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小说网
首页 > 灵异 > 东北谜踪 > 第四十四章 古家族谱

第四十四章 古家族谱

目录

  经过这件事以后,老古头对我们的态度又有了明显的变化,极度热情,把我和大牙当成自家人一样,有啥说啥,丝毫没有了以前的那种戒备之心,我和大牙整天没事就和老爷子坐炕上胡侃,从民国侃到解放,从‮湾台‬侃到西蔵,⽇子过得倒也是逍遥自在。

  一天早上起来,吃过早饭,和古老爷子正在屋里闲聊,开着电视,喝着茶⽔,你一,我一的开始噴云吐雾,不大一会屋里就烟气缭绕,本看不到人,只能听见声音,光映下屋子里像是罩了一层灰蓝⾊的纱幕一样。

  电视里正演着古装大戏,应该是康熙爷微服私访的故事。古老爷子有一搭没一搭地对我和大牙说:“嗨,你们不知道啊,其实我们这家子和老孟那家子也是有点来历的,我们家的老祖宗都是旗人,侍候王爷贝勒的。要是在过去,那也是穿绸裹缎的人家,现在是不行了,土里刨食,看天吃饭了。”

  我和大牙一听这个有点意思,没想到这古老爷子还有点故事。闲着也是没事,我就和大牙旁敲侧击的不停的打听古老爷子家族的过去,古老爷子谈渐浓,虽然有些地方说的不太明⽩,不过我和大牙多少也听得明⽩了一些,古老爷子一边骄傲的说着祖宗的古功伟绩,一边不断的感叹着生不逢时,命薄相穷。

  老爷子说他们家祖宗在大清早期时可是可是侍候大人物的,应该是个王爷什么的,叫什么“和硕贝勒”后来那个王爷的一个女儿搬到了这个村子不远处,当时这里并没有这么多人家,就在这里附近建了一处很气派的宅院,据说能有这个村子这么大。

  旁边不远就是那娘娘庙,近⽔临山,也是个风⽔宝地。他们家老祖宗也搬到了这里,住着一个很大的院子,那也是十分的讲究。他们老古家和老孟家的祖上都是跟过来的护卫佐领,算是个头目,负责保护公主一家人的‮全安‬,平时也没有什么事,生活那也是⾐食无忧。

  很多事老爷子也说不太清,毕竟人老了,这些事也都是代代相传,很多细节的东西本就没有。

  见我们对这个感‮趣兴‬,这老爷子倒是很开心,从箱子底翻出一个包袱,里面菗出一本线装的册子来显摆给我们看:“大侄子,你们也不是外人,这个是我家的族谱,一直在我这支的手里相传,据说当年的一些事在里面都有些记载,只是我也不识啥字,也看不明⽩。你们要是感‮趣兴‬,就拿着看看,不过这东西宝贵的很,千万不要弄坏了。”

  听老爷子一说还有族谱,我这心里惊喜异常。族谱也就是家谱,记载着以⾎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相当于记载家族子孙世系的传承之书,可以区分家族成员⾎缘关系亲疏远近,里面的內容不仅仅是⾎脉分支图表,也会记一些大的事件。

  只不过在“破四旧”运动中,家谱被当作四旧遭到清理“成千上万”的家谱被毁,很多人家不得不毁掉家族世代珍蔵的家谱,而这老爷子现在能拿出自家的族谱,也能猜到当年也是冒着一定的风险才能保留下来这本东西,其珍贵程度可见一斑。

  老爷子取出来的族谱有着很厚实的封⽪,比上学时用的那种本夹子要厚实多了,也不知道裱糊了多少层。我翻开后,看了看里面,纸有些发⻩了,很脆。

  族谱的第一页应该是类似的序言,估计是开谱的老祖宗的个人简历一样的东西。然后就是是世系图,就是个树型图表,能看出世系所承,属于何代、其⽗何人;紧接着就是家谱正文,是按世系图中所列各人的先后次序编定的,分别介绍了每个人的字号、⽗讳、行次、时代、职官、封爵、享年、卒⽇、谥号、姻配等。这些介绍的文字,长的有五十多字,短的就几个字,差不多就是人物小传;最后是附录,果然如古老爷子所言,记载了十数页文字。

  里面记载的文字都是蝇头小楷,写得很是规整。我一边对老古头表示感谢,一边让大牙取相机来,翻拍下来,我们再看,因为这本族谱太珍贵,这么翻来翻去一不小心就得弄烂了。

  老古头见我们如此看重这族谱,心里也很感动,客气地说:“不用,不用,没把你们当外人,要是当外人,也就不会拿出来了,这东西当年我埋在地下多少年,多少人来找我要,我都没说,现在这村子里有族谱的估计也就只有我们家才有,只有我和小鱼儿他爸才知道,别人都没告诉。”

  大牙这时已经取来了相机,调成微拍模式,开始把附录和前言一页一页的仔细拍了下来。

  然后我又郑重的把这册子用布包好,给老古头:“大爷,我知道您没把我们当外人,这个的珍贵我也是知道,我们只是对历史感些‮趣兴‬,我们只拍了一下附录里的文字,回头看看,或许有帮助,真的谢谢老爷子您了!”

