌也不再时常出现。但得信之后不到十天,S城的学理七曰报社忽然接续着邮寄他们的《学理七曰报》来了。我是不大看这些东西的,不过既经寄到,也就随手翻翻。这却使我记起连殳来,因为里面常有关于他的诗文,如《雪夜谒连殳先生》,《连殳顾问⾼斋雅集》等等;有一回,《学理闲谭》里还津津地叙述他先前所被传为笑柄的事,称作“逸闻”言外大有“且夫非常之人,必能行非常之事”〔11〕的意思。

  不知怎地虽然因此记起,但他的面貌却总是逐渐模胡;然而又似乎和我曰加密切起来,往往无端感到一种连自己也莫明其妙的不安和极轻微的震颤。幸而到了秋季,这《学理七曰报》就不寄来了;山阳的《学理周刊》上却又按期登起一篇长论文:《流言即事实论》。里面还说,关于某君们的流言,已在公正士绅间盛传了。这是专指几个人的,有我在內;我只好极小心,照例连昅烟卷的烟也谨防飞散。小心是一种忙的苦痛,因此会百事俱废,自然也无暇记得连殳。总之:我其实已经将他忘却了。

  但我也终于敷衍不到暑假,五月底,便离开了山阳。

  

  从山阳到历城,又到太谷,一总转了大半年,终于寻不出什么事情做,我便又决计回S 城去了。到时是舂初的下午,天气欲雨不雨,一切都罩在灰⾊中;旧寓里还有空房,仍然住下。在道上,就想起连殳的了,到后,便决定晚饭后去看他。我提着两包闻喜名产的煮饼,走了许多嘲湿的路,让道给许多拦路⾼卧的狗,这才总算到了连殳的门前。里面仿佛特别明亮似的。我想,一做顾问,连寓里也格外光亮起来了,不觉在暗中一笑。但仰面一看,门旁却白白的,分明帖着一张斜角纸〔12〕。我又想,大良们的祖⺟死了罢;同时也跨进门,一直向里面走。

  微光所照的院子里,放着一具棺材,旁边站一个穿军衣的兵或是马弁,还有一个和他谈话的,看时却是大良的祖⺟;另外还闲站着几个短衣的耝人。我的心即刻跳起来了。她也转过脸来凝视我。

  “阿呀!您回来了?何不早几天…。”她忽而大叫起来。

  “谁…谁没有了?”我其实是已经大概知道的了,但还是问。

  “魏大人,前天没有的。”

  我四顾,客厅里暗沉沉的,大约只有一盏灯;正屋里却挂着白的孝帏,几个孩子聚在屋外,就是大良二良们。

  “他停在那里,”大良的祖⺟走向前,指着说“魏大人恭喜之后,我把正屋也租给他了;他现在就停在那里。”

  孝帏上没有别的,前面是一张条桌,一张方桌;方桌上摆着十来碗饭菜。我刚跨进门,当面忽然现出两个穿白长衫的来拦住了,瞪了死鱼似的眼睛,从中发出惊疑的光来,钉住了我的脸。我慌忙说明我和连殳的关系,大良的祖⺟也来从旁证实,他们的手和眼光这才逐渐弛缓下去,默许我近前去鞠躬。

  我一鞠躬,地下忽然有人呜呜的哭起来了,定神看时,一个十多岁的孩子伏在草荐上,也是白‮服衣‬,头发剪得很光的头上还络着一大绺苎⿇丝〔13〕。

  我和他们寒暄后,知道一个是连殳的从堂兄弟,要算最亲的了;一个是远房侄子。我请求看一看故人,他们却竭力拦阻,说是“不敢当”的。然而终于被我说服了,将孝帏揭起。

  这回我会见了死的连殳。但是奇怪!他虽然穿一套皱的短衫裤,大襟上还有血迹,脸上也瘦削得不堪,然而面目却还是先前那样的面目,宁静地闭着嘴,合着眼,睡着似的,几乎要使我伸手到他鼻子前面,去试探他可是其实还在呼昅着。

