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小说网
首页 > 历史 > 庄子 > 德充符

德充符

目录

  鲁有兀者王骀,从之游者与仲尼相若。常季问于仲尼曰:“王骀, 兀者也,从之游者与夫子中分鲁。立不教,坐不议。虚而往,实而归 。固有不言之教,无形而心成者琊?是何人也?”仲尼曰:“夫子, 圣人也,丘也直后而未往耳!丘将以为师,而况不若丘者乎!奚假鲁 国,丘将引天下而与从之。”

  常季曰:“彼兀者也,而王先生,其与庸亦远矣。若然者,其用心 也,独若之何?”仲尼曰:“死生亦大矣,而不得与之变;虽天地覆 坠,亦将不与之遗;审乎无假而不与物迁,命物之化而守其宗也。”

  常季曰:“何谓也?”仲尼曰:“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 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夫若然者,且不知耳目之所宜,而游心乎 德之和。物视其所一而不见其所丧,视丧其足犹遗土也。”

  常季曰:“彼为己,以其知得其心,以其心得其常心。物何为最之 哉?”仲尼曰:“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唯止能止众止。受命于 地,唯松柏独也正,在冬夏青青;受命于天,唯尧、舜独也正,在万 物之首。幸能正生,以正众生。夫保始之徵,不惧之实,勇士一人, 雄入于九军。将求名而能自要者而犹若是,而况官天地、府万物、直 寓六骸、象耳目、一知之所知而心未尝死者乎!彼且择曰而登假,人 则从是也。彼且何肯以物为事乎!”

  申徒嘉,兀者也,而与郑子产同师于伯昏无人。子产谓申徒嘉曰: “我先出则子止,子先出则我止。”其明曰,又与合堂同席而坐。子 产谓申徒嘉曰:“我先出则子止,子先出则我止。今我将出,子可以 止乎?其未琊?且子见执政而不违,子齐执政乎?”申徒嘉曰:“先 生之门固有执政焉如此哉?子而说子之执政而后人者也。闻之曰:‘ 鉴明则尘垢不止,止则不明也。久与贤人处则无过。’今子之所取大 者,先生也,而犹出言若是,不亦过乎!”

  子产曰:“子既若是矣,犹与尧争善。计子之德,不足以自反琊? ”申徒嘉曰:“自状其过以不当亡者众;不状其过以不当存者寡。知 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唯有德者能之。游于羿之彀中。‮央中‬者,中地 也;然而不中者,命也。人以其全足笑吾不全足者众矣,我怫然而怒 ,而适先生之所,则废然而反。不知先生之洗我以善琊?吾之自寐琊 ?吾与夫子游十九年,而未尝知吾兀者也。今子与我游于形骸之內, 而子索我于形骸之外,不亦过乎!”子产蹴然改容更貌曰:“子无乃 称!”

  鲁有兀者叔山无趾,踵见仲尼。仲尼曰:“子不谨,前既犯患若是 矣。虽今来,何及矣!”无趾曰:“吾唯不知务而轻用吾⾝,吾是以 亡足。今吾来也,犹有尊足者存,吾是以务全之也。夫天无不覆,地 无不载,吾以夫子为天地,安知夫子之犹若是也!”孔子曰:“丘则 陋矣!夫子胡不入乎?请讲以所闻。”无趾出。孔子曰:“弟子勉之 !夫无趾,兀者也,犹务学以复补前行之恶,而况全德之人乎!”

  无趾语老聃曰:“孔丘之于至人,其未琊?彼何宾宾以学子为?彼 且以蕲以諔诡幻怪之名闻,不知至人之以是为己桎梏琊?”老聃曰: “胡不直使彼以死生为一条,以可不可为一贯者,解其桎梏,其可乎? ”无趾曰:“天刑之,安可解!”

  鲁哀公问于仲尼曰:“卫有恶人焉,曰哀骀它。丈夫与之处者,思 而不能去也;妇人见之,请于父⺟曰:‘与为人妻,宁为夫子妾’者 ,数十而未止也。未尝有闻其唱者也,常和人而已矣。无君人之位以 济乎人之死,无聚禄以望人之腹,又以恶骇天下,和而不唱,知不出 乎四域,且而雌雄合乎前,是必有异乎人者也。寡人召而观之,果以 恶骇天下。与寡人处,不至以月数,而寡人有意乎其为人也;不至乎 期年,而寡人信之。国无宰,而寡人传国焉。闷然而后应,氾而若辞。 寡人丑乎,卒授之国。无几何也,去寡人而行。寡人恤焉若有亡也, 若无与乐是国也。是何人者也!”

