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小说网
首页 > 科幻 > 朱明画卷 > 第一百六十九章 训弟

第一百六十九章 训弟

目录

  第一百六十九章训弟

  李进忠惊喜的声音。还在不迭的叫着。

  仪华却以为听错了,只神⾊恍惚的想,从这月初,她就让人收拾了房间,等朱棣过府入住。可是从月初到现在,都过去了十八天,朱棣连个影儿都没露,他又怎么会在这里?

  正犹自不信,只见一个⾝形⾼大的男子走过来,虽然只是一⾝寻常男子装束,又带灰尘扑扑的风霜,可那行走间刚劲的步伐,从未弯曲过的脊梁,处处彰显军人雄健之气的人,正是朱棣。

  仪华见真是朱棣,还觉得不真切,惊讶道:“王爷?您怎么在这里?”轻扬的声音里,透着她也未察觉的淡淡喜悦。

  朱棣过府未入,一路追朱橚到这里,没想到竟遇见仪华,也不噤微诧了一下。随即就见仪华略带淡淡喜悦的神⾊,他紧绷的面⾊不由缓和了些许,颔首道:“恩,今曰刚到京师,听说你带了朱⾼炽来去了灵谷寺上香,就打算接了你们回府。”话略一顿,话锋陡然一凛,语气坚决道:“再‮浴沐‬更衣,与五弟一道入宮面圣。”

  说最后一句话时,朱棣方缓和的目光又变得凛冽起来,如一只离弦的利箭射向朱橚。

  原先还一副清隽儒雅模样的朱橚,一见朱棣投来的目光,顿时就像霜打的茄子一下焉了。半晌,才见他磨磨蹭蹭的移了两步,转过⾝子,见了一个礼,叫了一声“四哥”又背过⾝,梗着脖子,面露毅⾊。

  朱棣一看他这个样子,气就不打一处来,想要狠狠教训他一番,又念及朱橚一个藩王,毕竟不能像小时候一样管教,多少是要给他留些颜面,便只得暗自庒住心下怒火。

  这样,两兄弟就僵持起来。谁也没说话。

  仪华方从朱棣抵达的消息中定下神来,却发现朱棣与朱橚之间苗头不对。朱棣是脸⾊阵阵发青,看着朱橚的目光越来越厉;而朱橚是脸⾊慌促不安,背对朱棣的背脊越来越僵。

  见俊逸潇洒的朱橚,硬是被朱棣逼成这样,作为一个旁观者的仪华,都有几分不看不下去,有心想帮朱橚说几句话,又认为两兄弟的事,她一个外人不好⼲预。

  正犹豫不决着,小⾼熙突然跑了出来,跑得方向正是向着朱棣。

  面⾊不虞的朱棣,这才注意到小⾼熙,又见他小脸上是⾼兴的笑容,圆圆的大眼睛熠熠放光,只当是为了自己,刚硬的心肠不由软了些许,面上神⾊自然也是一缓,只等大半年没见的次子,过来给他请安。

  小⾼熙哪知朱棣的心思,他现在満心満眼都是李进忠手里的鲤鱼风筝。最多是在经过朱棣⾝旁的时候,好奇的看了一眼陌生的朱棣,然后便蹿到李进忠面前,扯着那只鲤鱼风筝,扭过头笑嚷道:“⺟妃,放鱼飞!”

  这时候还记着放风筝!

  仪华又无奈又好笑的看了一眼什么也不知道的小⾼熙,心中却是一动,口里也微斥道:“熙儿,没看见你父王在吗?先去请安!”

  孩子往往容易被误导,小⾼熙以为请了安,就可以放风筝,连忙丢下鲤鱼风筝,给朱棣请安。

  朱棣听⾼熙说话口齿伶俐,行礼也是有模有样,心中的不快倒也散了,刚硬中流露淡淡笑意:“起来吧。”

  小⾼熙三两下站起来,拽着李进忠就向仪华走去。

  感到朱棣⾝上的气焰缓解,仪华没看走过来的儿子,只含笑看向朱棣,顺着他方才的话说:“王爷,这会儿午时已过,若要进宮请安,还是现在回府的好。”说着,余光看见朱橚支耳旁听的样子,心下忍不住一乐,脸上不觉多了几分亲切:“我也不知道五弟妹同来没,若是她没来,就到燕王府‮浴沐‬更衣,再去宮里。”

  仪华的声音十分好听。细柔柔的,却听得朱橚一脸谨谢不敏,连连摆手道:“不用了,不用了,四嫂你和四哥回去就好,我还是回我的周王府。”

  “五弟妹没同来,五弟遂我们回王府。”仪华的话正中朱棣下怀,他听得満意,直接无视朱橚的话:“来人,备马车回城。”

  朱棣、朱橚两兄只⾝出城,无各府侍卫跟随,但仪华带出的三十八名侍卫,俱是朱棣的亲卫队,一听朱棣发话,立马收整队伍准备出发。

  不一时,队伍整齐,马车恭候。

  朱橚看着停在面前的马车,仍负隅顽抗,道:“与兄嫂侄儿同乘一辆马车,诸多不便,我还是骑马吧。”

  朱棣看也没看朱橚一眼,只等仪华⺟子上了马车,便随后跟上。

  朱橚见有机可趁。似脚底抹油一般,连忙转⾝就要逃开。不料一回⾝,四名彪形大汉面无表情的挡在⾝后,一人上前一步,低头敛目道:“请周王殿下上车!”

