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小说网
首页 > 经典 > 安徽周玉冰文集 > 沿岷江河谷去松潘

沿岷江河谷去松潘

目录

  2008年,我以作家的⾝份到达彭州、德州、绵阳、北川、汶川,错过了松潘。因为是安徽对口支援县,松潘便成了我三年来魂牵梦绕的地方。

  9月16曰,我终于踏上前往松潘的路。穿行岷江河谷,一路见闻,一路感叹。

  沿着岷江河谷去松潘

  从成都出发,前往九寨沟和⻩龙景区,有三条路线。其中,经过汶川、茂县、松潘的一条最最捷便。这也是5。12大地震受灾严重的一线。

  松潘是我此行的一个重要目的地。安徽三万多人次用三年时间在雪域⾼原完成了三百多个项目,也建下了深厚的皖松情谊。我有过无数次去松潘的念头,看看她秀美的山川,看看她独特的民俗,看看安徽援建的成就。

  成都与合肥有一个多小时的时差,商店一般9店才开门营业。我们6点多就起床了,这时的成都像个慵懒迷人的‮妇少‬,带着睡态打着呵欠。

  登上车,外面细雨朦胧。休闲的成都很少见到太阳的,因而有了“蜀犬吠曰”的成语;充足的水分,也让成都女孩长得清秀水灵。

  耳畔响起婉转动人的成都方言曲调:“芙蓉花儿绽放开来粉嘟嘟,就像我们宽巷子的贾素芬,妹妹扎起黑黢黢的翘揪揪,还有一对双眼皮…”然而,我脑海中还是5。12后在灾区见到的情形,无意去倾听与回味关于成都女孩的歌谣。

  天⾊大亮,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绿水青山。这得利于都江堰水利之便,造就了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我很早就从诗句中认识了岷江。过了都江堰,就与岷江上段邂逅了。岷江源头位于川西北松潘县和九寨沟县交接的弓杠岭。沿着岷江河谷逆流而上,是我此行要去的松潘。

  映秀镇的幸福与悲伤

  出都江堰,继续前行‮入进‬汶川县境,蓝底血字的“5。12大地震遗址”标牌,以及路毁桥断的场景不时从窗前闪过,大家都心情沉重起来。

  东莞援建的新的映秀镇出现在公路的右侧。这个以“山水相映,景⾊秀美”而命名的小镇,因为一场特殊灾难一时间成为世人焦点。现在,每天都有不少人在此驻留。大家都关心灾后重建的情况。

  小镇的重建是打旅游牌子。新建的街面上多是旅馆和‮店酒‬,有6000多人口的新镇上有上百个临街商铺,出卖些樱桃酒、羌绣等特⾊产品。

  路两旁停了不少车子,大家纷纷下车,端着相机朝镇內走去。雨丝下得很密,不‮妇少‬女在叫卖雨伞,十元一把。我问卖伞的尚仕良生意怎样,她说这里雨多,能卖些。

  罗国广(音)告诉我,援建的新房按人口分配,他一家三口分了套一百平米的临街房子,自己也要出些,可以无息‮款贷‬。他开起了旅馆,每天经过映秀的人不少,但都是去九寨沟的游客在此做短暂停留,在512纪念碑前合个影就走了,因而生意不怎样。

  映秀镇512纪念碑是在新镇旁一个‮塌倒‬的房子前用巨石刻了一个钟面,凝固的时间镌刻下了悲怆的记忆。留影的人抢着上前。不知远道而来的人们可清楚,这个新的映秀镇不是在原来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映秀的老城在岷江的另一边,已经是一片废墟,没有人居住的。甚至是,没有多少人愿意经过,带给心灵的阵痛是难以承受的。

  我自然地想起了映秀小学的老师张米亚。地震来临时他张开双臂护住两个孩子,当人们发现他时,他手臂僵硬,为了救出还有生命特征的孩子,只得锯下他的双臂。“摘下我的翅膀,送你去飞翔”是他生前爱唱的歌,他用生命诠释着歌词。

  我眼睛湿润,遥望青山,眼花中仿佛看到张米亚那永恒的展翅姿态。

  伤痕累累的岷江河谷

  没有见到岷江前,我无数次想象它的神态,是激流奔荡还是平静流淌?是宽阔壮大还是狭窄幽深?

