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小说网
首页 > 军事 > 新二战风云 > 第八章 将军的出巡

第八章 将军的出巡

目录

  修建自一九三五年的西伯利亚大铁路,历来都是共同莫斯科与西伯利亚方向的主要通大动脉,其主要⼲线有三条:一条从莫斯科出发,经由费拉吉米尔到⾼尔基,然后横渡伏尔加河,一直向东抵达基洛夫;一条从莫斯科出发,经由雅罗斯拉夫尔到沃洛戈达,一直向东北抵达阿尔汉格尔斯克;最后一条,则是从莫斯科出发,经由梁赞、萨兰斯克直到伏尔加河上的古比雪夫,并一直向东,通往‮国中‬蒙古方向。

  西伯利亚大铁路动脉的修建,其出发点是为了能够加強苏维埃‮央中‬对苏联西伯利亚腹地以及远东地区的实际控制,但是自从苏德战争爆发以来,尤其是在明斯克、斯摩棱斯克等主要原有工业区遭受德军威胁之后,这条铁路大动脉的存在,就成为了维系整个苏联卫国战争的最強生命线。

  四一年末的几个月里,无数的大工业企业被迫从苏联欧洲地区撤退,在短短的一个多月时间里,这三条铁路动脉分枝,⾜⾜承担了数百万吨设备、物资、人员的运输任务。同时,也正是这三条铁路的存在,直接影响到了苏联战事后方工业的布局,雅罗斯拉夫尔、喀山、古比雪夫、⾼尔基、伊万诺沃,继明斯克、斯摩棱斯克以及⾼加索工业区之后,成为了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主要工业基地。

  而继此之后,这三条铁路动脉的分支,又承担起了向西部前线输送武器装备、弹药、各式消耗品以及兵员的主要任务。目前,在这三条铁路⼲线上,夜以继⽇奔行着地,无一例外的都是输送物资的铁⽪列车。当然,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也是运人的,只不过这些都是刚刚募集起来,准备输往前线的新兵,至于说普通百姓,那是不允许乘坐列车的。最⾼统帅部早在年前就已经下达了命令,对各地的铁路运输实施军事管制。其所有运输任务,都以保障前线作战为本。

  在以往。楚思南对这些事情是丝毫不会去关心的,不过现在情况不同了。刚刚接管机械制造部的他,不得不立刻着手安排这方面的一些事务。而因受铁路运输影响,而形成地后方工业布局,自然也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內。

  不可否认,在某些时候,处理政务要比处理军务劳累地多,事关方方面面的零碎报告、数据、工作规划。都需要他去一一地作出批示,各方面所需要的资金、原料,也都需要他去审阅、批复。

  楚思南到现在才知道,原来他当初的那些偷懒想法,竟然是错的如此厉害,主抓军工生产工作。决不是简简单单拿出几项武器改良措施就能滥竽充数的完成任务的。

  在处理政务方面,楚思南承认自己没有什么专长,他一看到那些繁琐的事情堆在脸前。就会感到脑袋仁疼,这和指挥作战完全是两个概念。

  就像现在,在他手头上拿着后方一百四十七个军工生产厂地预算申请,这些军工生产厂需要资金来维系其生产、投⼊扩建等等亟待解决的问题,而与此同时,还有种类繁多的二十九个军工研究所,什么‮机飞‬设计院、装甲设计院、械科研所等等等等,大家都在伸手要钱。而机械制造部掌握的资金呢?就只有预算委员会下拨的那些钱,虽然从数量上看是多得惊人,但是同各方面的需求相比,那差距同样也是惊人地。

  自己搞不定的问题,就给专家去处理。楚思南在一番苦思之后,给自己找到了一条最佳的方案。很显然,在目前地苏联政界,应该有一大批擅长于治理工业、抓生产的能人,像柯西金同志。不过很可惜,目前老柯还在处理农业、轻工业方面的烂摊子,估计要把他借调过来会有很大的困难。

  不过这不是问题,老柯不行还有老米呢,米⾼扬现在只担任了一个国务委员的职务,他看上去似乎很清闲,也许在这个时候派给他一些工作是必要的。除了老米之外,还有卡冈诺维奇,这个犹太人可是个抓工业生产的能手,只不过由于他是斯大林派系的死,因此在这一阶段被打成了政治犯,正在雅罗斯拉夫尔的布洛达宁红旗24号军工厂劳动改造。让如此难得的人才去⼲体力活,这简直就是一种**裸的浪费啊。

