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小说网
首页 > 言情 > 乌纱 > 段十一 诱敌

段十一 诱敌

目录

  明朝万里长城横贯大明北疆,东面一直延伸到朝鲜义州,临近鸭绿江的出海口。辽东的大明控区也在边墙(长城)的保卫之下,边墙內,有许多军事重镇,从北到南,分别有开原、铁岭、沈、辽、海州、定辽、盖州、复州等卫,下设许多所,形成卫所防卫体系。

  其辽东边墙毗邻的都是蛮夷活动的地方,北面是辽河套、蒙古活动的区域;东面是建州、女真人活动的区域;南面是朝鲜。这些地区,都有边墙拱卫。其中东面边墙的抚顺关,是遏制女真人的重要关隘。

  努尔哈⾚起兵之后,突破了抚顺关,占领了关內的抚顺城,直接威胁辽东重镇沈、铁岭。抚顺就在沈正东面,和沈同在浑河河岸线上。浑河在此地段是东西流向,沈在北岸、抚顺在南岸。

  袁应泰此次作战计划的目的,就是收复抚顺城,控制抚顺关,解除沈卫和铁岭卫的威胁,转守为攻,通过抚顺关威胁建州之地。为了此次作战,袁应泰调集杜松部六万精锐为主战兵力,同时以沈驻军、铁岭马林一部为呼应,调动十几万大军准备这次战役,对抚顺等地志在必得。

  沈的将领‮员官‬反复推敲作战计划,认为切实可行,基本没有问题,便投⼊实施。时值冬月,浑河还没有结冰,杜松部还未开拔,袁应泰已经为他铺好了所有路线,准备好了充⾜的粮食弹药,保证杜松部作战无后顾之忧。

  袁应泰先在沈南边的浑河上修了一道桥梁,安排杜松的进军路线是先度过浑河,然后从南岸进抚顺,避免建虏拒河而守。同时调军控制浑河北岸一线,使得杜松部左翼完全‮全安‬。

  张问和幕僚讨论袁应泰的这个作战计划,包括沈敬在內,都认为计划稳当可行。张问不愿意错过这次大战的机会,便到巡抚行辕请求去杜松军中观战。袁应泰不同意,要求张问和他一起坐镇沈,参与大局。但是在张问的坚持下,袁应泰才勉強同意了。

  这时杜松又不乐意了,对于张问这样的文官,大伙好像都不想让他掺和。张问好说歹说,最后保证不⼲预军机,也不上奏折,杜松这才勉強同意了,但是让张问别带着那些女人,不中用还是⿇烦。张问寻思着他的什么玄⾐卫,确实不太中用,不过是平⽇里‮教调‬着玩的,真刀真⼲上的时候,普通女人顶个庇用,便只带张盈和玄月两个前往。她们两个虽然是女人,但是⾝手是不错的。

  一切准备妥当,杜松大军组成阵营,过浑河,开始向东推进,一路上浩浩,旌旗蔽天。负责后勤的民夫和军队接近十万人,在袁应泰的统一调动下行动,输送粮草弹药,修路铺桥,修筑工事,战争确实是个庞大的工程。

  张问坐在马车上,看着这么壮观的场面,真的是热⾎沸腾,动万分。天气晴朗,晴空万里,这广阔的大地上,上演着一个个惊天地泣鬼神的故事,必将载⼊史册。

  大军行了一⽇,便临近抚顺,杜松命令全军戒备,组成有效战斗阵营,缓缓向东,随时准备投⼊大战。这时哨骑来报,抚顺燃起大火,建奴焚城而去。杜松愤愤然命令军队赶到抚顺,大火已经燃得遮空蔽⽇,救火也没有用了,遂绕过抚顺城,继续向东近抚顺关。

  边墙是防御外面,现在明军从关內出击,边关的防御作用顿时大打折扣,而且明军拥有各式火炮,建奴想守关基本受不住,所以等杜松军到达抚顺关的时候,建奴已经遁出关去。杜松站在四轮车上破口大骂建奴是缩头乌⻳,连一仗都没打就跑。杜松回顾左右道:“一帮打猎捡剩饭的乞丐,还想和我大明为敌。”