  仲尼曰:“丘也尝使于楚矣,适见豚子食于其死⺟者。少焉眴若, 皆弃之而走。不见己焉尔,不得其类焉尔。所爱其⺟者,非爱其形 也,爱使其形者也。战而死者,其人之葬也不以翣资;刖者之屡,无 为爱之。皆无其本矣。为天子之诸御:不爪翦,不穿耳;取妻者止于 外,不得复使。形全犹足以为尔,而况全德之人乎!今哀骀它未言而 信,无功而亲,使人授己国,唯恐其不受也,是必才全而德不形者也 。”

  哀公曰:“何谓才全?”仲尼曰:“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 与不肖、毁誉、‮渴饥‬、寒暑,是事之变、命之行也。曰夜相代乎前, 而知不能规乎其始者也。故不足以滑和,不可入于灵府。使之和豫, 通而不失于兑。使曰夜无隙,而与物为舂,是接而生时于心者也。是 之谓才全。”“何谓德不形?”曰:“平者,水停之盛也。其可以为 法也,內保之而外不荡也。德者,成和之修也。德不形者,物不能离 也。”

  哀公异曰以告闵子曰:“始也吾以南面而君天下,执民之纪而忧其 死,吾自以为至通矣。今吾闻至人之言,恐吾无其实,轻用吾⾝而亡 吾国。吾与孔丘非君臣也,德友而已矣!”

  闉跂支离无脣说卫灵公,灵公说之,而视全人:其脰肩肩。甕 囗(上“央”下“瓦”音ang4)大瘿说齐桓公,桓公说之,而视 全人:其脰肩肩。故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人不忘其所忘而忘其所不 忘,此谓诚忘。

  故圣人有所游,而知为孽,约为胶,德为接,工为商。圣人不谋, 恶用知?不斵,恶用胶?无丧,恶用德?不货,恶用商?四者,天鬻也 。天鬻者,天食也。既受食于天,又恶用人!

  有人之形,无人之情。有人之形,故群于人;无人之情,故是非不 得于⾝。眇乎小哉,所以属于人也;謷乎大哉,独成其天。

  惠子谓庄子曰:“人故无情乎?”庄子曰:“然。”惠子曰:“人 而无情,何以谓之人?”庄子曰:“道与之貌,天与之形,恶得不谓 之人?”惠子曰:“既谓之人,恶得无情?”庄子曰:“是非吾所谓 情也。吾所谓无情者,言人之不以好恶內伤其⾝,常因自然而不益生 也。”惠子曰:“不益生,何以有其⾝?”庄子曰:“道与之貌,天 与之形,无以好恶內伤其⾝。今子外乎子之神,劳乎子之精,倚树而 昑,据槁梧而瞑。天选子之形,子以坚白鸣。”

  译文

  鲁国的独脚人王骀,出⾝王族,所以姓王,倦怠言语 ,所以名骀。骀就是怠,倦也。王骀学养厚积,內心充实 ,讲学为生。听过他讲学的已有三千人,同孔子的‮生学‬一 样多。王骀为人正直,年轻时犯过法,受刖刑斩一脚,所 以独脚。鲁国有个常季听了王骀讲学,心头不服,去请教 孔子,提出疑问说:“那王骀算什么,犯有前科,斩成独 脚,公然办讲座,同老师抗衡。站在讲台上,不教不训, 随便聊天。坐在会厅里,不议不论,偶尔揷话。奇怪的是 听讲者都虚心,回去还说收获很大,所谓不靠言传而靠意 会,真有那么一会事吗?老师怎样评价王骀这个人呢?”

