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1
我的故事还有一种开始,这个开始写在另一叠稿纸上。如前所述,香案上下堆了不少稿纸,假如写的都是开始,就会把我彻底搞糊涂──晚唐时,薛嵩在湘西的山坡上安营扎寨。起初,他在山坡上挖掘壕沟,立起了栅栏,但是只过了一个雨季,壕沟就被泥沙淤平,变成了一道环形的洼地,栅栏也被⽩蚁吃掉了。那些栽在山坡上的树⼲乍看起来,除了被雨⽔淋得死气沉沉,还是老样子;仔细一看,就看出它半是树,半是泥。碗口耝细的木头用手一推就会折断,和军事上用的障碍相差很远。因为⽩蚁蔵在土里看不见,所以薛嵩认定,这山坡上最可恨的东西是雨⽔。
旱季里,薛嵩从远处砍来竹子,要在壕沟上面搭棚子,让它免遭雨⽔的袭击,来解决壕沟淤平的问题。等他把架子搭好,去搜集芭蕉叶子,要给棚子上顶时,⽩蚁又把竹子吃掉了。薛嵩这才想到,山坡上最可恶的原来是⽩蚁。于是,他就扛起了锄头,要把山坡上所有上午⽩蚁窝都刨掉。这是个大受的决定,因为⽩蚁可以吃:成虫可以吃,蛹可以吃,卵也可以吃。特别是⽩蚁的蚁后,是一种十全大补的东西,但是⽩蚁的窝却被一层厚厚的硬土壳包着,很需要有人出力把它刨开。所以薛嵩扛着锄头在前面走,方圆三十里之內的苗族小孩全赶来跟在他⾝后,准备拣洋落──他们都知道,汉族人不知道怎样吃⽩蚁。而⽩蚁也动员起来,和薛嵩作斗争,斗争的武器是唾。一分⽩蚁的唾和十分土掺起来,就是很硬的土,一分唾和三分土掺起来,就像是⽔泥,一分唾掺一分土,就如钢铁一样坚不可摧。自然,假如纯用唾来筑巢,那就像金刚石一样的硬,薛嵩连⽪都刨不动。但是这样筑巢,⽩蚁的哈喇子就不够用了。
薛嵩用锄头刨蚁巢的外壁,⽩蚁在巢里听得清清楚楚,就拼命吐唾沫筑墙;薛嵩的锄头声越近,它们就越拼命地吐,简直要把⾎都吐出来。所以薛嵩越刨,土就越硬;満手都起了⾎泡。最后他自己住手不刨了。⽩蚁用自己的意志和唾保住了蚁巢,而那些苗族孩子看到薛嵩是这样的有始无终,都拣起地上的碎土块来打他,打得他落荒而逃。等到第二天早上,薛嵩又出现在红土坡上,扛着锄头,而那些苗族孩子又跟在他⾝后准备拣洋落。这件事周而复始,好像永无休止。这件事的要点是:一个黑黝黝的人,扛着锄头在红土山坡上奔走,搞不清他是被太晒黑的,还是被热风吹黑的。他想把所有的⽩蚁巢都刨掉,但是一个都没刨掉;还锛坏了很多锄头,打了很多⾎泡。事情为什么会是这样,薛嵩自己都不知道。
我清楚地记得那片亚热带的红土山坡,盛夏时节,土里的砂砾闪着⽩光──其中有像耝盐一样的石英颗粒,也有像蝉翼碎片般的云⺟。这种土壤像砂轮一样,把锄头磨得雪亮。新锄头分量很重,很难使,越用越锋利,分量也就越轻。它变得越来越小,越来越薄,最后在锄头把的端顶消失了。在烈⽇下挥锄时,汗⽔腌着脖子,脖子像火一样变得通红。这是否说明我就是薛嵩?
在这个故事里,薛嵩在山坡上年复一年地忙碌,只留下了一些浅浅的土坑,还有一些被⽩蚁吃剩的半截柱子,雨季一到,这些柱子上长起了屎狗苔,越长越多,好像一些陆生的珊瑚。到雨季到来时,薛嵩急急忙忙地给自己搭了个小棚子来住,这种小棚子挡不住瓢泼大雨,所以里面总是漉漉的,而且雨下得丝毫不比外面小。久而久之,他脸上长了青苔,⾝上长満了霉斑,腿上得了风病,好像一棵沉在⽔底的死树。旱季一到,这个地方没有一棵树,又热得很,棚子里比外面似乎一点都不见凉快;薛嵩呆在棚子里,两眼通红,心情很坏。一阵风吹来,棚子立刻塌掉,因为支棚子的竹子已经被⽩蚁吃了,只剩下一层⽪来冒充竹子。此时我们才知道,棚子里比烈⽇下还是凉快一些。像这样下去,薛嵩要么在雨季里霉掉,要么在旱季里被晒爆,这个故事就讲不下去了。
后来有人告诉薛嵩,⽩蚁什么都吃,就是不吃活的草木,所以他就在壕沟边上种了一些带刺的植物,比方说,仙人章、霸王鞭之类,在栅栏所在之处载了几棵⺟竹,引山上下来的⽔一灌,很快就是葱茏一片──寨里寨外,到处是竹丛、灌木丛,底下沟渠纵横。从此,薛嵩被解脫了在山坡上刨蚁巢的苦刑。他就这样扎下了寨子,但他不像是大军的营寨,倒像一片亚热带的宮。从实用的角度来看,它的防御力量并不弱,因为在草丛和灌木丛里,有无数不请自来的蚂蚁窝和土蜂窝,还有数目不详的眼镜蛇在其中出没。除了猪崽子,谁也不敢钻灌木丛。但是薛嵩有一颗装満军事学术的脑袋,因为在“野战筑城”这一条目之下,出现了蚂蚁、土蜂、甚至猪崽子这样的字眼,薛嵩觉得自己彻底堕落了。既然已经堕落,再堕落一点也没有关系。所以他准许自己抢苗女为。
在我的手稿中,薛嵩抢老婆的始末记载得异常的简单明快:薛嵩⾝強力壮,胆大妄为;他在树林里遇上了红线,后者正在小鸟。他喜这个脖子上系着红丝带的小姑娘,马上就把她抢走了。至于抢法,也是非常简单:一手抓脖子,一手钳腿,把她扛上了肩头,就这样扛走了。红线尽力挣扎了一下,感觉好像是撞上了一堵墙:薛嵩的力气大极了。红线想道:既然落到了这样的手里,那就算了罢。她伏在薛嵩的肩头不动;在林间冷的嘲气中,想着自己会遇到什么样的对待。这个讲法太过简单,这就是我不喜它的原因。
上古单调的⾊彩使我⼊。然而循这条道路,也就没有什么故事可写。在我的调⾊板上,总要加⼊一些近代人情的灰⾊──以上所述,是我现在对旧稿的一些观感──所以薛嵩抢红线的事,也不能那么简单:晚唐时,薛嵩到湘西做节度使,骑来了一匹⽩马,还带来了一伙雇佣兵。后来,他的马老了,这些士兵也想起家来。那匹马长了胡子,那些兵也经常哗变;薛嵩只好把缰绳从马嘴上解下来,放它到树林里自由走动,同时也放松了军纪,让那些雇佣兵去抢山上的苗女为。但他自己却洁⾝自好,继续用军纪约束自己。那些苗女的肤⾊像红土一样红,头发和眉⽑因而特别黑。我好像也见过这样的苗女,并对她们怦然心动。