  目前为繁琐的政务而深感头疼的楚思南,觉得自己无法忍受这种人才上的‮大巨‬浪费了,他要把这些放在自己⾝边就能独当一面的人都有效的利用起来。在他看来,派系的问题现在应该靠边站了,至少不能成为阻碍他工作开展的因素。

  楚思南的想法很好,但是要真的实施起来,却没有那么容易,在他所希望用到人的几个人中,米⾼扬似乎没有什么问题,他之所以没有得到重用,就是因为在派系关系问题上涉及不深。至于卡冈诺维奇,那就比较⿇烦了,他是个犹太人,尽管苏联政治⾼层中一直宣扬的论调都是世界各民族平等,但是在骨子里,反犹的思想倾向还是很浓重的。更何况卡冈诺维奇除了是个犹太人之外,还是政治犯,是令布柳赫尔深恶痛绝的斯大林死

  考虑到自己要重用卡冈诺维奇的想法,不可能从布柳赫尔那里通过,楚思南决定耍一点小手段,那就是在机械制造部內,仿照军队模式成立一个“参谋部”准确地说,是一个智囊团。在这个智囊团里,安排那些⾝份上比较敏感或者是目前资历比较低,但是却很有才华的人。这个智囊团是一个绝对的幕后组织,从本上来说也没有什么权力,他们的作用就是为自己的施政措施出谋划策、提供意见,在某些时候。也能为自己处理一些具体地工作事务。

  正是由于这个智囊团只负责出谋划策,而不具备什么具体的权力,楚思南才觉得布柳赫尔等人能够允许他把自己需要的人招揽过来。而在事实上也的确是如此。楚思南的这一项申请没有花费多长时间,便在最⾼统帅部方面获得了通过,唯一有些遗憾的,就是在他所提的名单中,有几个人的名字被剔除了。

  有了最⾼统帅部的批复,楚思南便一刻也坐不住了,他要在最短的时间內,把自己所需要地人都集合起来。毕竟布柳赫尔给他的时间,仅仅只有短暂地两个月。

  三月一⽇。天气晴朗,一辆由库尔斯克火车站出发的列车。顶着依旧冷烈地北风,急匆匆的离开了莫斯科,直奔雅罗斯拉夫尔方向去了。

  整列火车共有十七节车厢,最前方以及后尾部分,各有两节装甲车厢,而每节装甲车厢顶上,都设有两门防空⾼炮。仅从这副架势上看。人们就能够猜想到,在这列火车上,肯定搭载着什么了不起的大人物。

  的确,在这列火车上的确搭载着一个大人物,那就是刚刚接管机械制造部的楚思南中将,不过。这却不是仅仅属于他一个人的专列,而是向后方输送轻伤员地运兵车。楚思南所处的车厢,在整列火车的尾部。紧挨着装甲车厢的那一节,而出了他的那一节车厢之外,其他的车厢里乘坐地都是从前线退下来的伤兵。

  坐在车厢的一扇窗前,楚思南一面慢条斯理地品尝着手中的一杯伏特加,一面心不在焉的欣赏着窗外的景象。在他的对面,一脸疲惫之⾊的卢科昂基,正斜靠在软椅上,学着磕头虫的样子打瞌睡。

  “咚咚咚…”有节奏的敲门声从楚思南的背后传来。

  “谁?”卢科昂基被敲门声猛地惊醒过来,噌的一下子从座位上跳起来,条件反般的大声问道。

  “警觉很⾼,”楚思南放下手中的酒杯,笑呵呵的说道“只是没有必要喊这么大声。怎么,睡醒啦?”

  “嘿…”卢科昂基⼲笑两声,然后快步走到车厢的门口处,随手拉开了车门。

  “将军的午餐。”一名没挎的苏军士兵,端了一个‮大硕‬的托盘站在门口,小心翼翼地说道。

  “给我吧,”卢科昂基将托盘接过来,然后说道“你下去吧。”

  “等等!”楚思南的声音从后面传过来“让他进来,我有些事情要问。”

  “是,”卢科昂基答应一声,然后朝那个小伙子摆了摆头说道“进来吧,将军有话要问你。”

  “放这吧,”看着卢科昂基将托盘端过来,楚思南拿起自己放在桌上的帽子,同时笑道“来,看看今天中午甘奥尔达同志给我们准备了什么好吃的?”

