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小说网
首页 > 经典 > 安静的玉儿文集 > 陕西行(下)

陕西行(下)

目录

  打从到了陕西的那一天起,朋友们就轮流请俺饶处品尝当地的各种小吃。顿顿吃啊,当时俺每顿一上桌就抵御不住美食的诱惑,光顾着咧开嘴胡吃海塞了,俺也是够没出息的,吃都吃迷糊了,到如今仅仅还能记得其中的几种,没事儿的时候,倚在沙发上吧嗒着嘴,回味下,那噴香噴香的辣香气,仿佛又在往俺的鼻子里钻咯。嗨嗨!先容俺‮劲使‬儿咽口唾沫,然后接着再说。

  到了西安那天晚上,朋友说要请俺到钟楼广场旁边的“德发长”吃饺子,俺不以为然,不就是饺子嘛,东北啥样饺子都有的是,俺还跑你这地方吃饺子?朋友说所谓“宴文宴友饺子宴,长忆长安德发长”到西安一定要到“德发长”吃吃“饺子宴”的。你绝对想象不到“德发长”的饺子竟然有这么多的花样和口味,有108个品种,分为宮廷宴、牡丹宴、百花宴、龙凤宴和八珍宴等数十种宴席,可谓一饺一形,百饺百味。服务员‮姐小‬每上一道饺子,就讲一个故事,让陕西历史的长河在你眼前的饭桌上流淌。

  而“德发长”旁边“同盛祥”的“羊⾁泡馍”就更是一绝。吃羊⾁泡馍讲究的是“掰出一份心情”馍都是自己用手掰,机器切的一点都不好吃。掰的越小越好,据说小到只有半个小手指甲那么大才是恰到好处。掰好的馍放在“‮大巨‬”的海碗里,拿到“浇汤”的大师傅那里,你要是不认真掰,大师傅也不好好给你“浇汤”难怪很多朋友一直没有吃到最“棒”的泡馍。一大碗羊⾁泡馍端到你的面前后,有香甜的辣椒酱和鲜美的糖蒜一道做伴,嗯~~!那样的美味谁能忘却?

  那天,朋友领俺去一家叫“大清花”的饺子馆。实际上,这个“大清花”是地道的东北饺子,俺家那里就有一家,人气不咋旺。让俺想象不到的是,西安的这家店简直火透了,如果事先没预定座位,去了得耐着性子排队等座。真应了“墙里开花墙外香”那句话了。站在“大清花”饺子馆门前,等朋友找停车位时,俺发现了路对面一个很有趣的店铺,于是一行人⼲脆就进了这家店。

  先考大伙儿一个字,估计认得的人不多。这个字读作biang,为陕西民间流传的一个意造字。有个顺口溜说清了这个字的写法,叫什么“一点飞上天,⻩河两道湾,八字大张口,言字往里走,东一扭西一扭,左一长右一长,中间加个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留个钩搭挂⿇糖,坐个车车逛咸阳”还有另一个说法“一点飞上天,⻩河两头弯,八字大张口,言字往进走,左一纽,右一纽,左一长,右一长,中间来个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两个贼娃立在旁,座上车车走四方”两种说法有差别,但基本一致。

  平常在人们口中流传的“陕西的面条像裤腰带”戏称的就是这种“biang-biang(现代汉语字典上没有这个字)面”正宗的“biangbiang面”来自于关中,和平常吃到的手扯面不完全一样。正宗的“biangbiang面”一根面条的宽度可达二三寸,长度大概在1米左右,厚的地方跟硬币差不多,薄的地方却如同蝉翼。这种面煮熟以后,捞在碗里,无论是浇臊子(就是浇上卤),还是没油辣子(就是拌上当地特有的一种辣椒油),吃起来都很‮滑光‬、柔软、热火、有筋性,非常好吃,既可口又抗饿。“biangbiang面”一根面条大概得用二两面,平常饭量小的人吃一根面条就饱了。关中人一般饭量大,一顿能轻飘飘地吃下八两一斤的,看着他们在那里脖子一伸一缩稀哩呼噜地吃,很吓人的捏。

  “biangbiang面”的得名,有着这样两种说法,一是说在品尝它的时候会发出biangbiang的声音。二是说在用手将面条扯长的时候,两只手一边往上提着扯,一边将面往案板上摔打,发出的biangbiang的声音。尽管说的都是声音,俺还是比较相信第二种说法。为了留个纪念,俺特意从店老板要了一副带纸套的方便筷和一包餐巾纸,上面印有该店的标志。

