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小说网
首页 > 仙侠 > 神机鬼藏 > 第五百四十三章 掌控魔山

第五百四十三章 掌控魔山

目录

  元神,是人为修炼从而产生的另一种生命形态,在一种程度上来说,它比“人”要高级,但又不如“人”

  在迈入炼神还虚境界之后,随着它的出窍问之于世,初始状态比婴儿还要娇,经历一系列磨练,才能正常生活在世界种,不再担忧随便刮来一道轻风就把真魂吹走。

  这时的元神已经有了完整的体形,全面覆盖身形态,但是个头却像似一个极小的侏儒,只具有飞行神通和元气内部运行外放出体等初级手段。

  要想达到化身千万的那种程度,就好像一个凡人遥看深不可测的大海,有着难跃的天堑。

  现在何易的元神只能称得上“结实”出窍后还无法分化,像是一般有大威能修士那样随心变化,化身为雾。别看他出体时是以一种雾状形态出现,但那是必然的过程。只有在这种过程中加以感悟,才能逐渐学会化身为雾的神通,藏于地,隐于天,化合万物。

  凝婴丹的效果还远远未被开发出来,何易只是在修炼过程节省了凝结元神的时间,正常道门白色的元神变化为金色而已,不然修真界中的众多修士也不会把凝婴丹传得那么神奇。

  炼神还虚境界具体修炼的就是元神变化之道,好像养婴孩一样,让它逐渐学会各种本事,最终全面超过身神通,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从而可以清晰看到那难跃的天堑。

  现在何易在修炼之中多了一个过程,那就是让元神反复出窍、归体,并且在不同地点,让元神出窍感悟异地的差异。

  像是此番在沙云,为了证明所言不虚,何易当即用元神出窍,也有这一目的。让其以身心感悟沙云内独特法则,将会大有好处,同时何易也抱有一定的私心,这暂且不说。

  元神出窍,是魂魄分离的过程,三魂随元神飞出,七魄维持身生机。两者之间有其独特的联系感应,可以把身看作是假死状态。唯一危险是元神不能长时间离体,不然身之内的生机将会逐渐自我消耗,最后生机全无,身腐烂,何谈长生不老。

  只有在以后地境界里,靠一系列微妙变化才能把这种重大危机解除。达到真正的长生不老,所以在何易现境界,一般人都称为伪长生,所以才让那些已经厌倦修炼的修士有继续修炼下去的动机。

  言归正传。何易地担心落空。当宫晚彤再次来到他面前之后。像是先前地事情没发生过一般。反而围绕着何易地元神。问出了许多疑惑。比如凝婴时间为何只有短短三年。其体气息为何如此独特之类地问话。

  可怜何易一时不慎。带了点儿炫耀意图。以元神出窍形势让宫晚彤与亭儿她们娘俩看见。先是遭到了亭儿地毒手。被她那两只小手上上下下摸个遍。差点崩溃。随后又被宫晚彤一阵问。死地心都有了。

  还不好把凝婴丹而引发地变化说出来。只能按照他原来谎编地说法叙述一通。说到最后嘴里都直发苦。心里也有些惭愧。

  毕竟凝婴丹太过神奇。在修真界中只听闻几个顶级门派留存一颗两颗。那些有大威能地人都不到。而出现在何易手里。这本身就极为离奇。严重说这叫怀璧其罪。不是信不过宫晚彤。而是何易心里有底线。凝婴丹在他手里一共就有三人知道。除了巫臣外。其余两人都是他地女人。一是古茗二是叶瑶。连许柔都没告诉。更何况是宫晚彤这个有大秘密地女人。

  她都不愿对何易坦诚相见。何易心里地疙瘩能轻易解开吗?总而言之就是一句话。没相处到一定关系!

  任重而道远。其路漫漫。

  宫晚彤与亭儿过了刚开始的惊奇后,心绪逐渐平稳,但还保持着微微兴奋。

  也不知宫晚彤是早有打算,还是因为开心,或是何易有了元神,自觉本身的秘密应该对何易微微开放一点儿,或是看出何易心里的疙瘩,总之到了下午,她主动提及魔山的变化,并带着何易与亭儿走出沙云,在山内转悠了一圈,看那意思是想让何易心里有个底。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不听不知道,一听惊意生,何易在来时就发现山外、山内气氛与以往迥异,生态环境也有所改观,最为特别是把守在山门口地人是宫晚彤的弟子,也就在那时让何易起了一探究竟的心思。

  现在主动呈现在面前,何易还有些不敢确信,他严重低估了宫晚彤的能力与野心。

  最初在接触百魔大山的时候,何易曾经详细探查过山内情况与势力门派,最大的两个为百修阁和灰间派。

  百修阁的前身就是百名魔头的后代子弟,灰间派属于是后来崛起的势力,两者基本都不与外界接触,只在山内这片小天地之中生活,虽然也有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之类地事情,但是一般都相安无事,除非对付外来人员,

  除了这两个门派,还有一些大大小小的个人府,依傍依山傍水而建,过着与人老死不相往来、清静无为、隐居的生活,修为参差不齐。

  但沙云就显得颇为另类了,说是门派不是门派,说是个人府,人数又太多,宫晚彤的那帮女弟子多达几十人,还有未面的,所以山内之人就把沙云看成是第三势力。

  而现在呢,不要说那颇为嚣张的灰间派,连百修阁的人都看不到了,整座百魔大山居然是沙云一家独大,全由年轻的女弟子、女修士组成,连个男人都少见。

  魔山的情节写到这里基本结束,马上出山,将来何易人生中地一次转折。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