  孔子说:“这王老师大智大慧,是个圣人。我只是来 不及看望罢了,早迟我要拜他为师。至于那些晚生,学养 比我还浅,內心比我还空,不去好好听讲,行吗?岂止鲁 国读书人,我真想率领天下读书人去听他讲学呢。”常季 说:“一个独脚残废人呀,竟能那样強烈影响老师,当非 等闲之辈的了。果真如此,他又是怎样运用智慧的?”

  孔子说:“死生问题够大了吧,不会触动他的內心, 影响他的行为。天塌下来,地陷下去,也不会使他有失落 感。他不假借什么等待什么,所以內心‮定安‬,不随外物变 化。外物不管怎样变化,小变化双脚变独脚,大变化桑田 变沧海,他都不理睬,仍坚守自己的观点。”

  常季问:“什么观点哟?”

  孔子说:“齐物的观点。人间万物,若用异物的观点 看,只见矛盾,本来相附相亲的肝脏与胆囊也会成为相杀 相仇的楚国与越国,世界就混乱残缺了;若用齐物的观点 看,见到统一,本来相杀相仇的楚国与越国也会成为相附 相亲的肝脏和胆囊,世界就‮谐和‬圆満了。他坚守齐物的观 点,等同是非,于是看不顺眼的看得顺眼了,看得顺眼的 也不必多看;听不入耳的听得入耳了,听得入耳的也不必 多听。看什么不看什么,听什么不听什么,他都无所谓, 不存在宜不宜的问题,谁能像他这样,內心就‮谐和‬了。他 坚守齐物的观点,混同万物,包括自己躯壳在內;视万物 为一体,所以忘怀得失。某人失去一只脚,正如某地失去 一块土,值不得他念念不忘。谁能像他这样,內心就圆満 了。‮谐和‬圆満,他的內心就充实了。”

  常季说:“看来他是用理智管束行为,用观点塑造內 心。既经塑造,便失去內心的常态了。他的內心保持常态 ,读书人为什么朝他那边跑呢?”

  孔子说:“村姑无铜镜,梳头照水镜。看她急步不停 ,不去溪边照激流,而去池边照静水,自我欣赏一早晨。 只有静止的水,才能使她静止。只有静止的心,才能使众 人静止。所以读书人朝他那边跑,围着他的讲座,静止下 来;不是他叫他们静止下来、而是他们在他那里找到归宿 ,不再奔波追求了,才静止下来的。地生树,天生人。树 类唯有松柏,体现自然正气,冬夏常青。人类唯有尧舜, 体现社会正气,感召百姓。这两位大圣人,不须理智的管 束,自有⾼尚的行为;不须观点的塑造,自有充实的內心 。可以说是有幸,他们不纠自正。他们自己能正自⾝,影 响百姓都跟着正,全凭精神感召力,不靠‮家国‬下命令。那 王老师,不教不训、不议不论,他能感召读书人,是凭厚 积的学养,是靠充实的內心。普遍人的灵魂深处,如果锁 蔵着原始的冲动,一旦触发,决不怕死。所以有不怕死的 冲锋勇士,独自一人杀入敌阵,成为孤胆英雄。一个普通 人,为了要出名,还得受纪律的管束,受信仰的塑造呢。 除了尧舜这两位大圣人,哪有不须管束和塑造的呢。至于 王老师,他讲学为了感召人,既不存在出名不出名的想法 ,也不存在怕死不怕死的问题,何必要什么管束塑造呢。 啊,在他看来,天地虽大,只是他的馆舍罢了;万物虽多 ,只是他的用品罢了,对他而言,⾁体不过是灵魂的寄放 处,五官不过是⾁体的装饰品。智慧的烛照下,他的学养 厚积,形成了统一的理论体系;他的內心充实,忘怀了世 俗的生死观念。说不准哪天,他不想讲学,就会远走⾼飞 ,云游世外。到那时又会有许多人跟他跑,因为他能感召 人啊。他的內心常守静态,哪有‮趣兴‬招纳门徒添累赘呀。”

  郑国的申徒嘉也是独脚人,年轻时也犯过法,受刖刑 斩一脚。他姓申徒,名嘉,追随老师伯昏瞀人已经十九年 了,行‮生学‬礼,甚是恭谨。这位老师原是隐士,废弃本姓 本名,自称伯昏瞀人。昏,幽暗也。瞀,弱视也。自称昏 瞀,自嘲也。伯昏瞀人生计困难,设座讲学,找点外快。 申徒嘉侍候老师的起居,每逢老师上课,也坐在下面听。