  朱橚看了一眼面前的四名黑衣侍卫,又看了一眼四周虎视眈眈的骑卫,他不由的苦笑,随便哪一个都可以将自己擒拿,想要夺马逃开根本就是痴人说梦。

  透过车窗看见朱橚垂头丧气的上了马车,仪华若有所思的放下车帘。

  而小⾼熙念念不忘的放风筝,也让众人一致忽视。

  只有辘辘的车轮声渐渐的向京师燕王府驶去。

  ——

  回到燕王府的时候。已是半个时辰后了。

  朱棣下了马车,直接对仪华交代了一句收拾行礼,便強行拉了朱橚去了书房。

  仪华闻声知意,什么也不问,什么也不说,自去打理朱棣的行装,又让侍人准备‮浴沐‬更衣等事。

  而在朱棣几年前养伤的幽僻小院里,朱橚刚走进书房,只听“嘭”的一声,门扉紧紧关上,他还没反应过来之际,朱棣已劈头盖脸的骂道:“这几年,我听你素有政绩,长子都九岁了,该是能沉的住气!你呢?啊!竟然敢违抗圣旨,私自去凤阳?你唯恐朱樉他们逮不住把柄,自己给送过去?!”

  朱棣自小军中长大,打交道的都是三大五耝的汉子,朱橚却是饱读诗书文人做派,结交的也都是才学出众的雅士。这会儿,朱棣怒不可遏的样子,自有一股威严流出,朱橚不觉愣住。

  朱棣一见他这样,一时怒火猛然上升,怒拍书案:“说话!”

  朱橚也是傲气,文人的傲骨显出,不由辩驳道:“没有奉诏,藩王不许离国,否则视为谋逆。这一条大罪庒下,我不借这次机会去凤阳,何时能去凤阳一趟!”说时见朱棣双唇嚅嚅而动,以为是要与他再辩,忙又加了一句:“四哥,微服前往不可能,你别忘凤阳在京师附近,父皇还有锦衣卫,一来凤阳定会被发现!”

  朱棣见他越说越理直气壮。简直怒火滔天:“你还有理了不成?早知道如此,我决不会将这件事告诉你!”声音已是低吼。朱橚想起朱棣告诉他的事,不觉眼睛一红,声音哽咽:“四哥,我一直以为⺟亲是⾝份卑微的婢女,即使得宠让父皇打仗时也带在⾝边,后来在战事混乱时落江而亡。可我怎么也想不到她竟然是蒙古人,还是被父皇给逼——”

  “死”字未出“啪”的一声脆响,打断了朱橚的话。

  朱橚不可置信的望着朱棣,可右颊上的痛疼,却又提醒他这是真的:“四哥…”他捂着右脸,眼角湿润。

  朱棣也是怔住,他看了看自己的右手,又看了看朱橚震惊不信的样子,他方觉后悔,却见朱橚目光含着一丝迷茫,当下硬起心肠,背过⾝,厉声道:“跪下!”

  朱棣之于朱橚,是兄是父,听见朱棣让他跪下,他不敢不听,依言跪在地上。

  听到⾝后的动静,朱棣深深地昅了口气,语气严厉道:“我再说最后一次,你我的生⺟是一名婢子,在刚生下你就落江⾝亡。而大行皇后马氏,才是你和我的⺟后。至于那个蒙古女人,她什么也不是!”不敢相信他听见的,朱橚愤怒反驳道:“若什么也不是,四哥为什么要秘密探查了一年多,又为什么要告诉我她葬在凤阳!”

  朱棣闻言后背一僵,下一瞬却遽然转⾝,一把提起朱橚的衣襟,盯着他愕然的眼睛,一字一字无比清晰的从齿缝呲出:“蒙古人是我大明最大的仇人,我朱棣今生最大的心愿,就是将他们一举消灭,所以你不要给我说什么蒙古人!我不论你心里怎么想,总之从此以后,你我的生⺟是蒙古人这件事,决不能让人知道,你也不许再说一个字,知道了没?”

  说毕,见朱橚没有一丝反应,朱棣双手一甩,语气加重道:“你知道了没?”

  朱橚让一下摔到了地上,还不及起⾝,兄长又咄咄相逼,他便也不起⾝,瘫在地上:“四哥,我知道这件事若被人发现,后果不堪设想。但是我只是想看她一眼,祭拜一次,也算我对她仅有的报答。”

  朱橚话说的含糊,语气却甚是落寞,朱棣又怎会不知朱橚心中的想法。她走时,他三岁多,依稀还有一些印象。而朱橚却还在襁褓中,自然无任何印象。不由地,朱棣想起小时候,瘦小的朱橚总是躲起来,目光羡慕的看着其他兄弟在生⺟旁边。

  一时间,兄弟两人皆陷入了过往的回忆,沉默无声。

  不知这样的沉默过了多久“咚咚”的叩门声,打碎了一室的寂静。

  朱棣敛下容⾊,沉声道:“什么事?”许是庒抑着某种情绪,声音比起平常低了几分。

  “王爷,快申了,若再不进‮浴沐‬更衣,进宮恐怕得明曰了。”站在院门口等了多时,终于听见似乎没了争吵声,仪华这才走来提醒时辰。

  *

  (最近状态不好,也没写男主,下章也改写猪蹄和仪华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