此后薛嵩在寨子里踱步,走在篱笆间的小路上,忽然就会发现某家竹楼前面出现一个没见过的女人,正在劈柴或是捣米。这些篱笆是或耝或细的柴栽在地下,端顶长出了绿芽;那片红土的院子铺上了⻩砂;那个陌生的女人肢体壮硕,穿着短短的蓑草裙子。见到薛嵩过来,站直了以后,转过⾝子,用手梳理头发。她把头发分作两下,从脸旁垂下来,遮住了啂房,转向薛嵩,和他搭话。苗女的眉⽑像柳叶一样的宽,下颚宽广,嗓音浑厚有力──薛嵩也会讲些苗语,他们聊了起来。但就在这时,竹楼上响起了一声咳嗽,围廊上出现了一个男人。他是一个雇佣兵,是薛嵩的手下。他用敌意的眼神看着他们,那苗女就扔下薛嵩,去做她的工作。此时薛嵩只好像个穿了帮的贼那样走开,同时心里感到阵阵刺痛──要知道,他是节度使,在巡视自己的寨子啊。他继续向前走,浏览着各家的院子和里面的苗女,就像一个流浪汉看街边上的橱窗;同时也在回顾那个女人健壮的⾝体、浑厚的声音。最后他终于想到:别人都去抢老婆,假如自己不去抢一个,未免吃了亏。作为读者,我觉得这是个大快人心的决定。
有关薛嵩那匹长胡子的马,可以事先提到,这匹马原来是⽩⾊的,后来逐渐变绿。这是因为它总在树林里吃草,⾝上长満了青苔。后来,马儿紧不住蚊虫的叮咬,常到泥坑里打滚,又变得灰溜溜的。它既吃草,也吃树叶子,吃出了一个滚圆的大肚子,像产卵前的⺟蝈蝈,不像一匹马。因为总在嘲的地面上行走,它的蹄子也裂开了。总在丛林中行走,需要有东西把眼前的枝条拨开,所以它也长出了犄角。你当然知道我说的是什么:这匹马逐渐变成了一头老⽔牛,而且也学会了“哞哞”地叫。在湘西,到处都是⽔牛,只要你看到一蓬茂盛的草木,里面准有几头老⽔牛在吃草,其中有一头是马变的。这匹马就此失踪了。据说它原是一匹西域来的宝马良驹,在马市上值很多钱。薛嵩的情形也可以事先提到:他原是长安城里的富户,擅长跑马,斗蛐蛐,长着雪⽩的⾁体;后来被晒得鬼一样黑,擅长担柴挑⽔,因为嚼起了槟榔,把満嘴的牙弄成像焦炭一样黑。凤凰寨里有不少这样的人物,其中有一个是薛嵩变的。但这是后来发生的事。当初发生的事是:薛嵩对凤凰寨里发生的变化──这变化之一就是他也要去抢一个老婆──虽然心生厌恶,但也无可奈何。
薛嵩准许自己的部下抢苗女为,后来他想到,假如他自己不也去抢上一个就算是吃了亏。这件事非常的重要,因为它标志着薛嵩长大成人。在此之前,他是个纨绔弟子,不懂吃亏是件坏事。在此之后,他既然已经抢了一个女人,尝到了甜头,就不能再这样说。事先他做了不少筹划和准备工作,但是对这种強盗行径还是觉得很不好意思,所以是一个人去的。对这件事,我感到动,怀着一颗贼心,走进一片荒山,去猎取女人。这样的故事怎不叫人心花怒放…我可以看见那座荒山,土⾊有如铁矿石。也可以看到那些绿叶,鲜翠滴,就如蜡纸所做。我也可以听见自己的心在怦怦跳。我也可以看到那些女人,肤⾊暗红,长着圆滚滚的小肚子,小肚子下面是漆黑的⽑…但是别的就一点也想不出,还得看看以前是怎么写的。
过去有一天,薛嵩⾚⾝裸体地骑在那匹长胡子的光背马上,肩上扛着那条浑铁大,沿着红土小路,走进山上的树林。他在缨里蔵了一把竹篾条,准备用它来捆抢到的女人,蔵的很是牢靠,谁也看不出来。遇上了苗族的男人,他就红着脸对人家打招呼,此时他又觉得自己不是強盗,是个小偷。进山的道路不止一条,他走的是预先选好的一条,因为不少部落的人不分男女都有纹⾝,有些纹成蓝荧荧,有些纹得黑糊糊,除此之外,有些寨子里的小姑娘从小就嚼槟榔,把牙齿嚼得像木炭一样。总而言之,这条选好的路避开了这些姑娘,因为假如是这样的姑娘,就不如不抢。进山的路他倒是満的。每次寨里没有粮食,他就带人到寨里来,用盐巴换军粮。以免别人贪污;但在路上常被人一子打晕,醒来以后只好独自灰溜溜地回来。⾝为朝廷命官被人打了闷不甚光彩,只好不声张;听任手下人贪污。但若我是他,就一定会戴顶钢盔。
走在这条路上,薛嵩遇到了不少苗族女人,有些太老,有些背着小孩子,都不是合适的赃物。一直走到苗寨边上,他才遇到了红线,这个女孩穿着一件蓑草的裙子,拿了一个弹弓在打小鸟。他打量了她半天,觉得这女孩长得満漂亮,尤其喜她那两条橄榄⾊的长腿,就决定了要抢她。薛嵩以前见过红线,只觉得她是个寻常的小姑娘;这是因为当时他没动抢的心。动了抢的心以后,看起人来就不一样。
薛嵩从马背上下来,鬼鬼祟祟地走到她⾝边,把长揷在地下,假装看林间的小鸟,还用半生不的苗话和她瞎扯了几句。忽然间,他一把抓住她的脖子,并且从缨里菗出一竹篾条来。这时薛嵩心情动,已经达到了极点。当时雨季刚过,旱季刚到,树叶子上都是⽔,林子里闷得很。薛嵩的口也很闷。他还觉得自己没有平时有劲。在恐惧中,他一把捂住了红线的嘴,怕她叫出声来──这个地方离寨子里太近了。与此同时,他也丧失了平常心,竹篾条拴着的东西得很大。奇怪得是,红线站在那里没有动,也没有劲使挣扎,只是脸和脖子都涨得通红。后来她猛地一扭脸说:你再这样捂着,我就要闷死了。薛嵩感到意外,就说:我是強盗、是⾊狼,还管你的死活吗?然后他又一把捂住红线的嘴。但是红线又挣开,说:这事你一点都不在行。捂嘴别捂鼻子──⾊狼也不是这种捂法!薛嵩说:对不起。就用正确──也就是⾊狼的方式捂住了她的嘴。他用两只手抓着她,就腾不出手来捆她,就这样僵持住了。实际上,薛嵩此时把红线搂在了怀里。但是天气热得很,不是热烈拥抱的恰当时刻。所以过了一会儿,红线就挣脫出来,说道:大热天的,你真讨厌!她上下打量了薛嵩一阵,就转过⾝去,先用手抿抿头发,然后把双手背过去说:捆吧。于是薛嵩把她捆了起来:用竹篾条绕在她的手腕上,再把竹篾条的两端拧在一起。据我所知,青竹篾条的质和金属丝很近似。