  去延安的路上,正好赶上中午饭的时间,朋友将车停在路边的一家“水盆羊⾁”店。说这家店绝对的正宗。俺这一吃哦,啊呀呀,汤那个鲜呀!那就别提了。

  登大雁塔那天,在大雁塔的正面路东有一家小店,朋友说里面的凉皮、凉粉很好吃,俺⿇溜儿就去尝了尝。凉粉到了嘴里,不腻不碎,有一种淡淡的粘味,吃起来有些滑慡,带些年糕的味觉,再加上⿇汁香味,多了好些秦川大地的情怀。俺觉得真正好吃的还是西安凉皮。凉粉是条块状的,而凉皮如同宽面一样。用水过了凉好,加上少量的⿇汁、⻩瓜丝、香菜、香椿什么的,洒上一点辣油,简直让俺欲罢不能。据小店的老板娘说,每晚过了六点,你肯定就买不到她家的凉皮了,由此可见凉皮是多么招西安人稀罕。这说的是“米面皮”西安还有“擀面皮”和“炒面皮”反正俺也分不清啥面皮,只知道格外好吃。

  好像陕西的饭店里都少不了“⾁夹馍”这个吃食。⾁夹馍应该叫‮国中‬的汉堡,或者说汉堡是西方的“⾁夹馍”据说,西方的汉堡就是马可波罗从‮国中‬带回去的,是从⾁夹馍演变而来,而且学的还很不正宗。⾁夹馍用的腊汁⾁是一种炖制的⾁,比一般的酱⾁酥烂,一切就碎,滋味鲜美。“肥⾁吃了不腻口,瘦⾁无法満嘴油。不用牙咬⾁自烂,食后余香久不散。”吃时切腊汁⾁少量,夹入刚出炉的白面馍中,此时馍香⾁酥,回味无穷。

  俺家这里的‮国中‬家具城跟前有家陕西腊汁⾁夹馍馆,你还真别说,这家不大的小铺面里的⾁夹馍和凉皮蛮地道的,俺常去的呢。

  品尝“岐山臊子面”、“臊子夹馍”、“红焖羊⾁”是在法门寺附近的一个度假村里。岐山臊子面不仅味美,而且还有着一个美丽的传说。在西周时期周文王之子周武王带兵用箭射杀了一条大肆伤害百姓的恶龙,武王为了庆贺,命令军中伙夫抬来一口大锅,将切成小碎块的龙⾁做成臊子,由于⾁少兵多,只能给每人在碗里放少许臊子,结果使面条美味倍增。

  现在的“岐山臊子面”和“臊子夹馍”只用猪⾁做臊子。臊子面有酸、辣、香、薄、筋、光、煎、稀、汪等九个特点。用老陈醋使汤味突出了酸,用煎油泼辣子面,使其汤料辣里透鲜。臊子不知用了啥佐料,有一种独特的香味。用手擀的面条很薄、很筋道,光如游鱼。臊子面汤的温度很⾼,用巴掌大的小碗盛装,每碗只吃一口,面条只有几根,一般的人要吃十多碗,棒小伙可以一口气吃了三、四十碗。面汤表面汪的油很多,捂住了汤的热气,即便在数九寒冬,也不易放凉。“岐山臊子面”的底菜和漂菜也很讲究,在菜⾊上分红(红萝卜)、⻩(⻩花)、白(豆腐)、金(鸡蛋饼)、黑(木耳)、青(韭菜)等等,烹调臊子更是考究。

  这次陕西行,俺的红焖羊⾁技艺在原来的基础上又上升了一个⾼度,成了俺家里宴席的保留菜式。不知道哪位朋友将来能有幸品尝到俺的手艺呢。

  到了西安,一般人都会到老字号“舂发生”品尝“葫芦头泡馍”这是西安特有的风味小吃,它和羊⾁泡馍有相似的地方,既同为掰馍,但主要原料不是羊⾁,而是猪肠。主料由猪大肠头、猪肚头、肥肠去腥臊后加佐料煮成汤,再用汤煮馍而成。馍块洁白晶亮,软绵滑韧,汤酽味浓、鲜香适口,肥而不腻,醇香扑鼻。吃的时候以泡菜佐食更是慡口。一位文人品尝了该店的“葫芦头泡馍”后,兴致顿生,便取杜甫《舂夜喜雨》诗中“好雨知时节,当舂乃发生”的名句,为该店题写了一个诗意盎然的店名“舂发生”从此“舂发生葫芦头泡馍”便驰名西安古城內外,享誉三秦大地。

  得,不能再往下写了,越写越馋,哈喇子都快流出来了,不行,俺得赶紧套上‮服衣‬,蹬上鞋,一溜烟地到家具城附近的那家陕西腊汁⾁夹馍馆去改改馋去,白白了您那!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