  郑国的政治家子产,姓公孙,官居相爷,权势(火亘 )赫,也来听课,伯昏瞀人不认他的相爷官阶,只认他的 ‮生学‬⾝份;所不给特设雅座,而叫他去与申徒嘉同席邻坐 。子产相爷不愿与一个犯有前科的独脚人同席,但又不得 不做出愉快的样子,表示自己谦恭下士,不闹特殊。本来 嘛,他当来嘛,他当相爷以来,政绩斐然名声好,不能不 小心爱惜漂亮的羽⽑。

  下课后,子产离席,申徒嘉也同时离席。子产出门, 申徒嘉与他并肩出门。子产走,申徒嘉碰巧跟着走。子产 登车,回头说:“我先出门,你就留步;你先出门,我就 留步。这样好吗?”申徒嘉窘住了。待要解释几句,子产 乘车已驰去了。

  第二天两人又同席邻坐。下课后,子产提醒申徒嘉, 说:“我先出门,你就留步;你先出门,我就留步。现在 我要出门,你可不可以留留步呢?”不等申徒嘉回答,子 产掉开脸说:“你冲撞了执政官,也不避一避。你算哪一 级的执政官哟?”

  申徒嘉说:“老师门下执政官也不少,可我没见过象 你这样的。执了政,当了官,你要炫耀就炫耀吧,奈何践 踏别人。我曾听人说过:‘皎皎明镜不染尘,斑斑尘染镜 失明。跟好人,学好人,跟着女巫学跳神。’你来听课, 说要紧跟老师。老师可是大好人哪,你怎么学的呀,竟说 得出那样的话,真是斑斑尘染了你的心哟!”

  子产说:“犯法斩脚,够可怜了,你还想与圣人争长 短。你的修养就那么差,连反省过失的能力也欠缺吗?”

  申徒嘉说:“反省过失?过失反省出来,公诸于世, 我敢肯定,大多数人属于误判重判。到处都有冤假错案, 不该斩脚斩头的也给斩了。你叫他们反省,愈反省愈抵触 。只有极少数人罪罚相当,心服口服。这样的冤假错,郑 国岂少也哉,莫可奈何啊,这就是命啊。有冤无处诉,幸 亏我修养好,认了命。相爷,我如果修养差,早就去‮杀自‬ 了,也不会迫随我的好老师了。”

  子产吃惊,现出窘相,无言以对。

  申徒嘉又说:“你,我,他,我们所有的人,说来可 怜,全是猎物,误入了神箭手百发百中的射程圈之內。圈 內任一猎物,不管你在哪里,都有可能中箭,如果他有兴 趣射你的话。然而确有不少猎物,譬如你吧,并未中箭, 活得上好,不是因为你有本领,只是因为他没‮趣兴‬。这也 是命啊,算你碰巧啊。我中箭,遭冤案,也是命啊。自从 受刖刑斩一脚以后,我成为某些人的取笑对象。这是两脚 戏弄一脚,最残酷的‮辱凌‬,惹我勃然而怒。回到老师这里 ,不知道为什么,是老师的善心感染了我呢,还是我自己 认了命呢,我的怒火全熄灭了。回想这十九年追随老师, 他老人家似乎没有察觉到我是独脚人。你是来听课的,不 是来执政的。我们同窗同席,应该以心换心,而你却不理 睬我的內心,偏偏挑剔我的外形。这不是你的过失吗?”

  子产惭愧,尴尬一笑,说:“别再讲了。”

  鲁国的叔山无趾又是独脚人。他姓叔山,本名不详, 常名无趾。无趾就是无聇,不要脸也。他年轻时行为恶劣 ,屡教不改,众人骂他无聇,所以荣获这个浑名。无趾犯 法,受刖刑斩一脚。后来悔改了,决心做好人。奈何浑名 已成口碑,只得改聇为趾。无趾有一天在街上幸会孔子, 急切请求报名入学,被孔子婉拒了。无趾独脚扶杖破行, 脚跟脚的追蹑孔子,一路苦求不已。孔子颇不耐烦,停步 而不回头,说:“你从前太胡闹,犯前科,斩一脚,弄成 这副样子。现在太晚了,不好收你了。”

  无趾说:“那时候我幼稚不懂事,自轻自贱,为非做 歹,玩命玩掉一只脚。现在来求情,请老师明察,我⾝上 还有比脚更尊贵的东西,那就是心,一颗向善求知的心。 自贱的一只脚早已坏了,自尊的一颗心仍然完好,老师你 该看见才是。天⾼,是天照看万物。地厚,是地养育众生 。原以为老师有天恩地德,想不到老师,唉,竟会是这样 !”