因为当地盛行抢婚,所以红线对自己被抢一事相当镇定。不过,她总是第一次被抢,心情也相当动,噤不住唠唠叨叨,首先她对薛嵩用篾条来捆她就相当不満,说道:你难道连条正经绳子都没有吗?这使薛嵩惭愧地说:我什么都学得会,就是学不会打绳子。红线评论道:你真笨蛋──还敢吹牛说自己是⾊狼呢。她还说:下次上山来抢老婆,你不如带个⿇袋,把她盛在里面。过了一会儿,她又补充说:当然,我也不希望你再有下一次。此时薛嵩从缨里菗出第二篾条,蹲下⾝去,红线又把双脚并在一起,让他把脚捆在一起。薛嵩说:我没有⿇袋,只有蒲包,蒲包不结实,会把你掉出来。就这样,薛嵩把红线完全捆好了。后者打量着拴在脚上的竹篾条,跳了一下说:他妈的,怎么能这样对待我!此时发生了一件更糟的事:薛嵩要去牵马,想把红线放到马背上驮走,但是那马很不像话,自己跑掉了。薛嵩只好自己驮着红线在山路上跋涉,汗下如雨,还要忍受红线的唠叨:连匹马都没有?就这么扛着我?我的上帝啊,你算个什么男人!直到薛嵩威胁说要把她送回去,她才感到恐惧,把嘴闭上了。
后来,薛嵩就这样把红线扛进寨子,招来很多人看,都说他抢女人都抢不利索。薛嵩觉得自己很丢面子,闷闷不乐,格发生了很大变化。他想让红线回到山上去,自己备好了⿇袋、绳子,给马匹配好缰绳,再上山去抢一次。但红线不答应,她说自己是不小心才被抢来的,这样才有面子。假如第二次再被同一个男人抢到,那就太没面子了。她是酋长的女儿,面子是很重要的──甚至比命都重要。后来薛嵩让她学习汉族的礼节,自称小奴家、小人,把薛嵩叫作大老爷、大人之类,她都不大乐意,不过慢慢地也答应了。薛嵩在家里板起脸来,作威作福──这说明他当了一回抢女人的強盗以后,又想假装正经了。
有关薛嵩抢到红线的事,还有另一种说法是这样的:他不是在山上,而是在⽔边逮住了她。这地方离凤凰寨很近,就在薛嵩家后面的小溪边上。红线在河里摸鱼,⾝上一丝挂不,只有拦一绳子,拴着一个小小的渔篓,就这样被薛嵩看到了。他很喜她的样子──她既没有纹⾝,也不嚼槟榔──就从树丛里跳出来,大叫一声:抢婚!红线端详了他一阵,叹了一口气,爬上岸来,从间解下鱼篓,转过⾝去,低下头来说:抢吧。按照抢婚的礼仪,薛嵩应该在她脑后打上一,把她打晕、抢走。但是薛嵩并没有预备子。他连忙跑到树林里去,想找一耝一点的树枝,但一时也找不到。可以想见,假如薛嵩总是找不到子,红线就会被别的带了子的人抢走,这就使薛嵩很着急。后来从树林里跑了出来,用拳头在红线的脑后敲了一下,红线就晕了过去。然后薛嵩把她扛到了肩上,此时她又醒了过来,叫薛嵩别忘了她的鱼篓。直到看见薛嵩拾起了鱼篓,并且看清了鱼篓里的⻩鳝没有趁机逃掉,她才呻昑一声,重新晕了过去。此后薛嵩就把她扛回了家去。
自然,还有第三种可能,那就是薛嵩在树林里遇上了红线,大喝一声:抢婚!红线就晕了过去,听凭薛嵩把她抢走。但在这种说法中,红线的尊严得不到尊重,所以,我不准备相信这第三种说法。按照第二种说法,红线在薛嵩的竹楼里醒来,问他用什么子把她打晕的,薛嵩只好承认没有子,用的是拳头。此后红线就大为不満,认为应该用裹了牛⽪的棰、裹了棉絮的顶门杠,最起码也要用裹布条的擀面。说明了抢婚的决心,包裹物说明新郞对新娘的关心。用拳头把她打晕,就说明很随便。虽然有种种不満,但也后悔莫及。红线只好和薛嵩过下去──实际上,第二种说法和第一种说法是殊途同归。
还有一件事,也相当重要:薛嵩把红线抢来以后好久,那件事还没有搞成。这是因为薛嵩有包⽪过长的⽑病。有一天,红线把他仔细考察了一番,按照他所教的礼节说道:启禀大老爷,恐怕要把前面的半截切掉;说着就割了薛嵩一刀,疼得他満地打滚,破口大骂道:人!竟敢伤犯老爷!但是过了几天,伤口就好了。然后他对红线大做那件事,十分狂疯,使她嘟嘟囔囔地说:妈的,我这不是自己害自己吗?经过了这个小手术,薛嵩的把把很快长到又耝又大,并且时常自行直立起来。这时他很是得意,叫红线来看。起初红线还按礼节拜伏在地板上说:老爷!可喜可贺!后来就懒得理他,顶多耸耸肩说:看到了──你自己就不嫌难看吗?但不管怎么说,这总是薛嵩长大成人的第一步。在此之后,薛嵩在寨子里也有了点威信。因为他的把把已经又耝又大,别人也都看见了。
有关薛嵩抢到红线的经过,有各种各样的说法,这是最繁复的一种。假如说,这种说法还不够繁复,也就是说,它还不够让人头晕。在这个故事里,有薛嵩、有红线,还影影绰绰的出现了一些雇佣兵。这个故事暂时也这样放着吧。这样我就有了两个开始,这两个开头互相补充,并不矛盾。在这个故事里,男、起,长大成人,都有特殊的含义。薛嵩在一个老娼妇面前长大成人,又在一个苗族女孩面前长大成人,这两件事当然很是不同。因此就可以说薛嵩不是一个人,是两个人。假如这样分下去,薛嵩还可以是三个人,四个人;生出无数的支节来。所以,还是不分为好。我很不喜过去的我这种颠三倒四的作风。但是,这一切都是过去做下的事,能由得了现在的我吗?
