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小说网
首页 > 历史 > 历代游记选 > 清朝 石淙

清朝 石淙

目录

  

  石淙在平地,已不见嵩,而嵩之水口也。盖太室之北原,受平洛之委,其上游,水行地中,至城之山,石壁百仞,水漱石,始汇为潭,束为涧,折西,石愈奇。是为上下两石淙。南北两崖,各有窟可避兵,有唐武后磨勒诗记两淙。水之石,如怒笋林立,如饮咒卧虎,高或数丈,平或半亩,纵横偃仰,肤骨态,穷丽极妍。水索其,穿其腹,幽黝沉碧,相得相忘,极人世光,无可名状,全混怒狂啮噬之态。是为车箱潭。潭之下,峡愈束,水愈静,筏泛其中,青天如垂片二,人语如出瓮中。而青壁上,复呀石门。游人登岸,皆穿腹,出坐石辰,可觞席其上,以览水石之奇。造物赃人至矣哉!自此出峡,旷然禾畴,与峡中各一天地,视东溪、南溪之可游不可家者,又有桃源人世之别。盖三溪嵩室之胜,石淙又三溪之最胜矣。题记:这篇游记起笔介绍了石淙在嵩山的位置、源头、地貌,以及唐代武皇留下的诗碑等等,使我们很快便对石淙有了大致的印象。石淙之美在它的奇趣天成。怪石林立,或如茂盛的竹笋,或如饮水的卧虎,千姿百态,纵横高低。溪萦回于石,穿于石,幽深沉碧。静态的石、动态的水,各得其乐,相得相忘。涧水至车箱潭,峡谷窄小,仰望青天如一片碧玉。人声回如在瓮中。形声音,奇观幻景,相映成趣。作者秉持着一片童心,写了游人在山水中的连嬉戏,笔端出对造物主的欣赏与感恩心惰。出了峡谷,豁然开朗,别有天。平畴旷野,禾麦弥望。此地可以游玩可以居家,两全其美,胜出世外桃源多多矣。这篇小品文字清丽,音节响亮,给了读者美的享受。作者简介:魏源(179—1857),字默深,邵(今湖南邵)人。道光举人,入赀为内阁中书,改知州。后成进士,知东台,官至高邮知州。曾从刘逢禄学《公羊秋》。和龚自珍同属主张“通经致用”的今文学派,人称“龚魏”鸦片战争时,在两江总督裕谦幕府,参与浙东抗英战役。痛愤时事,著《圣武记》。后又将林则徐主持翻译的西方史地资料《四洲志》和历代史志等增补为《海国图志》,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自设船厂,加强海防,抵抗外国侵略。对后来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运动有一定影响。能诗文,其诗颇有揭清政府腐朽统治、体现爱国思想之作,风格道劲。其文深入显出,独辟町畦。有《古微堂集》、《元史新编》、《老子本义》、《诗古微》等书,并协助江苏布政使贺长龄编成《皇朝经世文编》。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