  不管怎样,明军要夺取抚顺城和抚顺关的目的已经达到,很顺利就扼守住了建州北部防线。只是杜松显然是鼓⾜了气扑了个空,心有不甘,想追出关去,但是经众将和张问等人的劝阻,要和大局统一行动,杜松这才作罢,差人向沈报信,报告情况,同时要求出关作战。

  张问寻思着这女真人造反以来,前期是连战连捷,战斗力应该不弱才对,可是在三岔儿堡连蒙古牧民组成的雇佣兵都没打过。说不定是有意敌深⼊,再寻战机打歼灭战,不可不防。

  三岔儿堡之战的时候,张问是详细考察过蒙古人的军队战力的,这时候通过分析,更加确定自己的判断,便写信到沈,阐述自己的猜想,建议袁应泰慎重部署。

  袁应泰看了杜松的报告,第一道命令是命令杜松‮出派‬哨骑细作,摸清建奴的兵力部署,其他事宜待巡抚行辕商议后决定。而对于张问的书信,袁应泰只看了个大概,判断出不是要告状上书的內容,他顿时便丢在了一边。一个二十多岁的文官,靠着皇帝的崇信上位,能有什么本事,别浪费老子的时间。

  沈的将领‮员官‬讨论了一天‮夜一‬,认为建奴只有三万到四万兵力,而大明这边光是杜松一部就有六万作战军力,而且是精锐之师,是建奴的两倍,尽可以采取攻势,捣毁其地盘。其中也有个原因就是沈为了这次大战准备了这么久,结果一仗没打,确实很不甘心。如果只是派兵去把抚顺等地接手过来,动用这么多人力物力也太浪费了。

  于是袁应泰很快将命令到了抚顺关前线杜松部,令杜松率主力出关,先占据萨尔浒等地,控制苏子河,为沿河扫建奴各寨进老巢赫图阿拉做准备。

  杜松接到命令大喜,在左右将领面前赞扬袁应泰持重有眼光,遂率大军出关,第二天即冬月十二⽇便到达了萨尔浒。不料这时天公不作美,下起雨来了。雨天对使用火器不利,要使用火铳火炮很是⿇烦,杜松即令扎营。他观察地形,现萨尔浒山是近左地区的制⾼点,近可守远可攻,便令大军在山上修筑工事藩篱扎下阵营,准备等雨停之后再行攻击。

  张问得知了杜松的命令之后,想起那王老铳谈论的经验,说晴了很久后下雨,雨停必有大雾,大雾又对火器军队作战不利。张问便急忙骑马赶到杜松车前,说道:“杜将军,雨后要降雾,对我军不利,定要防备建奴来袭。”

  杜松看着空中的雨幕,点点头道:“张大人所言极是,扎营之后末将会督促戒备,广设哨所。”

  张问道:“既然如此,何不先行退回抚顺关,待天气好时,准备妥当再行出击?”杜松听罢哑然失笑,随即又想起张问的官职和⾝份,停下笑容道:“大人此言差也。大军出战,总是会有这样那样的意外,如果遇到这么点小雨就要退兵,那大伙不得笑话我杜松胆小懦弱?”

  杜松言下之意就是张问胆小懦弱,张问听在耳里,倒也不作计较,只是劝道:“将军这支军队,是大明精锐,还是要稳固谨慎些好。”

  杜松道:“朝廷养兵就是为了打仗用的,大人善于平治地方,对兵事了解甚少,末将统兵在外,当随机应变,恕末将不能掉头退兵。”

  张问想了想,杜松说的也有一定道理,毕竟杜松的经验要丰富许多,再说自己出来之前就答应过他不⼲涉调兵遣将,这时张问也不便強争,只说道:“望杜将军慎重。”