  大叔接过后又小心的放回了箱子里,一边放一边不让我们别再客气了,也又不是啥宝贝,再客气反尔显得外道了。

  晚上,我和大牙前一页一页的仔细看着,都看完后,才知道原来这古老爷子的祖上还真不简单。

  其实老古头所说的那个王爷,可是赫赫有名的人物,是清太祖努尔哈⾚的第五子莽古尔泰。

  清太祖努尔哈⾚共有十六个子,十六个儿子八个女儿。其中三个儿子和一个侄子当时非常出⾊,授封为“和硕贝勒”由这四个人“共议国政,各置官属”这四人按年龄次序分别为:大贝勒代善、二贝勒阿敏、三贝勒莽古尔泰、四贝勒皇太极,也就是当时鼎鼎大名的“四大贝勒”

  其中二贝勒阿敏是努尔哈⾚之弟舒尔哈齐之子,其余三人都是努尔哈⾚的儿子。这四个人的权力地位并没有因次序而有差别,就比如当时的皇太极排在最后,这并不表示他的地位就比其他三个人低。

  満清皇室爵位是这样的: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多罗贝子、镇国公、辅国公、不⼊八分镇国公、不⼊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奉恩将军,共十二级。

  “和硕贝勒”只是当时的爵位等级,不是一个人,而是相当于一个官差不多,就像今天的‮长省‬一样。“和硕”是満语“部落”之意,这里是作为荣衔加在贝勒之前。

  “贝勒”是満语,意为“管理众人”亦即“旗之王”起初贝勒是女真族中強有力的酋长的称谓,清太祖努尔哈⾚曾将此称授予女真族中強有力者,而最強有力者则称为“和硕贝勒”

  对于这莽古尔泰是何许人也,我和大牙都不太了解。就找了一些资料看了看,这才知道这人当年可是个响当当的人物。

  努尔哈⾚病逝在叆堡,临终前到底有没有明确选出汗位继承人,也成了千古之谜,众说纷纭。不到二十天,,皇太极力庒其它三位贝勒,登上了汗位,做了皇帝。

  大牙找了半天关于努尔哈⾚死后皇太极登位的相关历史,只不过网上关于这段历史的资料少的实在可怜,基本上就是那么几条信息。

  看的实在有点累了,大牙把鼠标一扔,回头说:“其实要是说论资格继承汗位,这四大贝勒都有可能啊,真是想不透啊,皇太极也没看出有啥特殊的功绩,相比起那三个贝勒多少差点,但最终这皇位却得到了,真不简单啊。”

  我也摇了摇发木的脖子,听大牙在那叨咕,就一边和大牙讨论分析着,自己也捋了捋思路。

  首先二贝勒阿敏是努尔哈⾚的侄子,很明显这皇位还轮不到他。

  其次是大贝勒代善,好像是和努乐哈⾚的其中一个媳妇有一腿,这事到底有没有不好说,但是当时也是闹的沸沸扬扬,这种传言是要命的,皇位本轮不到他。

  接着再说那三贝勒莽古尔泰,别看他骁勇善战,战功显赫,但那家伙也太驴了,就因为他妈行为不端,就把他自己亲妈给宰了,这种鲁莽之人不可能当上皇帝。

  还有那多尔衮,别看后来多牛叉,但当时还只是个⽑头小子,本没有可能斗得过其他人,估计连政治是啥都不知道呢。

  最后也只有这皇太极了,别看没打完几次硬仗,但好在也没啥大过错,要不说是人走时气马走骠呢,人家就是命好。

  莽古尔泰尽管在‮场战‬上骁勇善战,无人能比,其它那些兄弟都是望尘莫及,在努尔哈⾚还活着的时候就分得了正蓝旗,是正蓝旗旗主,但这哥们在皇太极登基后屡屡顶撞他的这个兄弟,最后也是一双小鞋接着一双小鞋,暴死32年,死时四十多岁。死后还被揭发有谋上之罪,被追夺其封爵,逐出了宗人谱,下场十分悲惨。

  至于更多的情况,历史并没有记载,他的儿女也没有史料可循。在老古头家的族谱中却记录,在此地居住的公主就是莽古而泰的小女儿,而保护她的这一百多人的头领就是老孟家和老古家的祖先。

  族谱中倒是有记载,崇德元年,应该36年,也就是莽古尔泰死后的第四年,不知道是因为什么,公主府宅突然起火,大火烧了一天‮夜一‬,⽔浇不熄,土掩不灭,直到烧得片瓦无存,公主一家也是生死未卜,不知道是已然逃走还是葬⾝火海。

  我和大牙一边看着族谱里的记录,一边对照着历史资料,最终才理出了一个头绪。

  也就是说偏脸子村应该是公主府的旧址所在的位置,也就是努尔哈⾚第五子莽古而泰的小女儿的府第。因为努尔哈⾚的突然归天,又没有指定继位之人。皇太极不知道使了什么手段就登上了皇位,在新的刀阔斧的进中原之战中,随着版图的不断扩大,权力的不断巩固,也对自己的兄弟开始动刀,而这个莽古而泰就成了倒霉蛋,离奇死亡。死后的第四年,又是一场突发的大火,把这公主府烧得是片瓦无存,一大家子也都是人间蒸发,生死不知。

  当年的那场大火到底是意外还是畜意人为的也不得而知。孟、古两家的祖上忠主之心很深,一直没有远走,后来分别改姓“孟”与“古”说是取“莽古而泰”前两字的谐音为姓。就在宅院的五里之外定居生活下来,一直到现在。

  努尔哈⾚,又是关系到努尔哈⾚,神鹊护法的出现,莽古尔泰的浮出,这件事情变得更加扑朔离,而娘娘庙村,看来又要多住一段⽇子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