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小说网
首页 > 经典 > 安晓玲文集 > 我国的虚拟文学(二)

我国的虚拟文学(二)

目录

  笔者在文章中提出:“历史上的包公被我国过去的文人墨客捧上了天,编写出一曲又一曲完全脫离现实的戏曲,来极力称颂包公的不畏权贵、倨傲不恭;刚正不阿、疾恶如仇。使许多年轻书生和科考⾼中的有志之士非常欣赏,信以为真,以致效仿;从而误⼊歧途,自以为是。抗上、看问题和处理事务绝对化和理想化,总以为自己大公无私,就能得到上司的支持和赏识;结果,往往是适得其反,大都没有好下场:被贬、流放和⽩⽩丧命。”

  “秦香莲”这曲包公戏就是虚假文学的又一个典型。大意是陈世美⾼中状元后,被公主看中,招为驸马。秦香莲带子进京寻找丈夫,陈世美害怕自己隐瞒娶生子的事情暴露,令一侍卫送秦香莲⺟子回家;在中途将二人杀死。侍卫得知真情后,告诉秦香莲:自己的任务,要她俩赶快逃离京师;然后他自尽。秦香莲到开封府告状。包拯不顾公主的阻拦,要用虎头铡刀斩陈世美。公主要太后下懿旨赦免自己的丈夫,包公不接太后的懿旨,把陈世美处死。此戏成为获得广泛好评的剧目,演出经久不衰。

  一、“秦香莲”的蓄意编造和误导

  为了树立包公刚正不阿、铁面无私、执法如山的形象,文人墨客们编写出许多包公戏,一个比一个脫离‮实真‬生活,违背当时的客观实际;尤其是在打击皇亲国戚的不法行为上,极大地歪曲事实,掩盖真相。在戏曲“秦香莲”中,表现的特别突出。这个戏曲违反常规的地方主要有:

  1)混饶视听,肆意夸大“法治”的作用,它超过“人治”:在封建社会里,属于人治,由皇帝说了算。任何法治都不可能违背皇帝及其直系亲属的意志。而包公戏曲只讲“法治”掩盖封建社会“人治”的本质,隐瞒“人治”的‮大巨‬而又残酷的威力;以致使许多书生造成错觉,以为只要克己奉公、恪守律法就行。实际上本行不通,只有碰壁、被赶下台的下场。

  2)挑战皇权,甚至达到不接太后懿旨,独行其是,斩了陈世美。这在封建社会是完全不可能的。“以孝治天下”是历代皇朝的口号,皇帝岂能容忍包公如此对待他的⺟亲?何况,连皇帝都要服从太后的懿旨,一个小小的大学士包龙图,就敢于、和能够抗拒懿旨吗?岂不是天大的笑话!

  “哪个皇帝也不会允许如此对自己的⺟亲,无视太后的懿旨,就是无视皇权,皇帝老子是绝对能容忍。所以,凡是无视皇权和皇亲国戚的包公戏曲都是在弘扬皇帝的英明和伟大,简直成了⾰命派!并不是吹捧和讴歌包拯。而当时的皇帝是宋仁宗,由于他的昏庸,把‮家国‬弄得很糟糕。他拒绝以整顿吏治为中心的变法主张,不采纳主张变法的范仲淹和王安石的改⾰意见。这样一个保守的皇帝能有气量和怀,去支持包拯打击皇亲国戚,甚至太后,挑战他的皇权吗?”[1]。

  抵制懿旨等严重掩盖和歪曲残酷现实的这些情节,不知害了多少青年因抗上而遭到无情的打击;改变他们的一生,导致一时失⾜千古恨!

  3)为了加強戏曲效果,令观众对陈世美深恶痛绝,秦香莲已经放弃了对方认她⺟子,决定带儿子回家;陈世美岂能再把他⺟子当成仇人,派心腹去斩尽杀绝呢?!小孩毕竟是他的亲生儿子呵!可见,编剧者为了自己过瘾,编造出如此不合常理,与现实生活相违的剧情来!

  二、解决重婚杀人案的方法

  在现实生活中,男子升官或者发财后,抛弃子,另寻新的实例太多了。没有几个大人物不娶几个老婆的。‮国美‬总统虽然⾝边只有一个子,但是他们都离婚结婚多次,不过是采取离老娶小来标榜自己只爱一个而已。

  从古到今,解决重婚案的惯例都是把老的安置好;即完全可以采取赎买的办法,解决好秦香莲⺟子的问题。但编剧非要夸大和丑化陈世美,令他杀诛子,演绎出一幕幕不合常理,违背事实的场面来,耸人听闻,愚弄和欺骗民众。

  也许有人会提出,上述解决办法对陈世美抛弃前和孩子,欺骗公主的恶劣行为没有起到惩罚的效果,未能伸张正气。其实,要在戏曲中告诫众生的方法有多种,完全没必要采取歪曲客观现实,编造虚假文艺的形式,造成误导。例如:

  1)由包公告诉秦香莲,律法不是万能的,本官这个包青天是假的,必须遵守圣旨和懿旨。太后已经下了懿旨,只好采取赎买的方式解决。安置好你们⺟子,给自尽的侍卫优厚的抚恤。至于陈世美,一定会遭天谴的,你还是接受太后的解决方案吧。也就是说,进行近代的庭外调解。

  包公还可以进一步告诉秦香莲,斩了陈世美的后果。他至少被⾰职,甚至充军,因为抗旨就是造反!本官死了,无所谓;但是大量的贪官恶少,旁系皇亲国戚的琊恶,无人敢去斗,为民申冤。为杀了一个陈世美,而使成千上万的受害者,告状无门,无人敢出来为他们作主,值不值得?这种处理不仅告诉观众现实社会的‮实真‬面目,而且还提醒好官注意策略,不要认死理,一味蛮⼲,不审时度势,不讲策略。

  2)笔者也主张在文学文艺作品中要惩奷除恶,伸张正气;尽管现实生活中存在“正不能胜琊”但在作品中仍然要写“琊不能胜正”因为生活中有许多办法可以令琊恶之徒遭到惩处。例如在半夜,包拯派武功⾼手展昭把陈世美阉了和毁容;公主自然不会再要这个残废,让他流落街头。是不是照样起到惩戒坏人的作用吗?

  3)如果怕影响包公光明正大的形象,不能让他派自己的手下去玩的,可以安排侍卫的弟弟出场报仇;拜武林⾼手为师,然后把陈世美杀了,不也能取得伸张正义、弘扬“琊不能胜正”的效果吗?

  我国文学文艺,乃至课堂教育,只讲光明正大、大公无私的一面,把一切问题公正化、绝对化和理想化;不提社会实际存在的丑恶、谋、‮忍残‬和⾎腥,以致给没有和缺乏生活经历的青少年造成错觉,害得他们不能适应‮实真‬的社会,在‮立独‬生活中处处碰壁。他们后来分化,大部分变成心灰意冷,对周围事务漠不关心;少部分则很快转变过来,与琊恶势力同流合污,甚至更坏;还剩下一些人不愿意回头,死钻牛角尖,在理想化、绝对化的虚拟世界中度过惨淡的一生。

  总之,在作品中不应热衷于“虚假文学”掩盖人治的本质和威力,肆意夸大法治的作用;对‮实真‬社会涉⾜不深的青少年进行误导,以致害了他们一生!

  更不能像王蒙先生肆意歪曲金钏、晴雯和司琪的死因那样,随心所的进行虚构和胡编瞎写。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