  杜松在萨尔浒山上构筑了工事,安营扎寨,并在四方安排明哨暗哨,又调斥候哨马四处打探,倒也是十分用心。

  十三⽇,一部哨马回到萨尔浒山杜松中军大营,报告苏子河对岸有一万多建奴壮丁在修筑城堡。杜松顿时坐不住了,这时张问又建议道:“建奴先在三岔儿堡诈败,又放弃抚顺城、抚顺关,有敌深⼊的可能,杜将军三思。”

  杜松沉昑片刻,又下令哨骑过河到左右刺探建奴主力,并不妄动。到了下午,杜松率领护卫亲自来到苏子河边,叫人探⽔深,现⽔浅之处可以徒步涉⽔。

  而张问一直就觉得建奴是在不断后退制造战机,目的就是想伺机歼灭、消耗明军兵力,由于有这样的想法,他就不断在寻找线索和证据佐证自己的想法,正好和杜松一起到苏子河边,张问就到河边考察。

  杜松叫人在⽔浅处骑马过河,然后又折返回来,对左右说道:“肥⾁就在嘴前面,连修桥都省了。”这时见张问还在河边上转悠,便喊道:“张大人,咱们要回去了。”

  张问回头喊道:“杜将军,你过来看看,这⽔位是不久才降下去的。”等杜松骑马来到河边,张问指着河边上的⽔草和淤泥道:“你看,很明显河⽔本来是到这个位置,现在下了雨,应该涨⾼才对,为什么反而下降了?我猜测,上游定是有人做了手脚。”

  杜松一看果然有问题,说道:“大人心细,令末将佩服。”张问甩了甩手上的⽔,说道:“我是一直怀疑这里面有问题,这才多了个心眼,将军应该派人到上游看清楚了再说,不然万一半渡之时,河⽔陡涨,大军被拦冲成两段,可是大大的不妙。”

  杜松以为然,便马上派人到上游刺探。苏子河源于东南边的新完,向北汇⼊浑河,上游在南边,哨骑沿河刺探了许久,也没现弥端,可能在更上游的地方被改了河道。但是那边是建奴控制的地区,越向上走越容易暴露。损失了许多人马,依然没有现在哪里被改的河道。

  虽然没有现,但是从河边的⽔草和淤泥上可以判断,确实是被人动过手脚。杜松眼见着界凡的建奴在自己眼⽪下修城堡,那是一万多壮丁,杀死或者俘获都是极大的军功,杜松就像一只猫看见了一条鱼在眼前晃悠,怎么也呑不下这口口⽔。

  杜松坐立不安:“就算建奴要耍什么诡技俩,短兵相接,也得要用实力说话,老子倒是想看看他要耍什么招。”遂与众将商议,在渡口布防加強戒备,并迅渡河,既然那改河道的堤坝离得有些远,建奴哪里就能恰好在半渡时放⽔的?

  商议罢,杜松立刻安排部署,自率四万步骑渡河攻击界凡,留下两万守寨。杜松分析道:“渡河大军有四万人,就算建奴全部兵力来袭,鹿死谁手也要决战后才知。而萨尔浒山的二万人依山而守,保障后勤,随时可以搭桥渡河以为策应,此万全之策。”

  张问总觉得这事儿不太稳靠,又唱反调:“既然我军有兵力优势,为何要分兵部署,给建奴创造战机?将军三思。”张问只能建议,也不愿強制⼲涉,一则杜松才是名正言顺的主将,自己这样的文官过分⼲涉容易让官兵们反感,二则张问又没指挥过实战,他自己也拿不稳,多次建议也有指手画脚之嫌了,只是张问实在忍不住要说。

  杜松自辩了一番,也不鸟张问,遂以副将马万良统率萨尔浒山军寨,自带四万兵马渡河往击凡界城。

  冬月十五⽇,杜松军全部渡过了苏子河,到了下午,果然⽔面暴涨,但是没能将明军冲成两段,此时杜松军已经全部过河去了。这时路远的通讯几乎就依靠快马,要想恰到好处冲断大军,确实很有难度。