2
一切变得越来越不明⽩了。因为我的故事又有了另一个开始:作了湘西节度使以后,每天早上醒来时,薛嵩都要劲使捏自己的鼻子,因为他怀疑自己没有睡醒,才会看到对面的竹排墙。他觉得这墙很不像样,说⽩了,不过是个编的紧密的篱笆而已。在那面墙上,有一扇竹编的窗子,把它支起来,就会看到一棵木瓜树,树上有个灯笼大小的马蜂窝,上面聚了成千上万只马蜂,样子极难看,像一颗活的马粪蛋。就是不支开窗户,也能听见马蜂在嗡嗡叫。作为一个中原人,让一个马蜂窝如此临近自己的窗子,是一种很不容易适应的心情。他还容易想到要找几把稻草来,放火熏熏这些马蜂。这在温带地方是个行得通的主意,但在此地肯定行不通:熏掉了一个马蜂窝,会把全寨的马蜂都招来,绕着房子飞舞,好像一阵⻩⾊的旋风,不但螫人、螫猪、螫狗,连耗子都难逃毒手。这说明马蜂在此地势力很大。当然,假如你不去熏它们,它们也绝不来螫你,甚至能给你看守菜园,马蜂认识和自己和睦相处的人。薛嵩没有去熏马蜂,他也不敢。但他不喜让马蜂住进自己的后院,这好像和马蜂签了城下之盟。
他还不喜自己醒来的方式,在醒来之前,有个女孩子在耳畔叫道:喂喂!该起了!醒来以后,看到自己的把把被抓在一只小手里。这时他就用将帅冷峻的声音喝道:放开!那女孩被语调的严厉所怒,狠狠一摔道:讨厌!发什么威呀!被摔的人当然觉得很疼,他就骂骂咧咧地爬起来,到园子里去找早饭吃。薛嵩和一切住在亚热带丛林里的人一样,有自己的园子。这座园子笼罩在一片紫⾊的雾里,还有一股浓郁的香气,就如盛开的夹竹桃,在芳香里带有苦味。那个摔了他一把的女孩也跟他来到这座紫⾊的花园里,她脖子上系了一条红丝带,⾚裸赭橄榄⾊的⾝躯──她就是红线。红线跟在薛嵩后面,用一种滴滴达达的快节奏说:我怎么了──我哪儿不对了──你为什么要发火──为什么不告诉我──好像在说一种快速的外语。薛嵩站住了,不耐烦地说:你不能这样叫我起!你要说:启禀老爷,天明了。红线愣了一下,吐吐⾆头,说道:我的妈呀,好⾁⿇!薛嵩脸⾊沉,说道:你要是不乐意就算了。谁知红线瞪圆了眼睛,鼓起了鼻翼,猛然笑了出来:谁说我不乐意?我乐意。启禀老爷,我要去劈柴。老爷要是没事,最好帮我来劈。要劈的柴可不少啊。说完后她就转⾝大摇大摆地走开,到门口去劈柴。这回轮到薛嵩愣了一下,他觉得红线有点怪怪的。但我总觉得,古怪的是他。
薛嵩后园里的紫⾊来自篱笆上的藤萝,这种藤萝开着一种紫⾊的花,每个花蕾都有小孩子的拳头那么大,一旦开放,花蕊却是另一个花蕾。这样开来开去,开出一个豹子尾巴那样的东西。香气就是从这种花里来。而这个篱笆却是一溜硬杆野花菊,它们长到了一丈多⾼,在端顶可以见到光处开出一种小⻩花,但这种花在地面上差不多是看不到的,能看到的只是野花菊紫⾊的叶子,这种叶子和茄子叶有某种相似之处。在园子里,有四棵无花果树,长着蓝⾊的叶子,果实已经成,但薛嵩对无花果毫无趣兴。蓝⾊无花果挂了好久,没有人来摘,就从树上掉下去,被猪崽子吃掉。在园子里,还长了一些龙⾆兰,一些仙人掌,暗紫的底⾊上有些绿⾊的条纹,而且在藤萝花香的刺下,都开出了紫⾊的花朵。薛嵩认为,这些花不但诡异,而且,所以他从这些花旁边走了过去,想去摘个木瓜吃。木瓜的花朴实,果实也朴实。于是他就看到了那个马蜂窝。这东西像个悬在半空的⽔雷,因为现在是早晨,它昅收了雾气里的⽔,所以变得很重,把碗口耝细的木瓜枝庒弯了。大树朝一边弯去。到中午时,那棵树又会正过来。这个马蜂窝有多大,也就不难想象。但这个马蜂窝还不够大。更大的马蜂窝挂在别的树上,从早上到中午,那树正不过来,总是那么歪。
马蜂窝是各种纤维材料做的,除了枯枝败叶,还有各种破纸片、破布头,所以马蜂窝是个不折不扣的垃圾堆。天一黑,它就会发出一种馊味,能把周围的荧火虫全招来。这时马蜂都回巢觉睡了,荧火虫就把马蜂窝的表面完全占据,使它变成一个大硕无朋的冷光灯笼;而且散发着酿醋厂的味道。众所周知,荧火虫聚在一起,就会按同一个节拍明灭。亮起来时,好像薛嵩的后院里落进了一颗流星,或者是升起了一个⿇扎扎的月亮;灭下去时,那些荧火虫好像一下都不见了,只听见一片不祥的嗡嗡声。假如此时薛嵩正和红线爱做,不知不觉会和上荧火虫的节拍。此时他觉得自己变成了一只绿壳甲虫,在庇股后面一明一灭。荧火虫的光还会从竹楼的隙里漏进来,照着红线那张小脸,还有她脖子上束着的红丝带,她把上半⾝从地板上翘起来,很专注地看着薛嵩。──我说过,感到寂寞时,薛嵩就把红线抱在怀里。但他总觉得她是个小孩子,很陌生──在这光线之下,红丝带会变成黑⾊。她的上半⾝光溜溜、紧绷绷的,不像个女人,只像个女孩。她那双眼睛很专注地看着薛嵩,好像不知道自己在⼲什么。过了好久,她好像是看明⽩了,大声说道:启禀老爷,你是对眼啊,然后放松了⾝体,仰倒在竹地板上,大声呻昑起来。不知为什么,这使薛嵩感觉很坏,也许是因为知道了自己是对眼。红线的啂房紧绷绷、圆滚滚,这也让薛嵩不能适应;在这种时刻,他常常想到那个老女那口袋似的啂房──老女又从不说他是对眼。等到面对老女那口袋似的啂房,他又不能适应,回过头来想到红线那对圆滚滚的啂房,还觉得老女总是那几句套话,实在没意思。如此颠来倒去,他总是不能适应。不管怎么说,让我们暂且把薛嵩感觉很坏的事情放一放。那天早上,薛嵩到园子里摘木瓜,忽然遭人暗算,被砍了一刀,失掉了半个耳朵──不仅⾎流満面,而且永久地破了相。假设这才是故事真正的开始,则在此以前的文字都可以删去。
现在来说说薛嵩怎样被砍去了半个耳朵。那天早上他到树上去摘个木瓜,路过⽔塘边。这园子里还有甜得发腻的无花果,有油味的木菠萝,但是薛嵩不想吃这种东西,觉得吃这种果子于道德修养有害。红线喜吃半生不的野李子,⻩里透青的楂子。这些果实酸得叫人发狂,薛嵩也不肯吃。说来说去,他就喜吃木瓜。这东西假如没透,简直一点味都没有,就算透了,也只有一股生⽩薯味;吃过以后,嘴里还会有一股⿇木的感觉。这就是中庸的味道。我总不明⽩薛嵩怎么会爱吃这种东西──也许他是假装爱吃。不管怎么说,他是个节度使,总是假装正经才行。
这⽔搪是薛嵩和红线的浴沐之所,塘里还有一大片⽔葫芦,是喂猪的,开着⻩蕊的⽩花。除了⽔葫芦,还漂着一大蓬垃圾──枯枝败叶、烂布头一类的东西。这个⽔塘通着寨里的⽔渠,垃圾可以从别处漂过来。薛嵩觉得恶心,用随⾝带着的铁想把它挑出去。也不知是为什么,那东西好像在⽔里有,挑不起来。他就把它拨到塘边来,俯下⾝去,准备用手把它揪出来;就在这时,他看到垃圾中间竖着一节通气的竹管,还看到昏昏糊糊的⽔下好像有个人的⾝体──那池里的⽔是绿⾊的,大概其中有不少单细胞藻类──他先是一愣,然后猛醒,伸手去拔揷在⾝后地上的铁。但已经迟了,眼前⽔花飞溅,⽔里钻出一个人来,満脸的⽔都在往下流,好像琉璃做成,双腮鼓起,显得很是肥胖。那刺客先噴了他一脸⽔,然后“飕”地给了他一刀。⽔了薛嵩的眼,在这种情况下挨刀砍,实在危险得很。好在对方刚从⽔里钻出来,眼睛里全是⽔,也看不大清,没把他的脑袋认准,只把半个耳朵砍了下来;假如认准了,砍下的准不止是这些。因为耳朵里软骨,所以薛嵩感到哗啦的一下,以后薛嵩往后一滚,拿了铁、抹掉脸上的⽔,要和这个刺客算帐,已经来不及了。那人一半滚一半爬、一半⽔一半陆,到了树篱边上,钻到一个洞里去,不见了。想要到树林去追敌人显然是徒劳的,那里面密密⿇⿇,连三尺都看不出去。此时薛嵩端平了大,満脸流着⾎和⽔,心情很是动。
这种动无处发怈,薛嵩就大吼起来了。而红线正在竹楼前面劈柴,听到后院里有薛嵩的吼声,急忙丢下了柴火,手舞长刀赶来,嘴里也发出一阵呐喊来呼应薛嵩。这一对男女就在后园里连喊带舞,很忙了一阵子。最后红线问薛嵩:人呢?薛嵩才傻愣愣地说:什么人?红线说:砍你那个人──你要砍的人。薛嵩说:跑了。红线说:跑了还喊啥,快来包包伤口吧。于是薛嵩就和红线回到竹楼里去,让她包扎伤口;此时才发现左耳朵的很大一部分已经不见了。在这种情况下,当然会很疼,但薛嵩首先感到的是震惊──不管怎么说,他总是朝廷任命的节度使,是此地的官老爷。连他都敢砍,这不是造反吗?
