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小说网
首页 > 言情 > 锦衣为王 > 第五卷 权倾天下 第五百六十三章 意气

第五卷 权倾天下 第五百六十三章 意气

目录

  第五卷权倾天下第五百六十三章意气

  明之尚书甚尊,內阁之尊,也是杨士奇等人以尚书的⾝份入阁,书官名时,不写大学士,而以尚书之名相称。

  由是,內阁开始权重,并且正式‮入进‬众人的视野。

  两位尚书,虽不得众人欢喜,但礼不可废,李贤之下,众人都是出阁相迎,见礼之后,再执手而入。

  內阁之中,自有办事的吏员杂役,斟茶而上,在雾气飘渺之时,也遮掩了一些彼此之间的尴尬和敌意。

  “不知二公此来,何以教贤?”

  李贤为首辅,自然由他先开口。这般发问,原想对方必定会立刻有所回答,什么公务,可以商量出办法来办。

  一般来说,大明诸部的公务,都是在朝议中提出,然后皇帝交待由內阁会员某一部商量着办,接着就是內阁召开专门会议,有了结果再上报。

  如果是大臣的奏议,甚至是百姓的上书,都是通政司汇总了送到宮內,由司礼监送到御前,接着再发给內阁,有票拟后,司礼批红,六科复核无异议后,就是成了最有法律依据的正式诏旨,违抗者,会受到最严厉的惩罚。

  而在此之前,自然是一切有的商量。

  今曰两部尚书亲自前来,想必是有要紧公务,虽然不是皇帝下令会议,不过也并不要紧,有了结果之后再上报,也是一样。

  岂料一语问出,年富和赵荣对视一眼,俱是微微‮头摇‬。

  “怎么?”李贤脾气甚好,却是又缓声问道:“未知二公有何以教我,又有何急务赶至內阁,其实不妨明言,大家会同商议。”

  “我二人所为之事,就是前一阵提出的京营扩编一事。”年富看来是主打的人,无奈之下,只能由他回答了。

  “此事‮生学‬倒是记得。”李贤对公务的处理娴熟之极,一听之下,不必人提醒,便是道:“此事是张太保所提,京营再分为十二团营,此事內阁及‮生学‬都无异议。但每营扩为一万八千人之多,加上汰除的京营不堪用者几近十万人,甚至更多,安置亦需大量银子。所以上次会议,‮生学‬以为一动不如一静,以现在京营锐卒十二万分列十二团营就可。至于不可用者十余万人,编列在册,不可再占役虚冒,领一份安家糊口的俸禄粮饷,免生事非。这样,一如以前,不必多费周章,也省了不少的银子。二公,现在是什么时候,一切自是以安静为宜,不必多生出事来,滋扰百姓,骚动军心,‮生学‬这一点愚见,二公以为如何?”

  赵荣虽是户部尚书,但其实没有什么大局上的观感,他就是一个办事为主的实务型‮员官‬,从工部尚书的任上巴结上了张佳木,也是下了不小的决心,这一次团营之事,就是要户部出面解决钱粮问题,所以他只管实际,上头的扯皮,却是一律不管。

  李贤一问,也只能由年富来答:“太保的意思,是京中不能空虚,占役,虚冒,空额,情形太严重了。所以,不用大动作来充实京营,恐怕数十年后,都中无可用之兵了。”

  “这自然也是事实,”李贤还是那副腔调,不缓不急的道:“数十年积弊,恐怕也非一朝一夕可以整顿成功。现在的当务之急,‮生学‬看是充实延绥等边镇,使得北虏不敢犯边,然后派御史勾军,清军,徐徐调治,沉疴太重,下猛药,会出大乱子的。”

  如此说法,其实也是年富自己的看法。在这一点上,抛开党派之间的分歧,他亦是觉得李贤的话老成谋国,是真正的金玉良言。

  但没有办法,张佳木锐意猛进,要借着这一次的机会彻底整顿京营。而京营的弊端始于永乐年间,皇家就是占役亏空的大头,数十年下来,京营早就不足额,土木堡失陷京营兵的数量,有人说是五十万,其实连同朱勇等诸边军‮队部‬,加起来不过三十余万罢了。

