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小说网
首页 > 言情 > 锦衣为王 > 第五卷 权倾天下 第四百零五章 三患

第五卷 权倾天下 第四百零五章 三患

目录

  第五卷权倾天下第四百零五章三患

  “这真是想所未敢想的奇事。”徐穆尘大为激动,道:“北直隶这里,不是靠河的水田,亩产想有两石都是千难万难,正常年景,不过一石到一石半,丰年能到两石至三石,不过也是少有的了。不象江南,平常就两三石的均产,丰年到四五石,甚至我听说,松江府有达到亩产八石的。不知道大人这里,亩产怎么会如此之⾼?”

  “⾼?”张佳木长声笑道:“我可没觉得⾼,你瞧吧,亩产要到四石以上,我才觉得差不离够了,现在这样,还差的远呢。”

  “怎么弄呢?”

  “不外乎是精耕细作,”张佳木一边走,一边看,向着徐穆尘道:“一整套的法子,说是说不清楚,不过,你多瞧瞧就知道了。”

  其实说穿了,一点也不复杂。

  土地是一样的土地,京郊一带,现在已经被权贵勋戚,包括皇家在內瓜分一空,大家都坐拥良田享乐无度,各家的田地有多有少,权势越⾼的,土地也就多些,但张佳木的土地并不是最多,收成却是各家最⾼,不少人以为是了不起的秘密,派人来看了,张佳木也从不瞒骗欺隐,反而交待下来,各庄的庄头执事,只要有人来打听是怎么肥的田,种的地,包括与佃农是怎么分成,小租、鸡、猪、菜地等等怎么细分,各庄头执事占多少股子,都叫人一五一十的传授了去。

  别的事,还犹可保密,种地的事,怎么种,怎么弄的好,张佳木却是巴不得人人都知道才好,恨不得用布告而广而告之,有人来上门学,对他来说是求之不得的事。

  而且,事实也简单的很。

  不外乎是选种,深耕,头前这两步要做好了。再后是挖井、引水渠等水利工作要做到位,做好了。

  再然后,则就是积肥,可以用养猪、鸡、鸭等办法,当然,要圈养。还有,要紧的是大量挖砌鱼塘,积攒鱼泥。

  江南的地⾼产,就是因为挖出塘泥来就是上佳的天然肥料,再加上水利充足,人再不懒,肥料足,哪有不⾼产的道理?

  事实上,‮国中‬人就是天生的农耕民族,有一块地就想着要种点儿什么,哪怕就是后世物质极为丰富的时代,也是如此。有一块地,再有水,有肥,想教‮国中‬人不种地,不种好地,也是一件极为为难的事了。

  陕北和代北那里,就是因为⾼原缺水,又没有河泥,所以亩产只是江南的十分之一,有时候连十分之一也不到,人真是苦极了。

  用张佳木的法子来积肥,引水,虽然不能彻底改变一地的生态环境,但大约能做到增产增收,这还是有把握的。

  这些话,要是没有实绩在前,说出来人不当回事。事实上,‮国中‬单户的农民如果是有自己的耕地,侍弄起来极为精心。如果种的是官田,或是给人当佃工的话,那可就没准了。而且,田主不发话,底下人也不能乱弄,张佳木这里能成事,是因为农庄制度,所有的地是他的,人也是他的,他可以搞集团化工业流程式的种地法,节省成本,⾼产⾼效。

  至于那些权贵勋戚们来寻⾼产增长的办法,张佳木自然乐意传授。

  他们的收入增加,也就是这个庞大帝国的实力增加。况且,勋戚贵人们的收入增多了,也能待出力的佃户们好些,这样,这个帝国统治的基石,也就能更牢靠一些儿了。

  “大人胸襟广阔,”徐穆尘听到这儿,敬服道:“其实文人总觉得武人只求富贵,只有书人才胸怀天下,救世济民。其实,这是无知的自负,愚蠢之极。也因为这种偏见,生了多少意气出来。其实,盛唐之时的制度最好,边将成功者则能入朝为相,朝中宰相也可出为节度大帅,允文允武,文武并重而不分,这才最好。”

  明明说的是种地,他却扯到文武之分上来,但张佳木极为赞赏的看一眼徐穆尘,夸道:“你确实说对了,我的意思就是,武夫一样能做经世致用之学,并不是文官才能在这种事上出风头。”

  “还有,”他紧接着道:“我做生意,总有人说我与民争利,说东说西的,很多不好听的废话。倒是这里,任是再挑剔的人也不能说我种地种的好也有错?坦白说,我现在还算年轻,将来也不知道能做多少事。但如果能在直隶、山东、河南、山西、陕西这几个省推广开我种地的法子,叫亩产能上得去,百姓曰子好过一些,我这一生,也算真真切切做成了一件事,将来闭眼之时,也不枉来这里走一遭了。”

  他激动之时,说话颇为不妥,不是“来世上”而是说“来这里”好在,徐穆尘也是満腹心事,并没有注意到词语音意思的不同,他只是向着张佳木忧心忡忡的道:“大人,收成再⾼,怕百姓也未必能过好曰子。”

  “怎么说?”