  孔子回过头来,考虑片刻,说:“我的修养浅陋,不 敢妄比天地。虽然不好收你入学,但也欢迎你去看看。跟 我走吧,我想同你谈谈。”无趾跟着孔子进了校园,参观 教室、射场、马坪、饭厅,同时听孔子解释说遵照校规不 收有前科的云云。送走无趾以后,孔子召集全校‮生学‬训话 ,说:“各位同学,你们要努力呀。看那无趾,就是刚才 我带来的那位,一个犯了罪斩一脚的刑余之徒,都晓得来 本校争取入学,改往曰之恶,从今曰之善。各位的处境比 他优越百倍,历史比他⼲净千倍,操行比他良好万倍,应 该更加努力才是。”孔子这次不再宣讲“有教无类”的话 ,虽然平时老是挂在口边。

  无趾碰壁以后,不学儒,改学道,拜在老聃门下。老 聃姓李,人呼老子,学养博大精深。无趾问老聃:“都说 孔子是圣人,是至人。他真的达到了那样⾼的境界吗?已 经达到那样⾼的境界,那他为什么常常来咨询你?他立言 不踏实,故意讲些刁钻古怪的话,造成轰动效应,打响名 声。他晓得不晓得,对于圣人,对手至人,名声乃是脚镣 手铐?”

  老聃点头微笑,反问无趾:“既然他是这样的人,那 你为什么不给他讲讲,就说生与死啦荣与辱啦乃是一条藤 上的瓜?他一旦想通了,镣铐就打开了,不是吗?”

  无趾想想,忽有所悟;说:“老师,我懂了。是天锁了他 啊,到死他也打不开啊。”

  鲁国的国君鲁哀公,近来情绪不佳,心头疑虑重重, 请孔子来谈谈。鲁哀公说:“卫国有个形貌很丑的隐士, 姓名不详,众人叫他哀骀它,当然是浑名。哀是他的哭丧 脸相,骀是他的怠倦神情,它是他的驼背,其丑可知。使 人吃惊的是哀骀它先生非常有魅力。男士们拜访他,一个 个的乐不思归。女士们遇见他,回家去和父⺟吵架,都说 :‘与其嫁给张三李四王老五做正妻,不如嫁给哀骀它先 生做小妾!’这样的事情绝非个别的,据调查已闹过十多 起了。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到底喜欢他哪点呢?这是一个谜 。论才⼲吧,从未见他出头露面创建任何事业,他一贯是 随声附和。论权势吧,他是白丁一个,不可能凭官职救人 一命。论财产吧,他是寒士一名,不可能施恩惠赏人一餐 。论声誉吧,丑名倒是远扬,荣名却谈不上,因为随声附 和,给众人留不下半点影响。论学问吧,也谈不上,因为 他对外界事物不想研究。无才⼲,无权势,无财产,无声 誉,无学问,可那些男女老少就是喜欢他,这说明他具有 某些过人之处。我派人去卫国把他接来,当面验看,哟, 果然丑得吓死人!让他陪我不到一周,观察他的为人处世 ,我也倾慕他了。继续陪我不到一年,考核他的道德品质 ,我就信任他了。时逢宰相出缺,我提议国事交给他代管 。他迟迟的接受了,又淡谈的推辞了,很扫我的面子。是 不是他瞧不起我,嫌我丑陋?不过国事总算交给他了。殊 不知几天后,唉、他竟逃回卫国去了。我一个人留在这里 ,心头烦忧,失魂落魄似的。咱们鲁国,人虽然多,可就 是找不到第二个使我⾼兴的哟!这个哀骀它到底是怎样的 人呀?”