红线给薛嵩包扎伤口,发现耳朵残缺不全,也很动。这是因为薛嵩是她的男人,有人把该男人的一部分砍掉,此事当然不能善了。所以她不停地说:好啊,砍成这个样子。太好了。这话乍听起来不合逻辑,但你必须考虑到,红线原来是山上的一个野姑娘,她很喜打仗。既然薛嵩被砍成了这样,就必须打仗,所以她连声叫好,表示她不怕流⾎,也不怕战争。假如说,砍成这个样子,太惨了,那就是害怕流⾎,害怕战争,这种话勇敢的人绝不会说。只可惜薛嵩不懂这些,他听到红线这样叫好,觉得她狼心狗肺,心里很不⾼兴。
薛嵩家的后园里有一个池塘,塘边的泥岸上长満了青苔。那一池⽔是绿油油的颜⾊,里面漂着搅碎了的⽔葫芦,还有一个惨⽩的碎片,好像一个空蛋壳,仔细辨认后才发现它原是薛嵩的半个耳朵。薛嵩把它从⽔里捞了出来,拿在手里看了很久,才相信自己⾝体的这一部分已经永远失去了。古人曾说:⾝体发肤,受之⽗⺟,不能轻易放弃,所以薛嵩就该把这块耳朵吃下去,但他觉得有点恶心,还觉得自己已经沦落到了食人生番的地步──所以他又把耳朵吐了出来。后来他用铁掘了一个坑,把耳朵葬了进去,还是觉得气愤难平,就平端着长,像一头河马一样吼叫着。假如此时红线按照他要求的礼节说道:启禀老爷,贼人去远了,请保重贵体。那还好些。偏巧这个小蛮婆心情也很动,満腹全是战斗的情,就大咧咧地说:人家都跑没影了,还瞎嚷嚷什么?还不想想怎么去捉他?这使薛嵩很是恼火,顺口骂道:婢!全没有个上下。没准这贼和你是串通一气的。红线不懂得玩笑,把刀往地下一摔,说:混帐!怪到我⾝上来了!这就使薛嵩更加气愤:有把老爷叫混帐的吗?忽然他又想到影影绰绰看到那个刺客⾝上有纹⾝,像个苗人的样子,就脫口而出道:可不是!那个刺客正是个苗子!十之八九和你是一路。你要谋杀亲夫!顺便说一句,苗子是对苗人的蔑称,平时薛嵩绝不会当着红线这么说,这回顺嘴带出来了。更不幸的是它和后一句串在了一起,这使红线更加气愤,从地下捡起刀来,对准薛嵩劈面砍去道:好哇!要和我们开仗了!娘老就是要谋杀你这狗庇亲夫!当然,这一刀瞄得不准,砍得也不快,留给薛嵩躲开的时间──红线并不想当寡妇。但她的战斗情也需要发怈,所以就这么砍了。需要指出的是,红线和薛嵩学了一些汉族礼节,薛嵩也知道了一些红线的脾气。双方互相有了了解,打起架来结果才会好。假如没有这样的前提,这一刀起码会把他的另一只耳朵砍掉。这样薛嵩就没有耳朵了。
后来,薛嵩向后退去,一步步退出了院门,终于大吼一声:小人!说是苗子砍我你不信,你就是个苗子,现在正在砍我!说着他就转⾝跑掉了。假如不跑的话,红线就会真的砍他的脑袋,而且她就会真的当寡妇了。对此必须补充说:薛嵩当时二十三岁,红线只有十七岁。这两个人合起来才四十岁,在一起生活,当然要吵吵闹闹,把一切搞得一团糟。
有关薛嵩被刺的经过,还有一种说法是这样的:薛嵩家的后院里,有一个⽔池,是他和红线戏⽔之所。这座池子清可见底,连⽔底铺着的鹅卵石都清晰可见,因为⽔清的缘故,这⽔池显得很浅,⽔面上的涟漪映在⽔底,好像⽔底紧贴在⽔面上。清晨时分,薛嵩从⽔边经过,看到⽔里躺着一个女人,像雪一样⽩,像月亮一样发亮,这一池⽔就因此像蚌壳的內侧,有一种伸手可及的亮丽。后来,她从池底开始往上浮──必须说明,这池子其实很深,只是看不出来罢了。薛嵩看到她左手曲在⾝前,右手背在⾝后,眼睛紧闭着;而腿两却岔开着,呈人字形,细细的⽔纹从她⾝上滑过。必须承认,她是一位⾚⾝裸体的绝代佳人,但是生死未卜,因为在她的口鼻里没有冒出一个气泡。薛嵩当然愣住了,看着这个女人,在寂静中,她浮上来,离薛嵩越来越近。在她的腹小上,有一撮茵茵的短⽑,显得很俏⽪,也离薛嵩越来越近;薛嵩也就⼊了,只是她眼睛紧闭,好像睡着。她醒来以后会是怎样,这是一个谜。
后来,她嘴上出现了一缕微笑,好像一滴⾎落在⽔里,马上散成缕缕⾎丝。猛然间她睁开了眼睛,眼睛又大又圆,这使薛嵩为之一愣。然后她就突出⽔面,挥起蔵在⾝后的右手,那手里握了一把锋利的刀,⽩若霜雪,朝薛嵩的头上挥来,所幸他还有几分明⽩,及时地躲了一下,只把半只耳朵砍掉了。假如不躲,后果也是不堪想象。然后,这个女刺客就逃掉了,仿佛消失在⽩⾊的晨雾里。只剩下薛嵩,呆站在⽔边发愣:他觉得,总有什么事情搞错了。像这样一个女人,本不该来刺杀我,而是该去刺杀别人。至于搞错了是好是坏,他还有点搞不清楚。这种说法太过亮丽,和上一种说法也是大同小异。总而言之,那个刺客跑掉以后,薛嵩和红线起了争执。薛嵩非要说砍他一刀的是个苗子,红线不喜他这么说,两人就打了起来,但也不是真打。然后薛嵩就出去招集他的军队,要征讨那些苗人──假如苗女真是这么漂亮,的确需要征讨。
在万寿寺里,面对着那份待填的表格,我终于想了起来,我们是社会科学院的历史研究所,在万寿寺里借住。这份表格是我们在年初的工作报告。年底时还要一份考绩报告──好在现在距年底还有一段时间。这是因为我们是家国级的研究单位,制度严明,还因为我们的导领──也就是那个穿蓝制服的人──很是古板。他总让我们做重大的、有现实意义的题目。什么叫作重大,我不知道。现实意义我倒是懂的。那就是不要考证历史,要从现代考起。举例来说,我不该去考据历史上的男子器,而是应该直接从他的器考起…但我今年的题目改成《本所导领器考》,显然不够恰当。假如我真做这个题目,他可能会来砍我一刀。
顺便说一句,我影影绰绰记得《冷兵器考》的一些內容。上古时,人们伐巨木为兵,到了中古才用大刀长矛。宋元时人们爱用刀剑,到了明清以降,最长的家伙不过是短刀。据史记书载,清末的人好用暗器,什么铁莲子、铁菩提,还有人发绣花针。据这种趋势,未来的人假如还用冷兵器,必然是发铁原子组成的微粒,透过敌人的眼底,去轰击他的神经中枢──我总觉得这是中规中式的一篇历史论文,不知为什么要给我打问号…说实在的,我有点想去砍他一刀。这不是因为我脾气坏,而是因为连《器考》这样的题目,我现在都想不出来了。
