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小说网
首页 > 言情 > 白马 > 第十三章 董卓抢功

第十三章 董卓抢功

目录

  大河北岸。

  密切关注南岸动静的皇甫岑,突然发现北岸下游百数米,火光闪烁中,数十米名兵卒聚集成团,似乎正与岸边的一户渔民对峙。

  皇甫岑眉头一皱,唤过狄清,指着百数米外的,吩咐狄清道:“你去瞧瞧何事?”

  狄清去而复返,回禀道:“隔岸为小平津屯军之地,故附近舟船少缺。因州牧急于渡河,部将们便令士卒,强行购买附近大小船只。”

  “下游之家,为一杜姓渔农。兵卒以五千钱,暂时购买其家中三条渔船,但是这杜氏渔农,却是犟头,执意不肯卖船。且无论士卒如何说法,再加钱数,这渔农皆是不愿。”

  “州牧军令紧急,周围船只难聚,是以士卒也不愿退让。那些士卒便因此与杜氏渔农对持。”

  皇甫岑随口道:“若是渔农不愿,且劝服不成,便由得他。”却是皇甫岑以为,渔农既然不愿卖船,士卒们便该去寻找其他愿卖之人。

  皇甫岑话刚出口,便被华歆打断:“如今征调船只有多少?”

  亲信回答道:“大略四十余艘。因为隔河面对小平津,北岸的渔民稀少,船只亦难寻。便是因此,士卒才会因三条渔船,与渔农对峙。不过附近乡里之间的木匠,已经尽数被征调,正在加紧赶制新船。”

  四五十条渔船。

  六千步骑。

  这是个怎样对比!

  皇甫岑顿时无语。

  华歆已经开口吩咐道:“兵事紧急,岂能随意拖延。令士卒速速了结此事,务必征调来船只!”

  亲信得令而去。

  闻听华歆话语,皇甫岑皱眉道:“子鱼所言,莫非令士卒蛮横行事?”

  自皇甫岑建军起,颇为重视军纪。从出洛入辽东,组建白马义从时,因为是以结义生死相随才换得白马义从相从,当时因为皇甫岑声名浅薄,军纪推行效果,尚且不是很好。而后入河东、并州来,皇甫岑大权独掌,言出令随,全权严格执行军纪。皇甫岑所练军伍,虽然没有天天吆喝“十七条律五十四斩”但是却严格执行“不扰民”政策。皇甫岑收降来的民士卒,很多都被皇甫岑以军纪为藉口,到屯田处、煤矿田、砖窑厂,充任警戒安保。

  对与自己部队,皇甫岑唯一自豪的,便是军纪严明,有公令无私情,不比同时期各路刚刚凝结势力的,类如公孙瓒等军阀。今士卒搜集不到船只,与渔农对峙,而非直接抢,便是因为皇甫岑数年如一,在军中贯彻实施、严明军纪的效果。

  也是因此此种理念,皇甫岑才会对华歆所建言,隐隐有点反感。

  这是皇甫岑深知“千里之堤,溃在蚁”任何军纪法规,只须打开一道缺口,便能放出无数魔鬼。皇甫岑不甘心让自己军伍,也如历朝历代的精英部伍一般,逐渐走向衰落。

  华歆听出皇甫岑隐隐的不,呵呵轻笑一声:“兵阵杀伐而已,何必言仁义?仲岚莫非还以宋襄公为表率?”

  宋襄公,秋宋国国君之一。宋襄公平定齐国内秋霸主,遂大行仁义之事。然而因为过于仁义,却无才智,当断不断,在占无数优势时,被楚国连番击败,丧失宋国霸业根基。此人,为秋时,有仁义无智慧的典型人物。

  华歆这是借宋襄公之名,隐隐告诫,兵发小平津,方是眼前大事,且不可因为仁义虚名,便耽搁行事。兵阵,乃是以杀止杀的狂暴之举,而非坐而论道,互相彬彬有礼。

  皇甫岑默然不语。这是皇甫岑知道,华歆所言,乃是数千年不变的真理;也正因为是真理,所以才更无言以对,只得默默接受。

  华歆为打破沉闷,缓和气氛,笑道:“仲岚在征战四方胡虏时,可曾处处顾虑这般?”