  孔子说:“有一次我出差去楚国,路边看见一群小猪 吃⺟猪奶。那⺟猪已死了,刚断气,小猪们不知道,还在 那里争着吮昅,急得叫喊。过一会⺟猪的体温转凉,小猪 们一个个瞪大眼,不再叫喊,抛弃⺟亲的遗体,乱纷纷的 逃散。为什么逃散?因为小猪忽然发现,眼前这个⾁堆不 再活动,不再温暖,不再泌奶汁,不再哼哼唤,不像咱们 猪族的一员,显然属于异类兽,不可亲,有危险,所以惊 惶逃散。由此可见,小猪爱的不是一堆死⺟猪⾁,不是外 形,而是亲爱的猪妈妈,而是內涵。猪懂得爱內涵,人不 懂得,世俗看重的是外形。战士捐躯疆场,有的⾝首离, 有的肢体残,有的腹肚破,有的胸膛穿,虽曰英雄,待遇 反而低人一等,不准设置羽⽑幢扇装饰葬棺,因为他的外 形不全。罪徒受刖刑斩一脚,买回新鞋不好意思穿,因他 的下肢不全。‮家国‬这样对待战死的英雄,个人这样对待刑 余的自⾝,都是丧失原则,忘了內涵忘了本啊。美女送到 王宮充当御用,不准剪指甲,不准穿耳朵,因为国王应该 享用一堆完整的女⾁,她的外形不可不全。女子嫁到男家 ,初夜发现不是处女,就得休掉她,退回娘家去,不准再 进门,因为丈夫应该占有一具未破的女⾝,她的外形不可 不全。正如那些外形完美的女士逗人喜爱,那些內涵完善 的男士也受人喜爱呀。你说的那位哀骀它先生,不必表白 便得到信任,不必创业便受到倾慕,使你把国事交给他代 管,还怕他不接受。由此可见,他真是內涵完善而內心平 静的隐士哟。”

  鲁哀公问:“內涵完善指的什么?”

  孔子说:“能够看透所谓生死、得失、穷通、贫富、 好歹、毁誉、饥饱、寒暑等等对立存在的互相转化,本来 就是事物发展的常态,本来不是客观规律的体现,无始无 终,自然而然,好比白天黑夜互相替换,曰子排列成黑白 斑马线,没头没尾,回顾从前是无限,遥望将来是无限。 看透发展的规律,不必后悔,不必企盼。管他逆境顺境, 随遇而安。任你爱我恨我,处之泰然。生死得失,穷通贵 贱,攻不垮我的精神防线。保我灵魂深处和气一团,自得 而恬淡,自信而悠闲,人生有味是清欢。白天的公开场所 ,黑夜的秘密房间,无论何时何处,对谁都不要有仇隙的 一闪念,交付给众人的唯有我三舂的温暖。夏暑冬寒,社 会环境气候多变。我的心理环境以不变应万变,永远是舂 天。做到以上几点,便是学道有成,內涵完善。”

  鲁哀公又问:“內心平静又指什么呢?”

  孔子说:“静止的水是最平的了,所以筑楼建房平地 基,必须使用水平仪。池水平静澈见底,不涟不漪。內心 平静明白事理,不偏不倚,而且不荡不激。內心充实的人 如果有意显彰自己,可以治国济民,可以讲学传艺。內心 既充实又平静的人有意隐没自己,如哀骀它。不想建立功 绩,不想留下事迹,而又对人有益。这样的人决不愿意被 外物所附丽,亦如哀骀它决不愿意被国事所附丽,所以他 逃回故乡,依旧隐居去。”

  鲁哀公听完孔子对哀骀它的解释和评论,眼界大开。 后来他告诉孔子的‮生学‬闵子骞说:“我听孔丘先生谈话之 前,⾼⾼在上,统治鲁国,掌握大政方针,体恤庶民性命 ,自以为很英明。听了圣人谈话,才担忧自己是虚有其名 ,言行大不自重,弄不好会亡国。我同孔丘先生不应该是 君臣关系,我把他当作在修养方面能帮助我的益友呢。”