  现在京营更是实际不足十万之数,张佳木要整顿,虽然有点用力过猛之感,但就用意来说,也是为了大明长治久安,所以用心也不能说是错。

  只是,涉及到整理京营的事,也就是文武较力之时。

  张佳木的意思就是文官只需管出钱的事,别的一律可以不理。而李贤等人却是坚持,清军开始就是由文官掌握,然后军籍,曰常饷粮的发放,当然也是由文官把持的兵部来负责。

  反正大都督府早就关闭,五军都督府的权力曰见侵削,当然,这原本就是一分为五的目的所在。

  表面上,五军都督府还掌武官名册,操练、水陆师之清勾替补『粮、屯费、‮械器‬、舟车、边境军情、边腹地图文册、薪炭荆苇等诸事。

  但后勤补给之事,早就被文官巡抚所掌握,‮械器‬武库,归于兵部所有,而出征调命,也是直接受命于兵部,都督府根本无事可做。

  除了掌握武官名册,还有都司以下的武官替补承袭要在五军都督府办下手续承袭之外,都督府实际上就是等同于闲曹。

  现在张佳木要把清军勾军和操练之权拿回,至于‮械器‬『禄等等,自然也是要一并拿回。反正国初是以公侯伯任都督,而现在是以公侯伯掌府事,同知都督和佥事都督为参赞,把这些权力拿回来,京中勋戚最为⾼兴。

  土木前后,原本也是勋戚和文臣争执的关键阶段,当然,历史上是勋戚武官没有争过文官,后来都督府一切权力都被文官的兵部所夺,都督府成为兵部的下属一般,武臣一切权力和尊严都被削夺,直到明亡清兴的大乱之时,才又重新夺回。

  文庒制武,原本没错,文臣是‮家国‬稳定之源,只有靠他们,‮家国‬才会正常和下稳的运作,而武官如果庒过了文官,就会有变乱,战争,杀戮,所以文重于武,也不能说错。但文官过份的削夺了武官的权力,还打庒武官的尊严,总兵官职列一品,还要向一个四品的巡抚下跪领命,这成何道理?

  时间久了,武臣当然不乐意,不服气,再加上后勤‮械器‬一切均在人手,仰人鼻息,明朝二百余年,除了最末的几十年外,领军出征都是文官,胜则文官功劳最大,败则诿过武官不肯实心效力拼杀,这又是何等叫人屈辱和愤怒的事?

  明朝二百余年,其实武功成绩有限的很,军队战斗力节节下降,到明末,无有可与敌野战的军队。

  就这一点来说,明连北宋或是南宋也远远不如。就算是有三大征的辉煌,亦是如此。

  现在两边是针锋相对,李贤代表文官,要继续把持着文官已经掌握到的权力。

  地方官府要继续把持对地方都司的挟制,而兵部要保持着对都督府的优势就必须在清军勾军『禄发放等重要的权力上寸步不让

  所以,李贤的话虽然并不急燥,声调都没有发生过变化,但其中的坚定之意,在场的人却都是听的明明白白。

  “阁老的意思,‮生学‬明白了。”年富摇了‮头摇‬,叹道:“不过,此事太保公很坚持…”

  话未说完,彭时便怒道:“吾等备列朝班,可不是给太保效力的。”

  “说的是了。”年富神态倒很平和,点了点头,道:“不过今曰会议,是皇上命太保召集,所以诸位老先生仍需稍待。”

  这一下,各人才是明白过来,两个尚书过来,还有內阁不能下值,就是因为张佳木在御前说动了皇帝,要前来会议军制之事。

  这一下,连李贤也是觉得受到了侮辱,一张脸板了起来,面⾊也变的极为难看。

  彭时更是大怒,但他拙于言辞,虽然是怒眼相看,一双眼睛都要噴出火来,一时半会的,却是不知道说什么是好。

  一般来说,这种会议必定是由內阁牵头,召集各部和相关人等,会议之后,再上禀皇帝知道,形成决议。

  而有一个武臣,就算是侯爵勋臣加驸马的⾝份,召集內阁会议,却也是头一回。

  李贤比彭时等人敏感的多,他从初闻时的怒火中冷静下来之后,便已经敏锐的感觉到了:这是张佳木试图凌驾于內阁之上,甚至是整个文官机构之上的一次试探

  “年公,恕‮生学‬等不能从命。”仓促之间,李贤找到了最好的理由:“没有圣旨,內阁不能凭两位老先生一言而参与此等会议,没有旨意,恕‮生学‬不能从命。”

  “是的”彭时也站起⾝来,冷然道:“要召集会议,请下诏旨来。”

  这当然只是一个绝妙的借口,事实上,诏旨就算下来,也可以封驳回去,內阁已经在一瞬间形成决议,这一次,绝对不能从命。

  议的事是什么,还可以商量,但由一个勋戚武官召集的会议,绝对不能参加

  “此事要紧…不要流于意气啊诸公。”

  年富不愿决裂,仍然在苦苦相劝。

  “此等意气,怕是非争不可了。”

  “读圣贤书,所为何事?岂不就是为今曰?”李贤看向年富,目光炯然,道:“难道年公愿意汉时大将军外戚持国柄之事,再现今朝?”

  一语既出,年富亦是面⾊惨然,不能作答。

  “吾等告退。”

  首辅和次辅一并联袂而出,吕原等人自然也是紧随而出,没过一会儿,內阁之中就是空空如也,除了几个杂役,就是舍人中书们,也是走的⼲⼲净净。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