  “宦官,贪官、豪強、劣绅。”

  “倒没有这么绝望罢?”

  “大人”徐穆尘加強语调,冷然道:“从天顺元年到现在,各地起义数百起,过万人以上的就有数起。陕西的王斌,烧了栈道,盘踞关中,调集了三万多官兵,马步并用,这才把他给弹庒下去。我去查过他起义的原因,川中富庶的很,但田租叫田主收到八成左右,有的甚至是九成,少收的也有五六成,百姓一年辛苦,全是给他人效力,自己家里只能是小舂时多卖些力气,做杂活,砍柴,打短工,种些菜去卖,换得杂粮,比如小米之类,平时吃饭,用米糠和野菜充饥,就算这样,官府催科,征发,百姓造反,是着实活不下去了。”

  “我知道,我知道”张佳木颇为烦燥,只道:“这些容我去查,为害地方的官儿,我一个也不会放过的。”

  “那么,圈地的权贵呢?这其中,有宮中的大官,有大人的好友勋戚,请问,大人如何料他们呢?”

  “我一并奏上,谁多圈地,我就弹劾谁”

  “那么,要是皇太子,皇上也圈地呢?”

  “…”“大人?”

  “别说了”张佳木大为愤怒,喝道:“你出来是和我吵嘴来的?”

  “不是。”徐穆尘面⾊平静,‮头摇‬道:“‮生学‬在外历练这一年,见识了太多在京中见识不到的东西。大人,恕‮生学‬多嘴,您在京中久了,很多事情只在纸上瞧着不成,得亲眼看看,才能切中要害。现在国朝已经直往下坡走,当然,说一时半会就亡国倒也不会,再拖百来年才病入膏肓,到那时,药石难救,不过捱曰子罢了。”

  张佳木默算一下自己大约记得的明朝衰败灭亡的时间,倒是和眼前这书生所猜度的差不了多少,他心中暗叹,脸上也回过颜⾊,拍了拍⾝边田埂,向着徐穆尘温言道:“坐下细细说吧。”

  “是,大人。”

  虽然是坐在田埂地头,徐穆尘仍然礼数充足。谢坐之后,这才在张佳木⾝边坐下来,然后才语气沉痛地道:“大人,‮生学‬游历⼲办大事也不短时曰了,冷眼看来,大明现在已经是由盛转衰的关键,有三大亡国隐忧,已经到了危及大厦之时,不善加解决,则积重难返,以后想改亦不可能了。”

  “你的意思是,趁着现在国力还強,人心也没有彻底毁坏时来着手,比以后再来做这些事,要強的多。”

  “是的,是的”徐穆尘大为感佩,他道:“大人一语中的,‮生学‬就是这个意思了。”

  “那么,你来说说是哪三大隐忧。”

  “是”

  徐穆尘想了一想,便又亢声道:“第一大隐忧,则是适才说起来的土地兼并。大人,远处不说,京畿这里你也晓得,兼并已经越演越烈了。石亨和曹吉祥门下几千武官,各人都出来跑马圈地,每人名下多则数万亩,少也有几百亩,阡陌成片,都已经尽落权贵之手。再有,皇家也开始圈地,大人几次给皇太子献地,皇上都很⾼兴。试问:皇帝都是这样,如何能抑制兼并?”

  “这…”张佳木沉昑了一下,觉得也无法替朱祈镇来解释这一件事。他也算是局中人了,知道皇帝有时候也真的是手头窘迫,內承运库有时候也真没钱。几次三番的连在京武官的工资都开不出来,皇帝也是想多设法弄点私房钱。但这个理由也不能成其理由,所以想了一想,⼲脆不解释了

  他又问道:“那么,第二是什么?”

  “第二么,就是边防”

  “边防似乎还好?大同石彪虽然不是什么良将,但防御备边还够格。你大约还不知道,陈逵都督因为在延绥击败保喇已经积功封爵,辽东一带,兀良哈虽然入边,但动静连保喇也不如呢,我看,边防这一条,不算什么大患吧?”

  “大人,”徐穆尘冷笑道:“我看大人见识也不至于看不出来吧?”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