  皇甫岑略略挤出微笑道:“吾之本,宽于百姓,严于诸胡。”

  华歆呵呵笑道:“此话虽得人心,但是位之人,当眼光明远,不可偏执一角。仲岚,当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天下万物,万千百姓,皆是祭坛之祭品,不应区分高低贵。并州胡、民杂,若是仲岚存有此心,怕会造成群胡逆叛。”

  皇甫岑摇摇头道:“就子鱼本心而言,可否能对胡、民一体同视?如我同心相待,那只能是胡不为胡时。”

  虽然被华歆叉开话题,皇甫岑望向远处,瞧见三条渔船自渔农家牵出,依然心中隐隐自责道:“今先且如此,后勿令诸如此类事,接连发生。”

  …

  大河南岸。

  郑泰令人去唤行至孟津附近的并州丁原,率大军前来隔拒皇甫岑,郑泰则亲自率领近百余人,赶赴小平津渡口,隔河遥遥大呼:“来兵为谁?为何将兵至洛?”

  不一时,北岸皇甫岑数百士卒齐声回应道:“并州皇甫岑,应大将军之命,入京安靖国家。”

  得知北岸果然是皇甫岑大军,虽然郑泰与皇甫岑师卢植有旧,但唯恐洛局势发生大变,急令步卒大呼:“阉竖已经被诛矣!事情已了,洛粮草残缺,不足供奉大军,还请白马都尉暂且回返。白马都尉勤王之功,朝廷封赏,随后就至,不会令将士寒心。”却是郑泰试图凭借模糊言论,劝回皇甫岑,即便劝回不成,也要暂时稳住皇甫岑,等待丁原率军来援。而皇甫岑则通过士卒大呼,鼓舞起士气,便和郑泰隔黄河交谈辩论起来。

  时至天亮,皇甫岑集结大小船只不过七十余艘。

  见船只难寻,而皇甫岑又不愿失去大好机会,便索挑出兵悍将,凭借七十余艘大小渔船,强行渡河,入据小平津。

  七十余艘大小渔船,总共搭载近四百步卒精锐。

  为保证尽量多载人,首先入选的,大都是通习水性,甚至能够驾驶小船兵卒。

  这四百余步卒,由军中司马黄忠统帅。

  虽只有七十余大小渔船,四百步卒,但此时郑泰亦不过百数人。

  郑泰所率兵卒,多是闵贡部下,是中部都尉吏兵,类似后世片区警察,非是正规军中强兵健卒。适逢事,他们或能借以为靠,捕杀一些类如张让等人,但是冲锋陷阵,却非这些吏兵所长。

  而且,这些吏兵,手中亦无弓弩强失,不能威胁渡河兵卒。

  横渡沙泥混拌,不见尺余河水的黄河,岸边渡口逐渐进入渔船程。至岸边二十米时,黄忠一轮强弓散,将围在渡口的百数吏兵退。

  见皇甫岑步卒,一言不发,便退吏兵,郑泰挥挥手,责令吏兵后撤。这是郑泰晓得皇甫岑如是已经决意入雒,这些先驱兵卒,根本不会听信他的言辞,转换阵营。且如今丁原大军行迹不见,若是令百数吏兵与皇甫岑精锐熬斗,也不过是徒有死伤,难以阻拦皇甫岑步伐。

  与其吏兵死伤殆尽,还不如束手就擒,以求活命。

  且一旦鏖战,那郑泰就再无其他说辞,只能眼睁睁看着皇甫岑踏入洛

  郑泰仔细考虑一番,勒令吏兵收起兵戈,后退百数米,避开渡河兵卒。他自己则单身立于渡口前,接皇甫岑先驱步卒。却是郑泰依旧不肯放弃希望,想凭借旧与卢植的情,亲自与皇甫岑交流一番,希冀皇甫岑顾全大局,能够如愿退兵,避免洛再起变端。

  黄忠率众登岸之后,立刻收缴百数吏兵的武器,分成四队,分别看押起来。分辨出黄忠是数百人之中的头领,郑泰连忙前去,说道:“我是尚郑泰,你家白马都尉何在?”

  黄忠呵呵应付似的笑道:“我家大人,尚在北岸。尚若是与大人交谈,还请驻足稍等。”说话间,黄忠分出两人,寸步不离的看守郑泰,限制郑泰只能在渡口百米附近活动。

  黄忠登陆南岸后,迅速遏制住渡口要害之地。渔船则返回北岸,继续运载士卒。

  自天色微亮,渔船便一直在黄河来回奔波,一批批士卒、战马、粮草,被缓慢的运到黄河南岸。至辰时末9点,才勉勉强强有一千五百步卒、两百骑兵抵达黄河南岸。

  一批批士卒抵达南岸,却始终不见皇甫岑身影。等待近两个时辰的郑泰,又见这批士卒中,依旧没有皇甫岑身影,按捺不住,又找来黄忠询问:“白马都尉何时抵达南岸?”