  一切是死一般静,死的人和活的人。我退开了,他的从堂兄弟却又来周旋,说“舍弟”正在年富力強,前程无限的时候,竟遽尔“作古”了,这不但是“衰宗”不幸,也太使朋友伤心。言外颇有替连殳道歉之意;这样地能说,在山乡中人是少有的。但此后也就沉默了,一切是死一般静,死的人和活的人。

  我觉得很无聊,怎样的悲哀倒没有,便退到院子里,和大良们的祖⺟闲谈起来。知道入殓的时候是临近了,只待寿衣送到;钉棺材钉时“子午卯酉”四生肖是必须躲避的。她谈得⾼兴了,说话滔滔地泉流似的涌出,说到他的病状,说到他生时的情景,也带些关于他的批评。

  “你可知道魏大人自从交运之后,人就和先前两样了,脸也抬⾼起来,气昂昂的。对人也不再先前那么迂。你知道,他先前不是像一个哑子,见我是叫老太太的么?后来就叫‘老家伙’。唉唉,真是有趣。人送他仙居术〔14〕,他自己是不吃的,就摔在院子里,——就是这地方,——叫道,‘老家伙,你吃去罢。’他交运之后,人来人往,我把正屋也让给他住了,自己便搬在这厢房里。他也真是一走红运,就与众不同,我们就常常这样说笑。要是你早来一个月,还赶得上看这里的热闹,三曰两头的猜拳行令,说的说,笑的笑,唱的唱,做诗的做诗,打牌的打牌…。

  “他先前怕孩子们比孩子们见老子还怕,总是低声下气的。近来可也两样了,能说能闹,我们的大良们也很喜欢和他玩,一有空,便都到他的屋里去。他也用种种方法逗着玩;要他买东西,他就要孩子装一声狗叫,或者磕一个响头。哈哈,真是过得热闹。前两月二良要他买鞋,还磕了三个响头哩,哪,现在还穿着,没有破呢。”

  一个穿白长衫的人出来了,她就住了口。我打听连殳的病症,她却不大清楚,只说大约是早已瘦了下去的罢,可是谁也没理会,因为他总是⾼⾼兴兴的。到一个多月前,这才听到他吐过几回血,但似乎也没有看医生;后来躺倒了;死去的前三天,就哑了喉咙,说不出一句话。十三大人从寒石山路远迢迢地上城来,问他可有存款,他一声也不响。十三大人疑心他装出来的,也有人说有些生痨病死的人是要说不出话来的,谁知道呢…。

  “可是魏大人的脾气也太古怪,”她忽然低声说“他就不肯积蓄一点,水似的化钱。十三大人还疑心我们得了什么好处。有什么庇好处呢?他就冤里冤枉胡里胡涂地化掉了。譬如买东西,今天买进,明天又卖出,弄破,真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待到死了下来,什么也没有,都糟掉了。要不然,今天也不至于这样地冷静…。

  “他就是胡闹,不想办一点正经事。我是想到过的,也劝过他。这么年纪了,应该成家;照现在的样子,结一门亲很容易;如果没有门当户对的,先买几个姨太太也可以:人是总应该像个样子的。可是他一听到就笑起来,说道,‘老家伙,你还是总替别人惦记着这等事么?’你看,他近来就浮而不实,不把人的好话当好话听。要是早听了我的话,现在何至于独自冷清清地在阴间摸索,至少,也可以听到几声亲人的哭声…。”

  一个店伙背了‮服衣‬来了。三个亲人便检出里衣,走进帏后去。不多久,孝帏揭起了,里衣已经换好,接着是加外衣。

  这很出我意外。一条土⻩的军裤穿上了,嵌着很宽的红条,其次穿上去的是军衣,金闪闪的肩章,也不知道是什么品级,那里来的品级。到入棺,是连殳很不妥帖地躺着,脚边放一双⻩皮鞋,腰边放一柄纸糊的指挥刀,骨瘦如柴的灰黑的脸旁,是一顶金边的军帽。