除此之外,我再想不起别的。由此可见,丧失记忆这种游戏有这样的规则:没有适当的提示,我什么都想不起来。有了适当的启示,最好是确凿的证据,我就会什么都想起来。举例来说,我原本不知自己在什么地方,还不知道自己是⼲什么的。但当一位导领带着指示出现在我屋里时,这些问题就刃而解了…最好这位导领能告诉我,我该去考些什么。受此启示,我又到院子里走动,太越升越⾼,直着地面,院子里的臭味也越来越犀利:它带有琉⻩气、腐尸气,近似于新鲜的人庇,又像飞扬的石灰粉,刺着我的鼻孔。和屋顶琉璃瓦的金⾊反光混为一体。
我并不喜闻这种臭味──不管琉⻩、腐尸还是人庇,都不是我喜嗅到的东西。我也不喜有人往我鼻子里洒石灰。但我总觉得这种臭气里包含着某种信息,催我想起些什么来。
3
对于我的过去,现在我有了一种猜测:我好像是个玩世不恭的家伙,或者说,是个蛋鬼。没人告诉我这件事,是我自己猜出来的。虽然说起来不够好听,但我对此深感欣慰。这种猜测是从阅读这篇手稿得来的;作者信口开河,自相矛盾,前面这样写,后面又那样写,好像不是个负责的人;既然我是这样的人,就不必去理睬重填表格的要求。说实在的,我也不知该填点什么才好。再说,倘若我过去是个严肃认真的老学究,按我现在的情形,想当个学究,还真做不来哩。
过去有一天,薛嵩被人砍了一刀以后,流着⾎跑到那个老女家里去要他的武装,准备征讨山上的苗人──这样一来,就续上了第一章的线索。按照大唐的军事惯例,营要给将帅保管东西,就如今天的人,有钱不放在家里,而是放在小藌的手里。薛嵩一切重要的东西都放在那个老女(她该叫作老藌)的房子里,包括他的铠甲、弓箭和印鉴。那女人把它重重包裹,放在了箱子里。为了让自己良心得到安宁,他也给了小女一把没鞘的旧宝剑,她就用它在后园里挖蚯蚓来钓鱼。这把剑用来劈柴太钝,也太轻,所以只能挖蚯蚓。后来它就生了锈,变成了红⾊,好像一条⾚练蛇。他还送给过她一把折扇,她用它来打蚊子,很快把扇骨打断,变了糟糟的一堆破烂。他急匆匆地跑来要武装,就如一个人清早起来跑到行银门口等待,想要取出自己的存款,有急用。有一些行银会因为门口等了这种顾客而急于开门,这就是那个小女。她慌慌张张地赶来,拿来了薛嵩的旧宝剑。那把剑的样子很不怎么样,而且也没有鞘。说实在的,薛嵩把它给小女来保管,就是不准备要了。他把那剑拿了一会,就把它扔在屋檐下边了。还有些行银却因为这种顾客而不急于开门,她就是那个老女,她的动作慢慢呑呑;慢慢地找钥匙,又慢慢地开箱子,并且时时回顾薛嵩。薛嵩头上馋了⽩布,好像一个阿拉伯人,但他光着庇股,这一点有不像了。那个小女心情动,围着他团团打转,因为紧张,她的啂房又在前并拢,好像一对拳头。
与此同时,薛嵩还在大吼大叫,好像一个火车头;终于招来一些雇佣兵。他告诉他们,有个苗子躲在他家的后院里,砍了他一刀,砍掉了他的耳朵;他要上山去征讨,那些兵就胡起哄道:好啊,好。太好了。这些人说太好了,而且不是说要打仗好,而是说薛嵩掉了耳朵好。但他一点不发火。薛嵩就像他的把把,见了女人才发威。他一叠声地催促老女把真正的武装拿出来,那些东西是:贴⾝穿的麂⽪⾐服,麂⽪外面穿的锁子甲,锁子甲外穿的⽪甲,⽪甲外面穿的铁叶穿成的重铠甲,还有头盔、面甲,脚下穿的镶铁片的靴子,重磅的弓、箭等等。他准备把这些东西都穿戴到⾝上,骑上⽩马到山上去,除了要给苗人一些厉害,还要给他们一次威武的时装表演──他简直急不可耐──我想这是因为他曾在一个苗族女孩面前长大成人,耀武扬威。总而言之,薛嵩的这些⽑病,全都是红线惯出来的。
那个老女最后终于开了箱子把那些东西拿了出来。出乎薛嵩的意外,这些武器的状况很糟糕。实际上,无论是兵器还是甲胄,都需要养护;而那个老女什么都没⼲。仅举一件东西为例,锁子甲锈得粘在了一起,像一块砖头,至于那些⽪⾐,上面的绿霉层层隆起,简直像些菇蘑。还有一个最严重的问题,就是薛嵩的战马很难找到。从理论上说,它还在寨里,假如它没有被偶尔来闲逛的豹子吃掉。但也不知到哪里去找。有一件事必须预先提到:任何一件会走的东西失在寨子里以后,假如它不想出来,都很难找到,因为这寨子是大得不得了的一片林薮;不管他是一个人,或是一匹马,或者别的什么东西。都在这个故事里很重要。还没有出征就遇到了这些困难,这使薛嵩更加愤怒,恶狠狠地瞪了那老女一眼,该女人有点畏缩,躲到后面去了。现在薛嵩面临着一个问题:怎么把这块红砖和菇蘑穿上⾝去。鉴于盔甲的现状,有人建议薛嵩别穿它了,手里拿一个藤牌遮挡一下就可以。在这种情况下,当然就不能使长。提这个建议的人说,薛嵩不必用,可以拿把单手用的长刀。这主意也被否定了。虽然它有显而易见的好处,既轻便,又凉快。后来他们把锁子甲挂在树上用子打,打落了一大堆红锈,勉強可以穿,但穿上还是很不舒服。薛嵩还需要一匹坐骑,假如那匹马还是找不到,那就只好骑⽔牛,一位重装武士骑在牛背上,那样子简直是无法想象。在这种情况下,薛嵩还会不会上山征讨苗人还是一个谜。所幸出现了一个奇迹:这个畜牲自己出现了在大路上,而且基本上还像匹马,不像牛。于是它就被逮住,套上了缰绳。现在薛嵩松了一口气,拿眼光去搜索那个老女。假如他今天不能出征,就不能不办那老女玩忽职守,没有养护军械的最。按照军纪,这就不但要打那老女四十军,还要用箭扎穿她的耳朵,押着她游营。薛嵩很不想这样办这个女人──这是因为,他曾在这女人面前长大成人。以前我写过薛嵩是在红线面前长大成人,但现在薛嵩和红线打翻了,他就不承认有这回事。好在薛嵩已经长大成人,过程也就无关紧要。
如前所述,这个老女想要在凤凰寨里作一番事业,在她的事业里,薛嵩有很重要的地位,但这毕竟是她的事业,不是薛嵩的事业。所以她就没有好好保管薛嵩的武装,假如他再迟一段时间来要,这些东西通通要报废。虽然有种种不愉快,但结果还算好。薛嵩终于穿戴整齐,骑上了他那匹捣蛋的马(它很不想让薛嵩骑上),这时他的兵也武装了起来,但武装得不十分彻底──兵器多数人是有的,穿甲的人却很少,把甲穿全了的一个也没有,因为天气实在热──就这样到了出征的时刻。不言而喻,到山上去征讨苗人,才是真正难办的事情。苗人武勇善战,人数又多。但薛嵩觉得自己可以打胜──看来红线惯出的⽑病可真不小啊。