  皇甫岑部下将校,随兵卒陆续赶至南岸后,军中司马黄忠便被派遣为郑泰以及百数吏兵的看守,防止有人逃散或惹事。

  黄忠挠挠头,呵呵笑道:“战马、器械难运,大人尚需料理北岸诸多事务,尚还请见谅,再等等。”

  “怕是皇甫岑心中有愧,不敢来见我!”

  郑泰冷哼一声,拂袖离去。他也看出来了,皇甫岑根本没有心思同自己相叙,退兵之意。

  …

  洛城,北邙。

  数十宦官的死尸先后被抛入黄河后,闵贡才转到郑泰身旁,望着领着天子刘辨、陈留王刘协的段珪。闵贡也恼怒毫无办法。

  天子刘辨自仓惶出逃,流离失所,天子刘辨便精神崩溃。张让被闵贡着跳河自杀,现在闵贡还要步步紧,而段珪更是铁了心的要带着两位皇子,一步不退。天子刘辨恐惧不敢发话,一直提心吊胆的随着段珪盯着眼前这些行凶之人。

  恰赶此时,行在前方的袁绍等人已经赶到,看到此场景,顿时大惊失

  段珪挟持天子。

  闵贡竟然不顾天子安危,直面天子。

  忽地,从外又闪来一大批人马,马队之后,正是被董卓带来的文武百官。

  忽见来人,闵贡虽然不知道是董卓,但亦知来人是自己的援军,随即冲着段珪高声喝道:“段珪,群臣勤王大军已至,你还不快快束手就擒!”

  行至北邙,天子刘辨仰头又见董卓大军。这些西凉精锐,个个悍,杀气人,天子刘辨不识得董卓,以为这些士卒又要杀他,顿时吓的大哭。

  等董卓前拜见时,天子刘辨也因为恐惧,手忙脚,不知如何应对。

  便在这时,袁绍趁机向董卓发难:“天子恐惧兵事,还请左将军退兵,以安帝心!”

  袁隗以及与袁氏牵连的群臣,也是齐声言董卓应该速速退兵,莫要再惊吓幼天子。

  董卓此刻所能依靠者,便是手中军权,岂会令袁绍如愿,当场反驳道:“诸位在洛,却令两宫血千里、天子出奔,此时尚有脸面让我退兵?我若退兵,若是洛再起杀戮,却该如何?”

  董卓却是直接讽刺,言袁绍才是臣之首,反逆之贼,凡是令他退兵者,皆是对天子不忠。

  董卓晓得洛诸臣,多依袁绍,也不再多言,只是挥手召唤来无数兵卒,团团围住天子车驾,护送至南宫。入内宫后,董卓将南宫宿卫换吴匡等何进旧人,又第一次总领朝政,宣布改元昭宁,言事已定,洛当复安稳。

  与此同时,董卓又举荐何进掾吏伍琼为城门校尉,向洛城东西南北十二座城门,安亲信,严防再有袁术引兵攻打南宫之事。

  董卓为军将,首先关心军事。洛京畿地区,除洛各种虎赍、羽林、卫尉等外,便属镇守孟津之南的丁原,兵员最多,势力最大。为避免丁原被城内某些人惑,以致引兵来攻,董卓遂使尚台签发诏,征丁原为执金吾,入京,以之收拢丁原兵权。

  尚台势力多为袁绍旧,不肯为董卓签发诏,以此刁难董卓。所幸李儒早为董卓打点,先是任命关西人周瑟为尚,而后又通过周瑟来控制尚台,签发各种调任文。

  董卓正在和袁绍较劲,明争暗斗时,闵贡突然扔掉手中长剑,来报:“河东皇甫岑,此时正攻小平津,意率兵入京!”

  闻言,董卓抬头所望,对面正有大批渔船集结,似乎有许多士卒即要过来。当即回身命令董旻护住沿岸,然后理也不理袁绍抢在前,对着段珪道:“放下天子,还可绕你一命!”

  段珪本有心反抗。

  但他也听闻董卓为人,这不是郑泰一般的正直臣子,也不是闵贡那般小吏,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屠夫。而皇甫岑虽然以至近前,但近在咫尺却远在天涯,一时间很难保住天子与皇甫岑。不过段珪灵机一动,只要自己在天子身旁,拖延一段时间,皇甫岑必定入洛。而且如果皇甫岑真的失势了,他也好有机会投诚董卓。带着这两面三刀的想法,段珪亦然扔掉手中长剑,向董卓叩道:“左将军,此皆叛贼,为保天子性命,老奴不得不如此!”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