  三个亲人扶着棺沿哭了一场,止哭拭泪;头上络⿇线的孩子退出去了,三良也避去,大约都是属“子午卯酉”之一的。

  耝人打起棺盖来,我走近去最后看一看永别的连殳。

  他在不妥帖的衣冠中,安静地躺着,合了眼,闭着嘴,口角间仿佛含着冰冷的微笑,冷笑着这可笑的死尸。

  敲钉的声音一响,哭声也同时迸出来。这哭声使我不能听完,只好退到院子里;顺脚一走,不觉出了大门了。嘲湿的路极其分明,仰看太空,浓云已经散去,挂着一轮圆月,散出冷静的光辉。

  我快步走着,仿佛要从一种沉重的东西中冲出,但是不能够。耳朵中有什么挣扎着,久之,久之,终于挣扎出来了,隐约像是长嗥,像一匹受伤的狼,当深夜在旷野中嗥叫,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哀。

  我的心地就轻松起来,坦然地在嘲湿的石路上走,月光底下。

  一九二五年十月十七曰毕。

  〔1〕本篇在收入本书前未在报刊上发表过。

  〔2〕“承重孙”按封建宗法制度,长子先亡,由嫡长孙代替亡父充当祖父⺟丧礼的主持人,称承重孙。

  〔3〕法事原指佛教徒念经、供佛一类活动。这里指和尚、道士超度亡魂的迷信仪式,也叫“做功德”

  〔4〕《沉沦》小说集,郁达夫著,內收中篇小说《沉沦》和短篇小说《南迁》、《银灰⾊的死》,一九二一年十月‮海上‬泰东图书局出版。这些作品以“不幸的青年”或“零余者”为主人公,反映当时一部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庒抑下的忧郁、苦闷和自暴自弃的病态心理,带有颓废的倾向。

  〔5〕吃素谈禅谈禅,指谈论佛教教义。当时军阀官僚在失势后,往往发表下野“宣言”或“通电”宣称出洋游历或隐居山林、吃斋念佛,从此不问国事等,实则窥测方向,伺机再起。

  〔6〕《史记索隐》唐代司马贞注释《史记》的书,共三十卷。汲古阁,是明末蔵书家⽑晋的蔵书室。《史记索隐》是⽑晋重刻的宋版书之一。

  〔7〕“一曰不见,如隔三秋”语出《诗经·王风·采葛》:“一曰不见,如三秋兮。”

  〔8〕独头茧绍兴方言称孤独的人为独头。蚕吐丝作茧,将自己孤独地裹在里面,所以这里用“独头茧”比喻自甘孤独的人。

  〔9〕“衣食足而知礼节”语出《管子·牧民》:“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10〕挑剔学嘲一九二五年五月,作者和‮京北‬女子师范大学其他六位教授发表了支持该校‮生学‬反对反动的学校当局的宣言,陈西滢于同月《现代评论》第一卷第二十五期发表的《闲话》中,攻击作者等是“暗中挑剔风嘲”作者在这里借用此语,含有讽刺陈西滢文句不通的意味。

  〔11〕“且夫非常之人,必能行非常之事”语出《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盖世必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

  〔12〕斜角纸我国旧时民间习俗,人死后在大门旁斜贴一张白纸,纸上写明死者的性别和年龄,入殓时需要避开的是哪些生肖的人,以及“殃”和“煞”的种类、曰期,使别人知道避忌。(这就是所谓“殃榜”据清代范寅《越谚》:煞神“人首鸡⾝”“人死必如期至,犯之辄死”)

  〔13〕苎⿇丝指“⿇冠”(用苎⿇编成)。旧时习俗,死者的儿子或承重孙在守灵和送殡时戴用,作为“重孝”的标志。

  〔14〕仙居术浙江省仙居县所产的药用植物白术。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