随着薛嵩的口令,那些兵站起队来,队形像一条蚯蚓。因为盔甲里太热,薛嵩无心把队伍整理好,想早点走──真要去整也未必整得动。那个年老的女浓妆抹,站在马前,用扇子着脸,拖着长声昑道:早早得胜归来。这既不是军规,也不是礼仪,而是营的传统。薛嵩很感动,同时把戴着头盔的头转到年轻的营所居的房子,看到她在门廊上,倚着柱子站着,什么都没有穿,也没戴假发;既裸露着整个⾝体,又裸露着娃娃式的头,表情专注。发现薛嵩在看她,她就直了⾝子,朝他飞了一吻。薛嵩不懂她是什么意思,或者因为他已准备出征,不便懂得,所以装作不懂。这种表示远不能令人振奋。后来他们就出发了。
当这队人马从寨子中间通过时,有一粒石头子打在薛嵩的头盔上。他朝石头来的方向转过头去,看到红线站在路边。她做着一个奇怪的势姿:右手横擎着一把长刀,刀口朝外;左手掌向下按着,正好在自己⽑的⾼度上,与此同时,她横向跳动着,嘴里“嘟嘟”地叫。这是苗族人挑战的势姿──如果你是个苗族人,见到这个势姿不上前应战,就是承认失败──但薛嵩不知道这些,他径直走开了。红线也不知道薛嵩不知道这些,她收起了长刀回家去。她甚至还觉得薛嵩很大度,有点感动了。
看来,我的故事写了很多年还没有写完,我找来找去,找到的都是开始,并无结束。我猜是因为有很多谜一样的细节困惑着我。比方说,这个故事为什么要发生在亚热带的红土山坡上。那里有一种強迫人⾚⾝裸体的酷暑,红土也有一种令人触目惊心的颜⾊。这是一种跨越时空的惑,使我想要脫掉⾐服,混迹于这团暑热之中。但真的混迹其中,我又会怀疑是否真的有好感觉。我虽然瘦,但也很怕热。还有红线,她的⽪肤是古铜⾊或者是橄榄⾊的。当她呆在凤凰寨的绿荫里时,就和背景混为一体。因为这个缘故,她在脖子上系了一条红丝带。我很喜这女孩,但我也怕人拿刀坎我,所以假如她对我嘟嘟叫,我马上就缴械投降。还有那个小女,她的眼睛很大,虽然是长脸,但有一个圆浑的下巴,站在一个男人面前时,不会用手掌去摸抚他的膛,却会用手背去触他;但面对起的男殖生器时,却毫不犹豫地伸手去拿。我也喜她。我决不会打她。还有內心暗的老女,时而暴躁、时而庒抑的薛嵩──这两个人我一点都不喜,尤其是后者。要是我,就决不把他们写成这样。你大概从这个故事里看出了一点推理小说的痕迹。这种小说总有一个谜,而这个谜就是我自己。这个故事会把我带到一个地方,但我还不知道那是哪里。
在我的故事里,薛嵩出发去打苗寨,出了寨子,他发现⾝后跟了几十个人,他可没指望会来这么多。所以他很是感动,觉得这些兵还不坏。当然,这些兵不像他那样武装整齐,谁也没穿铠甲,有些人拿了藤牌,有些人拿了子,有人拿了把长刀。还有人什么都没有拿,他们的队伍在路上漓漓拉拉拖了很长,本就不像要打仗的样子。薛嵩问那个⾚手空拳的人为什么空着手,那人笑了一声,答道:空着手逃起来快些。这种答案能把任何统帅气死,但薛嵩对这种事已经习惯了,一点都不生气,他还说:带什么无关紧要,来了就好。但他可没想到这些兵都在背地里合计好了,只要苗人一出来应战,就把薛嵩押到前面和苗人拼命。等到苗人把薛嵩杀死,他们马上就和苗人讲和──这件事并不困难,他们和苗人是姻亲嘛。此后这寨子就是他们的了。从这个情况看来,薛嵩不大可能从山上活着回来。但事有凑巧,出了寨子不过五里地,他就从马上一头栽了下来。这原因很简单──中了暑。当时气温有四十度,穿上好几重铁⽪,跑到太下去晒,不可能不中暑。这就打破了雇佣兵们的计划,他们只好把他扶在马上驮了回来。在此之前,他们也合计了好久,讨论要不要把薛嵩丢在那里,结论是:不把他弄回来不好待──当然是不好向红线待。红线是酋长的女儿,最好别得最。他们把晕倒的薛嵩载回家里,扔到竹楼门口,喊了红线一声,就分头回家去了。现在薛嵩和红线在一起,整个故事当然就按红线的线索来进行了。
如前所述,红线一听说薛嵩嘴里说出“苗子”就和他翻了脸,用刀来劈他,而且还舞着刀追赶薛嵩,但是追到院门口,看到有些木柴没有劈好,就劈起柴来;劈了一会柴,又想起薛嵩要去打她的寨子,就赶出了向他挑战,见他不应,又回家去劈柴。就这样往返奔走着。这说明她年纪虽小,但还是个居家过⽇子的人,心里是有活儿的;还说明她没把薛嵩和他那几个兵看在眼里──苗寨里人很多,而且人人都能打仗,他们去了以后,很快就都会被打翻在地。我们说过,红线是酋长的女儿,地位尊贵。她觉得因为她,也没人敢杀薛嵩,就是揍他也会有分寸;所以她既不为苗寨、也不为薛嵩心,她可没想到薛嵩会在路上中暑。
家里有一件事,薛嵩和红线都没有想到:早上向薛嵩行刺的刺客并没有跑掉,他就躲在附近的树丛里,等到家里没有人了,他就溜了出来,打算潜进竹楼,找个地方躲起来,以便再次行刺,但刺客也有没想到的事,就是后园里木瓜树上的马蜂窝。那些马蜂早上就发现园里进来了生人,但因为露⽔打了翅膀飞不起来,就没有管这件事。到了将近正午时分,它们的翅膀早就⼲了,此人又从木瓜树下经过,那些有刺的昆虫就一轰而起,把他团团围住。那位刺客想到了跳进⽔塘去躲避,⽔塘又近在咫尺,但已经来不及了,这种热带的野蜂螫人实在厉害。总之,红线回家时,看到野蜂在飞舞,木瓜树下倒了一个人,已经休克了。从他携带的利刃来看,正是早上那位刺客。红线就取来薛嵩吊⻳头的就便器材,把他捆了起来,然后把他拖到竹楼底下,用芭蕉叶子把他遮住,不让马蜂再螫他。然后她跑上竹楼,给自己弄了点饭吃;又跑下来,撩起芭蕉叶子,看那个昏倒的人。那人没有要醒的意思,只是像⽔发的海参那样在大。红线觉得这是个好现象,人被螫以后,长久的晕不是件坏事。倘若立刻醒来,倒可能是回光返照。当然,他也可能醒过来,但装作没有醒,在转逃走的主意。这也不成问题。因为他被螫得很重,已经跑不了啦。红线看清了这一点,又爬上竹楼去玩羊拐。但马上又跑回来,撩开芭蕉叶子,跨在那男人⾝上,用热辣辣的尿浇他,并且说道:“大叔,你别见怪,尿可以治虫伤啊。”这句话用汉语和苗语说了两遍,谅他一定可以听懂。然后她把此人盖好,又回楼上去玩。过一会她又回来,喝斥那些飞舞的马蜂说:去!去!回窝里去!又过了一会,因为天气热,浇上去的尿很快发了酵,刺客⾝上味很大,马蜂都被熏跑了。看到这个情景,红线又放了心,回到竹楼上,但一会儿又要跑下来…总而言之,红线心情动,一刻也不能安宁。她当然是盼着薛嵩早点回来,看看这个刺客。显而易见,刺客不是苗族人,而是汉族人,有眼睛的都能看见,此人⾝上的纹⾝是画出来的。她觉得这可以使薛嵩消除对苗人的偏见──她当然不能体会薛嵩要教化她和她的同族的好心。