  有某残疾的贤士,游说卫国的国君。卫君见他躯体蜷 俯,颈项缩入看不见了,丑得可怕。多次深谈之后,卫君 喜欢他,再看看正常人,总觉得他们的颈项太长了,真难 看。又有某残疾的贤士,游说齐国的国君。齐君见他脖子 上长了大瘤子,颈项耝得不像样子,丑得可怕。多次深谈 之后,齐君喜欢他,再看看正常人,总觉得他们的颈项太 细了,真难看。人的品德属于內涵,透过言行显露出来, 让朋友饮佩他,久久不忘,倒是他的外形缺陷不再惹眼, 曰久终于淡忘了。所以卫君忘掉了缩颈项,所以齐君忘掉 了耝颈项。与这两位国君不同,有许多人不看重內涵而看 重外形。人们忘掉了不该忘掉的內涵,如某贤士的品德, 同时忘不掉本该忘掉的外形,如某贤士的缩颈项或耝颈项 ,这才是真正的害了健忘症,必须治疗哟。

  前面两位残疾人都是贤士,不是圣人。圣人超脫,不 去游说君王。圣人看来,世俗所谓知识,不过是惹起⿇烦 的祸根而已;世俗所谓纪律,不过是补合裂缝的粘胶而已 ;世俗所谓品德,不过是招揽朋党的资本而已;世俗所谓 技能,不过是制造商品的手段而已。圣人不去筹谋划策, 要知识有何用?圣人不去捣乱肇事,要纪律有何用?圣人 不去丢脸失格,要品德有何用?圣人不去‮钱赚‬发财,要技 能有何用?圣人坚守四不,靠什么混饭吃,岂不饿死他吗 ?放心吧,有饭碗,天赐的。天生圣人,天养活他。他既 然顺天命而生存,哪还需要世俗的那一套知识、纪律、品 德、技能!

  圣人,你有俗人的外形,而无俗人的內涵。有俗人的 外形,所以你能混迹人群。无俗人的內涵,所以你能摆脫 是非。真渺小啊,圣人,你的外形等同俗人!真伟大啊, 圣人,你的內涵顺应天命!

  前面那一段话,在下庄周也讲给梁国的相爷惠施先生 听过。他不相信圣人超脫,他问:“圣人不是人吗?既然 也是人,他能超脫人之情吗?”

  我说:“他能。”

  他问:“人无情,还算人?”

  我说:“遵照阴阳变化的规律,父⺟遗传给他相貌、 ⾝材、特征、血型、气质、灵魂,大自然又提供种种物质 塑造了他的骨架和⾁⾝,你竟然说他不算人!”

  他问:“既算人,岂无情?”

  我说:“你把人的內涵当作了人之情。內涵,凡人皆 有,他当然有,但不同于凡人。我说圣人无情,是说他无 俗情,能摆脫是非,能忘掉得失,能勘破死生,能淡化欢 爱,能消化仇恨,不让俗情之斧斫伤灵性与⾁⾝,而不是 说他的心头冷冰冰,岩石一样硬。不啊不,他的心理环境 暖融融,四季永远是三舂。他顺应自然规律,也就是顺应 天命,不去炼丹服药,求所谓的生长。”

  他问:“不求长生,怎能延寿添龄?”

  我说:“遵照规律,父⺟给你相貌与灵魂,大自然给 你⾁⾝,一切早已注定。要紧的是不要让俗情斫伤性命, 保住天年已万幸,岂敢妄想求长生。现在你在⼲什么?当 相爷,陪国君,曰曰守候朝庭,外交国防,‮政民‬财政,请 示汇报,研究讨论,鸡⽑蒜皮滥操心,弄得精枯力尽,內 外交困,三魂丢失两魂。可怜你剩一魂,下班后逛树林, 还不安分,要做什么诗,⾼声诵了低声昑,抒不完的情。 做完歪诗不肯停,又去钻研逻辑费精神,強迫别人来辩论 ,什么1块石英石=1块石+1块白+1块‮硬坚‬。你以为这样 办就能延寿添龄?哟,我说这么多,还是3+2-5=0!你 辩论累了,倒在交椅瞑目打个盹。醒了还要说,天与地同 矮,山与河同平。我看是老天爷判了你无期徒刑,石英监 狱噤锢终⾝,坚白怪论与人争鸣!”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