  我一路克制颠簸造成的欲睡,刻意留意岷江一路的变化。过了都江堰‮入进‬漩口,这一段的岷江河面开阔,水流相对平缓。映秀镇一直到茂县,河流奔腾,河面也渐走渐窄。过了茂县叠海,有一段岷江完全断流了,裸露出河床以及各形各态的石块。‮入进‬松潘地界,水流又奔涌起来,直至它的源头:是涓涓溪流。

  在我的想象里,岷江从山川走来,水流是无比清澈的。实际上,除了叠溪一段,岷江的水是浑浊的,有的地段可谓泥沙俱下。奔涌的江水中,还露出一些屋顶和破败的船只,诉说那一瞬间的悲怆。灾难抬⾼了岷江原来的河床。

  为什么是这样的呢?我仔细留意两岸山脉,不得不为岷江忧思起来。

  汶川段的山脉,植被是丰富的。可是,地震给山脉的创伤非常‮大巨‬,许多地方的山体被掀下,堆积的碎石泥土随处可见。过了映秀镇的隧道,岷江西侧山峦千疮百孔,破裂山体碎石将国道312线完全覆盖,地震发生的瞬间,焦急的人们质疑为什么生命线一时打不开,走近它,看到坍塌的大桥,看到从山顶倾泻的石块盖住了国道‮入进‬岷江,并且延续不断。不得不承认几天时间抢通这条生命线非人力所为。今天我们去松潘的路,是震后重新开通的。这一段的国道312线成为地震遗址。

  过了茂县,一直到松潘,两岸的山脉没有树木。从裸露的山体看,它不同于皖南的山脉都是‮硬坚‬
‮大巨‬的石块构成,而是疏松的,我的感觉就是堆积的煤层里夹着石块。向导说这是由火山灰堆积而成的。

  绵延数百里的山脉,是火山灰的堆积?我随后电话咨询四川省地质调查院的专家陈倩,她说向导的话不完全错,也不全对。有些地方是火山噴发形成的,那时地质年代很古的事了。她告诉我一路所行走的地带是‮国中‬
‮陆大‬由第一阶梯向第二阶梯过渡的断裂带,地质构造非常复杂,主要是侵入岩,很脆弱的。过了茂县,侵入岩所含杂物更多,岩性更软,容易发生地质灾害。

  叠溪的风景很美,前往九寨沟、⻩龙寺的游客会被这里的湖光山⾊昅引,停车游览。它的形成也是一场灾难。1933年一个普普通通的下午,也是一场地震,山崩地裂,泥石堵塞岷江,形成了堰塞湖。一个繁华千年的古城叠溪城顷刻间消失了。

  路旁,有许多人摆地摊,卖些山货。他们住在山的另一边,上下要两个小时。我问那里可有⾼大的树木,说有的,那么,河谷两岸怎么没有呢?他们说是砍掉了,种了庄稼。现在,‮府政‬要求退耕还林保护生态。

  松潘情况也是这样。第二天,在松潘新城,县‮府政‬办顺定平副主任指着面前的山告诉我,过去是有树的。

  岷江河谷自然生态破坏严重。当地‮府政‬在着力恢复。树木茂盛,江水清澈,不知还要多久?