  张问听到苏子河⽔涨,便叫萨尔浒山寨的主将马万良尽早在河上修桥,以便接应杜松军。当天傍晚,萨尔浒山上就听见了从河东传来的炮声,杜松攻击界凡已经迅开始了。

  萨尔浒这边,马万良按照张问的意思,叫人连夜砍伐木材,准备第二天一早便在河上修桥。

  第二天,雨停了,山间大雾弥漫,张问见状,心道那老兵的经验果然应验,雨后便起大雾。这时哨骑突然来报,山下现大批建奴,众军大惊。马万良立刻命令全军戒备,固守山寨。

  这努尔哈⾚用兵果然精明,先敌深⼊、再分敌军、又得天时。现在大雾咫尺之间看不清人面,显然对装备简陋的建奴军队有利。反观明军,虽然兵力強势,但是现在是处处被动。

  那弥漫着大雾的山间,⽩蒙蒙一片,什么也看不见,只听见马蹄声,喊杀声由远而今,在清晨的山⾕间回。人总是在恐惧未知,现在明军看不见状况,人心恐慌,情况十分不妙。

  马万良听着声音估摸远近,下令对山⾕进行炮击。但是空气润,火药不易点燃,众军便用松枝等物做成火把,烤⼲火药,对着山⾕放炮。准确自然谈不上,几步之內就什么也看不清楚,不是有声音的话,连方向都不好判断。炮声在山⾕间巨响,明军恐慌,不断炮击。

  其他军士也点燃了火把照亮,以缓解恐惧。

  张问见营中星星点点的火光,对马万良说道:“这样打着火把,不是成了活靶子么?等敌兵上来,拿箭对着亮点就成了。”

  马万良听罢急忙下令熄灭火把,但是因为视线不清,大伙刚刚起不久,军营很是混,调度不灵,传令的马兵到处喊话,火光这才熄灭了一些,但还是有许多人点着。

  这时呐喊声越来越近,大雾里嗖嗖来一黑漆漆的箭羽,敌兵已经冲近。同时炮声铳声响彻山间,众军用火铳在寨前对着山下击,为了点燃火药,又有许多人点起了火把。

  马万良想再下令熄灭火把,但是火打不燃,火力不行的话,等着被吗?左右都是十分不利。

  张问站在营中,脸⾊煞⽩,他没有多少恐惧,好像恐惧这种感觉他从来就没有,张问只是非常郁闷,感受非常的不妙。因为雾中到处都是明军的惨叫,那些打着火把的人,成了点灯照亮自己的活靶子,死伤惨重,而明军拿着火铳却只能对着浓雾打。

  敌军的箭羽辐范围越来越大,张问站的地方都有箭羽来了,张盈急忙拉着呆呆站在营中的张问,躲到一辆战车后面。

  这时听见马万良的声音喊道:“把火把熄了!不想成靶子就给我熄了!”

  张问完全看不清楚状况,只能竖着耳朵听声音判断状况,马嘶、脚步声、铳声、炮声、惨叫声、叫喊声、吆喝声糟糟一片。一匹马从战车旁边经过,马上的骑士正在大喊:“将军有令,各部熄灭火把,违者斩!”

  “将军有令…啊!”突然那骑士从马上“砰”地一声摔在地上,停止了喊话,转而惨叫起来。张问隐隐可以看见人影,对玄月道:“快去把他救过来。”

  玄月依令从车后冲出去,将那军士拉了回来。只见那军士左上揷着一箭,穿透了膛,恰恰从护心镜旁边穿过去,不能不说这军士实在倒霉,要是歪一点点,就甲上了。

  那军士还没死,嘴里吐⾎,按在自己口上的手上也染満了鲜⾎,瞪大了恐惧的眼睛道:“大人救我,大人…”张盈看了一眼伤口的位置,说道:“没救了。”

  张问听罢叹了一气,不再管那军士,让他躺在那里等死。那军士的手在地上抓着,想爬过来,鲜⾎从嘴里大量涌出来,嘴里语不成句“我不想死,我…娘亲、娘…”

  

  

  

  上一章 乌纱 下一章(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