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走就走的旅行
自从上个世界八十年代三⽑的《撒哈拉沙漠》《万⽔千山走遍》横空出世,勾起了成千上万读者的瘾,便再也没有消停过。一代又一代的文艺青年开始恋上浓密长发和⽩⾐飘飘的棉⿇,开始臆想孤独行走在荒无人烟的撒哈拉。那个时代的夜黑的很纯粹,没有刺眼的灯光,睡得很早,能听到雨点子打在地上的节奏,能闻到泥土混着香草叶的味道。
阿亮是个不安分的孩子,他的书桌下面空的没有一本书,老师是放任不管了的,他的座位被拉在最后一排的角落,最后灰尘都积厚了,堆放着一些旧的书籍和刊物。那时候,我猜想他是再也不会回来了。
他的⺟亲是个风姿卓越的女人,来过学校一次,丝绒的中式旗袍恰到好处地裹着她丰腴的⾝体,脸上是一种中年女人孤⾼的冷傲。她后来是改嫁了,因为阿亮的⽗亲是一个在工厂打工的老实的男人,很消沉,也很爱酒。至此,我再也没有见阿亮笑过,他时常把自己缩在墙角,看落⽇余辉,一下午的一言不发。
阿亮给我写来信,他说他在三亚,在海口,打很多零碎的工。他说他就在⾼尔夫球场给⾝份显赫的人们来回捡球来换取吃的和觉睡的木板。他说那是个用辞藻形容不出来的地方,那里的海风和时光重叠在一起时会想起很多人,也会忘记很多人。
我说,那你什么时候回来啊。
他说,累了的时候。
岁月静好,无论你在哪个城市,都会被浓缩成一个剪影,重复着生活,长大,或者老去。
那时候,每个星期天我都会去图书馆,捧一杯热烘烘的茶,选一个玻璃窗,打发曾以为慢悠悠的青舂。那时候市面上已经有好多关于旅行的畅销书,上面说:“人生至少要有两次冲动,一为奋不顾⾝的爱情,一为说走就走的旅行。”于是很多年轻人纷纷效仿着去流浪,结果这样的梦往往是连回程的车票都买不起就被扼杀了。
阿亮说,他习惯了漂泊,他其实过的一点也不好,经常吃泡面,睡廉价的小旅馆。
我说,那你想家吗?
他说,不想。我似乎能够想象得见他说完这句话后心里被类似于匕首的东西划了一下,隐隐地疼了起来。
又过了半年之久没联系,他在QQ上邀我去旅行,去西蔵,那时正逢我与男友如胶似漆的时候,坐在方形的办公室对着方形的电脑打工,每天过的和复印机似的。阿亮很失望,他一个人背着大硕的旅行包只⾝前往。而我就和许多蠢蠢动却依旧没勇气,没时间,没积蓄的人们一样为了生计呑噬掉青舂的尾巴。
时常会去阿亮的博客跑堂,他用并不专业的单反机照下了很多陌生的地方,他说,拉萨是一座时间很长的城市,在那里,整个人不知不觉就变得懒散起来。每天晒晒太,喝喝甜茶,吃吃耗牛包子和炸土⾖条,在八廓街的小巷里肆意溜达,⽇子就这么过去了,似乎闲晃才能感受真正的拉萨,你别跟人聊什么理想,奋斗,这是一个单纯的世界,他跟你的思想平行,跟你的灵魂贴靠的很近。
我突然觉得自己是井底之蛙,突然预想十年,二十年,结婚,生子,望眼穿的人生;突然想起《京北青年》里重走青舂的热嘲,突然感概万分的写下这篇文。
后来,阿亮回到了龙城,他了一个海上的女朋友,一个比他大四岁,笑起来很好看的女人。他的⺟亲生病了,很严重,啂腺癌。她躺在病上,眼睛里没有光,头发稀少,瘦骨嶙峋的⾝子再也和当初学校走廊里婀娜走过的女子判若两人。
天气已经逐渐冷了下来,窗外的叶子开始飘飘扬扬地洒落。门口一对情侣在打情骂俏,女孩咕哝着嘴说:“等下个月结婚了,藌月去哪?”男孩搂着她的,温柔道:“沙漠,海边,大草原,随便你调。”
阿亮说,他想陪⺟亲出去走走,虽然这么多年,是如此恨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