最后,薛嵩终于回来了。但他人事不知,从甲里流着馊汤,像一只漏了的醋桶。直到卸去⾐甲、⾝上被泼了好几桶⽔,才醒过来。在醒来之前,薛嵩⾝上起了无数鲜红⾊的小颗粒,是痱子。因为他的样子很是狼狈,那些士兵帮了几把手就溜掉了,把他给红线去弄──主要是怕他醒来老羞成怒,找他们的⽑病。红线把他弄醒以后,又用腌菜的酸⽔灌他,灌过以后,在屋里来回跑动,坐卧不安,终于引起了薛嵩的注意。他支起⾝子来说:你怎么了?幸灾乐祸吗?红线说:你这样想也可以;就领他下楼去,请他看那个芭蕉叶遮着的人。虽然他肿得像一匹河马,但薛嵩还能认出就是早上那位刺客。这使薛嵩也很奋兴,这是因为在场战上俘获了敌方将士,除了劝其投降,就只能砍头示众。出于对军人这一职业的敬重,绝不能滥用刑法。但对于潜⼊己方营寨的奷细、刺客,就不受这种限制。所以这个人是个难得的机会,可以用酷刑来拷问。不管是在场战上还是营寨里,薛嵩都没俘获过敌人,这是第一回。说实在的,这个敌人也不是他俘获的,但他把这件事忘了。薛嵩从芭蕉树上扯下一片叶子,让红线以竹签为笔,口授了一个清单,都是准备对此奷细施用的刑罚:
一:用⽪绳把他仔细地反绑起来,同时鞭大起码一百下;
二:用竹签刺他的手心和⾜心,肘关节和膝关节內侧,各扎一百下,每一下都以见⾎为度;然后敷上辣椒和盐的混合物;
三:用打结的线把他的整个庇股和嘴巴都起来,并把他的包⽪牢牢地在⻳头上…
那个刺客听着听着,猛地翻了一个⾝,说道:不要磨折爷爷!我招供了。红线听了,觉得不过瘾,就劝他道:大叔!你这样很没有意思。别招供嘛。但他不肯听,执意要招供。红线对此很不満,后来她和那位小女聊天时说:你们汉族人真没劲。在杀掉那个刺客时,她和这位小女都在圈外看着。人是她逮来的,杀人时却不让她揷手,这让她很不満意。
她还说,在苗族人那里,假如有人去刺杀首领,失手被擒,为了表示对勇士的敬意,就要给他安排一场杀。所有的刺客被擒后,最关心的就是这个。倘若得到一种万刃穿⾝的死法,就会感到很幸福,要是一刀杀掉,死都没意思。照她看来,薛嵩所列的单子,不过是刚刚开始有点意思,那刺客就支持不住了。她这样地攻击汉族人,那个小女还是无动于衷,仿佛她不是汉族人。红线说起这件事,两眼瞪得圆滚滚,看上去虎头虎脑,这女孩觉得她很有趣,就伸手去搂她──女都有点同恋倾向。出于礼貌,红线让她抱了一会儿,然后从她腋下挣脫了──写来写去,写出了女同恋,我还不知道自己是这么爱赶时髦。
如前所述,这个刺客还有可能是个亮丽的女人。在薛嵩去征讨苗寨时,她又潜⼊薛嵩的竹楼,被红线逮住了。因此而发生的一切就很不同。等到薛嵩醒来之后,红线请他下楼去,就看到这名女刺客站在院子里,面朝着树篱,背朝着薛嵩,浑⾝上下毫发未损,只是双手被一竹篾条拴住了。这回是红线向薛嵩建议用酷刑供,但他只顾呆呆地看着这个女人的背影。红线见他心不在焉,就用指甲去抓他,在他背后抓出了很多⾎道子。等到红线抓累了,停下手来时,他却转过⾝来说:你抓我⼲嘛?
后来,那个女刺客侧过头来说:还是把我杀掉吧──声音异常柔和浑厚。薛嵩愣了一下,然后说:好罢。请跟我来。他转⾝朝外走去,那个女刺客跟在后面,头发垂在肩膀的一侧。她比红线要⾼,也要丰満一些,而且像雪一样⽩,因此是个女人,而不是女孩。在这个行列的最后走着红线,手里拿了一把无鞘的长刀,追赶着那女人的脚步,告诉她说:行刺失手者死,这是天经地义的事。而那个女人轻声答道:我知道。她的态度几乎可以说是温柔的。红线又说,你既然来行刺,还是受些酷刑再死的好,那女人就微笑不答了。他们走到了寨子的中心,薛嵩转过⾝来站定,而那女刺客继续向他走去,几乎要站到他的怀里。薛嵩把双手放在她的肩上,状似拥抱,但是把她轻轻往下按。于是那女人就跪了下来,在地下把腿岔开了一些,这样重心就比较稳定。在这种势姿下,薛嵩用就便器材吊起的东西就正对着她的脸,使她不噤轻声嗤笑了一声,然后马上恢复了镇定。此时天光暗淡,那女人⽩皙的⾝体在黑暗里,好像在散发着⽩⾊的荧光。于是薛嵩俯下⾝去,在她脑后搜索,终于把所有的头发都拢了起来,在手中握成一束,就这样提起她的头说:准备好了吗?那女人闭上了眼睛。于是薛嵩把她的头向前引去,与此同时,红线一刀砍掉了她的脑袋。这时,薛嵩急忙闪开她倒下来的⾝体和噴出的⾎。他把头提了起来,转向暗的天光。那女人的头骤然睁开了眼睛,并且对他无声地说道:谢谢。薛嵩想把这女人的头拿近,凑近自己的嘴,但是她闭上眼睛,作出了拒绝的神⾊;而且红线也在看着。他只好把它提开了。
那个没有头的⾝体依旧美丽,在好看的啂房下面,还可以看到心在跳动;至于那个没有⾝体的头,虽然迅速地失去了⾎⾊(这主要表现在嘴的颜⾊上),但依旧神彩飞扬,脸⾊也就更加洁⽩。在这两样东西中间,有一滩⾎迹。漂亮女人的⾎很稀,所以飞快地渗进了地里。这就使人感到,这是一桩很大的暴行,残暴的意味昭然若揭。后来,他们把那个⾝子埋掉了,把污黑的泥土倒在那个洁⽩的⾝体上,状似亵渎;这个景象使薛嵩又一次失掉了平常心,变得直橛橛的,红线看了很是气愤。后来,他们把那个人头⾼⾼地吊了起来,这个女人就被杀完了。
薛嵩用竹篾绳拴住了她的头发,把绳子抛过了一树枝,然后就拽绳索。对于那颗人头来说,这是它一生未有的奇妙体验,因为薛嵩每拽一把,她就长⾼了几尺(它还把自己当个完整的人看待),这个动作如此实真地作用在自己⾝上,连爱做也不能相比;它微笑了一下,想到:我成了长颈鹿了。只可惜拽了没有几把,它就升到了树端。然后薛嵩把绳子拴在了树上,这件事也做完了。然后就没了下文。我无法抑制自己的失望心情:如此的有头无尾,七八糟。这就是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