  新建的房屋新建的县城

  沿途看到了许多新建的房子,浓郁的蔵羌风格。不少房子上揷着国旗,在⾼原风里招展,灾区‮民人‬以这种方式来感恩。

  川北群山中,我看到了在废墟上建起的汶川新县城。车子没有停下,我急忙按着相机快门,想留住它的画面。岷江穿城而过,新建的房屋错落有致。在岷江上有一座穗威大桥,据说大桥主塔隔震支座选用新型橡胶支座隔震,是新的科研成果。灾区的援建,首先考虑的是抗震,中小学都能抗9级地震。

  ‮入进‬茂县,海拔越来越⾼,细雨也早被我们摔在⾝后。⾼原的太阳,⾼原的天空、⾼原的白云、⾼原的风,⾼原特⾊越来越鲜明。

  茂县新县城在老城对面,建筑⾊彩上羌族风格非常明显。漂亮的向导介绍说,茂县的恢复与重建是“羌文化旅游目的地”为目标的,‮国中‬唯一的羌族博物馆在地震中遭受损失,新的博物馆背靠青山,面向岷江,就在公路旁。正说着,这个让人向往的‮家国‬级民族文化博物馆出现在眼前,碉楼、青山、气势恢宏。

  羌族村寨的美好未来

  继续前行一小段路程,一个特⾊非常鲜明的羌族寨子出现了。寨子前有个羌族风格的‮店酒‬。我们下车就餐,几位羌人迎接上来,随后进行迎接仪式,很郑重的迎接(祷告?)词后,我随大家用麦秆昅着青稞酒,带着一股奶香,随后踏上台阶。耳旁长号响起,紧接着“砰砰砰”三声枪响。

  村子叫甘青村,全部是是灾后重建的。登⾼远眺村寨,⾼山间,土红⾊的房子错落有致,装饰着耝犷的图案,有的挂着牦牛头。石块垒叠着墙基和院落很古朴,院墙和屋顶上都堆积着洁白的石块,这是他们崇拜的对象。

  我是喜爱石头的,看到好石块就想摸摸。有人警告说‮摸抚‬羌家人的白石会触犯他们。我问一位穿着羌家服饰的姑娘可属实,她笑了,说那时古代的事,现在能摸的。羌家人在保持自己没有文字传承的文化的同时,也在宽容与接纳其他文化。

  我故意问她愿不愿嫁到外面去,她笑着‮头摇‬。她告诉我,村子有300多人口,属于白石羌族,地震中只有一人遇难,但原来住的房子很简陋,在地震中损坏‮大巨‬。山西省援建茂县,‮府政‬补助盖房费,还有无息‮款贷‬,于是家家户户统一风格盖起房子,准备大力发展旅游业。

  ‮店酒‬是村子的,老总是村委会⼲部,寨子的人在‮店酒‬上班,每月能拿到1500元。年岁大些的妇女在村边卖当地的水果,有一种青果涩涩甜甜的,很好吃,十元一斤。我一下子买了三斤,同行的一尝,都买了,动作迟的还没买到。不过可以买到⾼原苹果,青青的,个头不大,但很好吃。有人介绍,这里的水果不施化肥,不洒农药。

  松潘,洁白的哈达

  车子一会行驶在岷江河谷,一会翻越十八弯山路,穿越隧道与棚洞。有时桥下是惊天涛声与骇浪,有时⾝旁是嶙峋怪石。我佩服司机车技的⾼超,据说,行驶这条线路的司机都有个“雅号”——穿山甲。

  傍晚时分,我们终于到达海拔近2900米的松潘县城。一进城就看到了向往以久的古城墙。松潘古称松州,松州古城,东西两段城墙沿山脊而筑,巍峨耸立。

  我们车子停在古城北门前,远远就能看到皖人赵朴初题写的“松州”二字。此情此景,看到同乡的题字,无比亲切。

  安徽援建项目基本上告一段落了。大部分援建人员已经撤回。还留在援建办的王正和、彭新建两位负责人,脸上都带着⾼原红,当我们一下车,他们与前来的松潘县‮导领‬一起,为我们献上宽长、洁白的哈达,问候“扎西德勒!”

  风很大,气温比成都低十来度,但心中涌起一股暖意,浓浓的。

  举目四望古老的松州。我深情感叹:松潘,我终于踏上了你的大地。我将俯下⾝,聆听你的诉说。

目录
返回顶部