  甘奥尔达是这列火车的车长,一个五十多岁的哈萨克火车机师。

  “嚯,蛮丰盛的嘛,”楚思南看着卢科昂基一一掀开那些餐盖,忍不住笑道。甘奥尔达为他准备的午餐,的确是非常丰盛,除了必不可少的鱼子酱、黑面包之外,竟然还有一份蒸红鱼、一份火腿、一份猪⾁炖‮菇蘑‬,另外,还有一盆酸鱼汤。

  卢科昂基笑而不语,在目前的条件下,这一餐的确是⾜够丰盛了。

  “这,这是车长同志专,专门为将军您准备的。”站在旁边的送餐士兵咽了一口唾沫,然后有些磕巴地说道。

  “哦,”楚思南朝他招了招手,示意他靠近一点说话,然后说道“那这些东西,你们是从哪里弄到的?”

  “是,是车长同志,从,从配给站要的,”士兵朝前挪了挪,然后磕巴着说道“我们接到,接到通知,说是将军您要搭乘,搭乘我们的机车去,去雅罗斯拉夫尔,所以,所以,车长同志就去,就去了一趟配给站,要了这些东西。”

  “噢,那我可应该好好谢谢甘奥尔达同志了。”楚思南说着,用汤匙舀了一勺酸鱼汤,轻轻的品尝了一口。

  “将军不用,不用客气,”士兵忐忑的说道“其实,其实我们还从配给站里,多,多领了一些⾁和面包,您知道的,如果,如果不是因为您的话,配,配给站是不会给我们的。”

  “噗!”楚思南听了这番话,把刚刚喝进嘴里的酸鱼汤,又一口噴了出来,然后愣愣的看着⾝边这个说话有些磕巴,但是却老实的有些过头的年轻人。

  他的这番举动,把老实巴的年轻士兵吓了一个哆嗦。他哼唧了半天,才有些不知所措的说道:“我,我们,我们没有自己吃,那些,那些都是给,给车上的几位,几位重伤员准备的。机车,机车要直达雅,雅罗斯拉夫尔,沿途不停,这需要,需要一天‮夜一‬的时间,那些重伤员,不,不吃东西恐怕顶不下来。”

  楚思南的眉头瞬即皱了起来,他来之前知道这列火车主要是向后方运输伤兵的,也知道火车沿途不会停靠,而是直达雅罗斯拉夫尔。可他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整列火车上的伤兵,竟然必须要饿着肚子度过这漫长的一天‮夜一‬。

  “车上没有供给食物吗?”楚思南随口问道。不过这个问题刚刚问出口,他就感觉到自己问的多么⽩痴了。整整十二节车厢的伤兵,估计人数要接近千位了,这么多的人,在车不停的情况下,怎么供给食物?

  “配给站方面没有给每位伤兵配发食物吗?”楚思南转口问道。

  “没有,”老实巴的士兵‮头摇‬回答道“莫斯科的食品也,也很缺乏,需要从后方转运,所以,所以就没有…”

  士兵还没有说完,楚思南就明⽩是怎么回事了。莫斯科的食品短缺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市民的生活必需品,都在实行配给制。大量的食物都需要从后方运输过来,这本⾝就是一个很大的庒力。那些配给站的人,之所以不给这些遣往后方的伤兵配给食物,就是为了节省莫斯科城內的食品消耗 ̄ ̄反正他们就要去后方了,饿上一天两天不算什么。这些伤兵少在莫斯科消耗一些粮食,就能为莫斯科內的市民节省下数千人份的配给粮食,从这方面看,这种做法似乎没有什么错的。

  可楚思南却不是这么考虑的,在他看来,莫斯科內的市民也好‮员官‬也罢,少吃一两顿饭没什么,但是这些伤兵却决不能忍饥挨饿的返回后方。

  这不是一两顿饭的问题,而是一个关乎军心士气的问题。想想看吧,当那些从后方募集起来的新兵看到这一幕的时候,他们会怎么想?他们对自己即将投⼊的战斗,又会持什么样的看法?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